《歷史辟謠:父親去世後,慈禧姐妹陰差陽錯地接受了恩人的金錢幫助》 醇親王與福晉(慈禧妹妹)慈禧的父親惠征在上任安徽寧池廣太道之前,擔任的是山西歸綏道道員。惠征是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閏四月十七日,奉內閣上諭,被任命為山西歸綏道道員。在歸綏道道員任上,惠征幹了二年零七個月。鹹豐二年二月初六日,鹹豐下令把惠征調任安徽寧池廣太道道員。就在兩天以後,初八、初九日,17歲的慈禧參加秀女挑選。令全家人高興的是,女兒被選中了。兩天後,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太監口傳諭旨:“貞嬪、雲嬪於本年四月二十七日進內,蘭貴人(慈禧)、麗貴人著於五月初九日進內。” 晚清安徽這對於慈禧全家可謂是雙喜臨門,一是父親調任富庶地區的道員;二是,女兒(慈禧)成為鹹豐後宮的蘭貴人。於是,慈禧的父親惠征在交代完山西歸綏道上的事情後,先是回到京師,操辦女兒進宮的事宜。當五月初九,慈禧進宮後。惠征才與家眷一起從京師趕赴安徽。在七月份,惠征到達蕪湖,接受了官印正式上任。在這裏,我們可以知道,惠征出發上任安徽寧池廣太道之前,女兒(慈禧)已經進入後宮。這之後,惠征要見到選入後宮的女兒,一是,要有鹹豐帝的旨意,二是,必須到京師的紫禁城。而進入後宮的女兒(慈禧)是不可能出宮與自己的父母相見的。事實證明,慈禧自進入後宮的那一天,一生也沒再回過自己的家。 鹹豐皇帝惠征擔任安徽寧池廣太道幾個月後,太平軍勢如破竹向其逼近,最終惠征不得數次搬移躲藏。鹹豐三年六月初三,躲藏在鎮江的惠征因病去世。即使惠征死在京師,沒有皇帝的特旨,女兒不可能前去祭奠。何況,現在惠征死在了鎮江,女兒(慈禧)更不可能前去鎮江祭奠父親,自然也不可能有扶棺回籍之說。後面,也不會有慈禧兩姐妹扶棺材回籍經過清河縣時,陰差陽錯地得到縣令吳棠資助的事情。 吳棠雕像惠征去世後,家裏也並不缺錢。因為在其躲藏的三個月期間,惠征曾取了三千兩銀子作為日常開銷。關於惠征死後,家裏困頓不堪,難以維持生計,這也是道聽途說。惠征家裏最拮據的時候,應該是道光二十三到道光二十八年,這五年期間。因為家裏被朝廷罰了兩萬多兩銀子。由於惠征父親景瑞難以按時交上罰款曾被投入刑部大牢。在道光二十九年,惠征上任山西歸綏道後,很快就把剩下的欠款交上了,其父景瑞出獄,並官複原職。從這之後,慈禧家裏可以說是越來越寬裕,甚至在其父惠征死前曾從涇縣庫寄存銀中取了三千兩銀子。三千兩銀子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足夠家人用一段時間,所以說惠征剛剛去世,家人在經濟與生活上就出現困難,這是不符合事實的。 慈禧太後禦容關於吳棠後來,在官場上如魚得水,一路青雲直上,是因慈禧感恩而特殊關照,這完全也是後人的猜測。吳棠與慈禧之間並沒有特殊的私人關系。他之所以官運亨通,一是靠著自己的勳功;二是,自己熟悉官場規則。吳棠在鹹豐六年時,就因為鎮壓太平軍而被任命以道員用,四年後補授淮徐道,並命幫辦江北團練。鹹豐十一年,升任江寧布政使,並兼任漕運總督,督辦江北糧台。此時的吳棠已經是一位封疆大吏。鹹豐駕崩,同治繼位,慈禧掌權,太平軍、撚軍依然猖獗。這時,曾經幫辦過江北團練的吳棠自然應受到朝廷的重視。吳棠也因此相繼擔任江蘇巡撫,兩江總督,太平軍覆滅後,又調任閩浙總督、四川總督。 紀念吳棠的鬥姥宮在吳棠混跡官場期間,也曾屢次遭到其他人的彈劾,但慈禧故意置若罔聞,因為,她知道吳棠有利用價值。當然,吳棠本身也沒有重大過錯。慈禧的用人之道,即,有利用價值,又能順著她的,她會特意保護;有利用價值,而不能順著她的,能征服則用,不能征服則棄;沒有利用價值,而能順著她的,她會發揮他們的價值。在慈禧的心目中,吳棠雖比不上李鴻章,但都是官場上的佼佼者。李鴻章也曾屢遭彈劾,慈禧仍對其信任有加,刻意保護,對於吳棠,慈禧自然也會如此。吳棠不僅憑借能力使自己官員亨通,在他的影響下,吳氏族人後代中也是人才輩出。當年,吳氏族人跟隨吳棠征戰,後來因軍功被授予知縣、道員的有數十人之多。在這些族人的後代中也不乏佼佼者。吳紹琳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曾擔任國民党軍第58師副師長兼174旅旅長,後在淞滬抗戰中壯烈殉國;吳紹騤,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農業教育家,曾任河南農業廳副廳長、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吳紹同,在抗戰期間參加新四軍四支隊,曾營救過五名美軍飛行員,後來,擔任福州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 吳紹騤通過簡單的證明,我們可以知道,父親惠征去世時,已經身處皇宮深院中的慈禧不可能隨便出宮,更不可能親手收到吳棠的金錢幫助。這則流傳百年之久,混淆視聽的歷史謠言,也將到此結束。 《歷史辟謠:父親去世後,慈禧姐妹陰差陽錯地接受了恩人的金錢幫助》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歷史辟謠:父親去世後,慈禧姐妹陰差陽錯地接受了恩人的金錢幫助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