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輦為太平王制奶茶,《燕雲台》裏的奶茶梗,真的符合歷史嗎?》 元二使安西y我們都知道,宋朝人也愛喝茶,電視劇《知否》中,便可以看到劇中人物經常在一起調制沖泡茶湯。與後世泡茶不同,宋代想要喝一口好茶,所費功夫可不小,需要各種工藝,碾茶、羅茶、候湯、點茶,非常考究和費時,更誇張的是,烹點之際,還可能加入其他香料、珍果香草,增加其香味。比如蔡襄在《茶錄》中就曾記載,“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可見往茶裏加料的做法,是非常流行的。不過,宋人最多也就加點龍腦、花果之類,遼人就比較重口,會加入奶酪,是為奶茶。不過,遼人的奶茶,與今天的某飄飄還是頗不相同的,就跟南北豆花之爭一樣,奶茶也是鹹、甜之爭。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奶茶肯定是甜滋滋的,但在遼人看來,奶茶嘛,當然應該是鹹口的,加點鹽、椒、姜提味兒,那才夠勁!蘇轍在《和子瞻煎茶》一文中便寫道:“又不見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姜誇滿口。”這裏的鹽酪椒姜,正是遼人愛在烹茶時添加的配料,而蘇轍曾出使大遼,是親曆過遼國宮廷飲食習俗的,自然不是空口白話,而是如實陳述。如此看來,太平王在小胡輦那裏喝到的,應該就是這種又鹹又辣的奶茶了。 在宋遼和平相處的年代,茶馬貿易是兩國最重要的經濟往來,宋人無馬,而遼人無茶,偏偏兩國又都盯著對方的茶與馬。兩國在皇帝生辰時,都有互相道賀並送禮的慣例,宋人送的禮物中,無一例外,都有高級茶葉(龍鳳團茶)以及上等茶具。遼人飲茶的習俗流傳很廣,但與宋人略有差異,在飲茶湯的順序上大為不同。宋人是先茶後湯,客至則啜茶,客去則啜湯。茶和湯有啥區別?可以理解為茶是飲料,而湯是帶點幹貨的半固半液的食物。當時便有記載:“湯取藥材甘香者屑之,或溫或涼,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可見宋人還是嗜好甜口的,點茶求其本香,點湯則比較混雜,加的藥材、甘草等較多。遼人則恰好相反,是先湯後茶,宴會上通常是先上點駱糜之類的流質食物,此後才點茶品茶。 比如,我們在《燕雲台》劇中,經常可以看到蕭燕燕捧著小碗在吃什麼東西,那應該就是駱糜等粥類。不過,比較令人好奇的是,像宋遼時期,這樣又是茶、又是湯地待客,一頓茶下來,客人難道不是被灌個水飽、頻頻跑廁所那種?當然,遼國人對此是不必多擔心的,畢竟,他們以肉食為主,多吃烤肉,消化難免有些不良,多虧這茶湯幫助排解內急。也正因如此,茶馬貿易才顯得如此重要,而太平王也如此看重未來王妃制得一手好奶茶。 《胡輦為太平王制奶茶,《燕雲台》裏的奶茶梗,真的符合歷史嗎?》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胡輦為太平王制奶茶,《燕雲台》裏的奶茶梗,真的符合歷史嗎?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