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研究變得有意義:真實or學術共同體的狂歡》 另一方面,談到論文寫作身邊同學無一不咬牙切齒,發出疲倦的歎息聲,哎!煩惱論文初期的沒有“好點子”,抓耳撓腮、無從下手,煩惱論文相關數據的無處可尋、缺失、清理等等等等,煩惱模型從哪找、用不用、改不改,煩惱檢驗時候的“技術性調整”,煩惱政策建議要不要寫、寫多少等等。 寶寶心裏苦面對學術研究之路上的酸甜苦辣,雖然有了一些心理准備,開學短短幾周時間還是讓我這個學術小白有點招架不住。然而,有著一點學術夢想的小白還是想在學術之路上走得更遠一點,在研究中找尋學術和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對於“如何讓研究變得有意義”這個話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研究應該基於“真實世界”,而非“黑板”或者教科書。“實事求是”,“實事”就是真實世界中的活生生的個體以及個體之間互動產生的事件關系,“是”就是事物運行背後的客觀關系,“求”是指研究者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探索規律的過程。我非常贊同毛澤東對於這個成語富有哲學性的理解。實際上,他講述了一個科研工作者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然而,這一富有邏輯性的過程的前提是,研究者首先必須了解“實事”。“實事”是什麼?真實世界中的實際情況是什麼?一個研究者僅僅坐在自己的書齋中是不可能直接掌握第一手的事實資料,進而更不可能了解事務最真實的底層運行邏輯,之後給出的所謂政策建議也只能是“隔靴搔癢”,意義不大。研究方法之爭弗裏德曼除了在貨幣理論方面集大成之外,鮮為人知的是他還在經濟學研究分析範式方面影響頗大。弗氏在其《實證經濟學方法論》的文章中對於當時經濟學界爭論的分析範式問題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最終一錘定音般地終結了當時爭論不休的問題。他認為不要考慮規範問題,即不要考慮“應該是什麼”的問題,要把重點放在“是什麼”的實證經濟學方面。為什麼呢?他認為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上至社會精英,下至普通民眾,大家的價值判斷基本一致,重大分歧不在也不應該在價值判斷上,而是這件事的實證方面。他以最低工資法為例,盡管國內對於該法案意見不一,有支持認為幫助貧困人口收入,有反對意見認為最低工資會造成更多的失業人口,這兩種意見雖然有分歧,甚至是尖銳對立,但兩者的價值判斷前提都是認可對於貧困人群的補助問題。除此之外,弗氏還認為經濟學的主要任務是在於預測,一個經濟理論或者模型的價值和重要性在於其對於經濟生活中事物的預測與現實的符合程度的高低,理論對於未來預測的准確性越強,該理論的價值越大,反之亦然。 但事實真的應該如此嗎?當初哈耶克在倫敦政治學院所作關於資本主義生產周期的解釋,提供了一個富有啟發性的嶄新視角,為研究者和其他社會主體理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真實運轉開辟了另一個的獨特思考視角。 凱恩斯的《通論》已經刊印就風靡全球,很快大家就接受了他關於20世紀二三年代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大蕭條的標准解釋。為什麼大家接受了凱恩斯對於大危機的解釋,而不是將重點瞄准在對於大危機的事前預測之上呢? 因為對於經濟學而言,預測是研究者的“狂妄”,我們更不能對於事物發展提供“引導”。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對於經濟生活中的事物發展提供某些獨特的解釋視角足矣。現實需求為導向薩繆爾森曾說過相比社會上其他群體對於我的評價和贊揚,我更加在意學術共同體對我的關注。薩繆爾森無疑是經濟學學術共同體中頂尖的學術精英的存在,但以其為代表的觀點卻令人值得深思,我們真的只能為學術而學術嗎?眼前學術界有一種對於以上思潮的反思,學術共同體越來越像無根之花,雖然看似繁錦無比,但脫離真實世界,若如此,必將走向枯萎和衰落。學術研究若不能與真實世界中的現實需求相結合,就無法真正的落地紮根,無法真正的成長發展並解決真實問題。學術研究只有經過真實世界中的檢驗,弄清楚真實生活中各個利益主體的真實訴求,才能以研究者和研究對象博弈妥協之後的真實需求為導向進行研究。 《如何讓研究變得有意義:真實or學術共同體的狂歡》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如何讓研究變得有意義:真實or學術共同體的狂歡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