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民俗展——了解隴中歷史和地域文化的大觀園》 大西北網官方帳號安定區是黃河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古絲綢之路和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四千多年前這裏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兩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較發達的經濟和和文化。生活在這裏的人民純樸勤勞,通過長期的辛勤耕耘,遺留下了豐富的民俗文化遺產,並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地域性民俗文化。 民俗館陳列由車院、庭院、堂屋、廚房、臥室、三轉一響六個單元組成。基本反映了隴中區域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景。栩栩如生的蠟像人物、真實形象的人文場所,仿佛把人們帶到當年定西人的生活場景之中。打麥場上幾個圓形麥垛碼放場邊,一個農民正欲踩著梯子爬上麥垛;場地中央有人揚起鐵鍬,將麥穗高高拋到空中,伴隨著穗粒在空中形成優美的半弧形狀,麥粒和麥殼遂自動分離。場地另一側幾個農民臉上滲著汗水,將一顆顆麥粒裝入長型袋中。望著裝滿麥粒的口袋,想到今後生活有了保障,打麥場上幾個勞作得農民臉上露出欣喜地笑容…… 廚房裏擺放著形狀不同的生活用具,兩個火灶上支放著鐵鍋,灶膛燃燒著紅色火焰。灶房裏站著一個端莊中年婦女,面帶微笑雙手端著放著水果的草編簸萁,熱情歡迎遠方的客人。 臥室炕上坐著一位正在紡線的老奶奶,炕上還睡著一個嬰兒。值得一說的是民俗館的蠟像人,無論是灶房的裏的“媳婦”、還是臥室內的“婆婆”,(還有後面照相館的師傅)制作得都很逼真,人物衣著、面部表情及身上皮膚栩栩如生,幾乎可以以假亂真……走進三轉一響的第六單元展室,看到曾經時尚的縫紉機、收音機、自行車、手表等不同時期的日常用品。在博物館到民俗館中仿佛穿越了歷史隧道。看到了隴中區域人們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生活畫卷。如今的定西人民依靠馬鈴薯已走上幸福康莊大道,而明天的定西會更加美麗,人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定西市安定民俗展——了解隴中歷史和地域文化的大觀園》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定西市安定民俗展——了解隴中歷史和地域文化的大觀園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