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為什麼領導總拿老實人開刀,而不動聰明的人?》 炒米視角優質創作者這裏有個職場邏輯,沒有利益的事情,交代給老實人後,對於領導而言最省事,不要為結果擔憂。因為老實人不講條件,不會拒絕領導要求;在過程中不需要領導監督;做好了不會去跟領導爭功;做壞了即便被領導當眾批評,也不會反駁,讓領導下不來台。因為老實人沒有背景,沒有資源,只能靠忍氣吞聲,任勞任怨,站在領導的角度,苦幹加實幹,以得到領導的青睞。其實找老實人做事,那也是有成本的。只是領導水平決定了他是否意識得到這個問題罷了。有些領導認為老實人可以被無限次不計報酬地重複使用,因為這是“老實人”本身的局限性導致的,誰讓你沒背景,不會拒絕人?所以通常這樣就容易把老實人往兩個極端方向去逼。一個是老實人崩潰了,徹底撂挑子。關鍵老實人受壓抑久了,不只是不幹了,而且會像不定時炸彈一樣突如其來的地爆發,弄得領導也手足無措,狼狽不堪;另外一種就是老實人變成了“聰明人”。老實人學聰明之後,一個問題他會變成無數問題,而且能給出無數“合理”的理由,甚至會提出無數“合理”條件。在這個過程中他會故意讓領導感到不放心,要麼表面答應麻利,背後事情堆在那裏,需要領導不停地去督促進度。對事情結果往往也不兜底。領導有意見,還無法當眾批評,弄不好就來個下不了台。這就使得領導產生了一種沒利益的事情找他,就是給自己找麻煩。因此遇到事情,不再去找這個已經變成“聰明人”的老實人了。 理想型最基礎水平的領導,就是安排任務讓人服氣,面對下屬之間各種差異引起的矛盾,要一碗水端平,絕對不會“柿子撿軟的捏”。但實際職場永遠不是理想型的職場關系,所以實際上就是會存在一些有特殊背景的員工,一些弱雞的領導。所以實際上面對這類領導,老實人即便付出了,也沒有任何的前途。真正有能力有前途的領導,雖然表面上對於這種不可抗力,表面同樣會廉價使用老實人,但背後他會支持培養老實人。讓老實人在業務能力上出類拔萃,在職場的路上,走得更高更遠。甚至讓他成為“自己人”。而那些“聰明人”永遠得不到領導自己人的入場券。 這就像《雍正王朝》裏的孫嘉誠,白天老實人孫嘉誠當著雍正和總理王大臣的面,指出來戶部鑄錢銅鉛比的弊端。雍正不能和胤禩撕破臉,所以批評了孫嘉誠。孫嘉誠受了委屈,晚上喝得酩酊大醉。而雍正派了張廷玉親傳口諭,褒獎了孫嘉誠,並且提拔他做了三品禦史。這其實才是老實人的“用人成本”。而胤禩雖然貴為總理王大臣,手握實權,但是作為聰明人,已經上了雍正的黑名單了。 《職場中,為什麼領導總拿老實人開刀,而不動聰明的人?》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職場中,為什麼領導總拿老實人開刀,而不動聰明的人?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