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加工“太空泥”,90後帶動2000村民家門口就業!》 農村大眾太空泥分包。今年28歲的宋京偉是土生土長的平陰南毛裕村人,別看年紀輕輕,卻已返鄉創業近三年。如今,他引來的太空泥分裝項目在平陰縣的每一個鄉鎮都有至少一個加工點,2000餘不能外出務工的老年人和婦女實現了年門口就業,平均年收入人均增加近萬元。 村民分包太空泥,家門口也能掙錢。返鄉之前,宋京偉原本在上海做餐飲生意,當聽說太空泥包裝項目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工序簡單好學,他覺著特別符合家鄉的實際情況。“我在外打工也有10年了,當時就想帶個項目回家發展,讓老家的人都能跟著掙錢。”返鄉2017年底,宋京偉毅然決定返鄉創業,那一年,宋京偉25歲。“就因為村裏沒有合適的產業,年輕人都和我一樣外出打工,留守在村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婦女,他們也想找活幹,但很難找到合適的項目。”太空泥又叫超級粘土,可以捏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可完全取代橡皮泥,因為更輕,塑性好,更適合做手工制品,成為孩子們喜愛的塑形原料,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大塊的太空泥進來後,需要先分成一個個小包裝,再按訂單要求,根據不同的顏色組合成成品。”宋京偉說,這活不複雜,一學就會,很適合留守在家的村民做。 太空泥能替代橡皮泥,捏出各種精美的物品。在南毛峪村的太空泥加工車間裏,許多村民正低頭忙碌著。“在這裏包裝橡皮泥,一點也不累,家裏的事也不耽誤,一天還能掙三四十元呢。”53歲的村民趙靜珍正忙著在成堆的太空泥小包中挑出12種顏色,然後組成一盒。因為要照顧家裏的老人,過去她一直無法外出務工,“從2017年一開始引進這個項目,我就開始幹,多虧了有這個項目,我不用出村也能打工掙錢了。”趙靜珍說。在設在玫瑰鎮東唐村的加工車間裏,70歲的村民唐立同正與老伴一起包裝太空泥。“包裝一斤就能掙四毛錢,一天能掙30多元。沒想到俺倆年紀大了,還能找到合適的活幹。”唐立同說,這把年級不僅能掙錢,還能同一起幹活的街坊鄰居聊天,他覺著很開心。 新上的切割機讓更多村民參與分包。為了讓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宋京偉已不是第一次找村裏要地方擴大規模了。“剛開始把自家院子改成了加工車間,2019年又借用了村裏的扶貧車間,今年初,在全縣8個鎮布了10個加工點,訂單越來越多,年銷售額漲到了2000多萬元,就業的村民也從最初的四五個人到現在2000餘人。”平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派駐南毛峪村的第一書記郭鐵成介紹,現在這一加工點也是平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立的第一家村級就業扶貧點。 太空 泥捏成的鮮花色彩豔麗。今年疫情期間,宋京偉的訂單不僅沒受影響,還逆勢飛揚,接到了不少大訂單,其中,一份3500箱的韓國訂單促使他再次擴大了規模,4月份宋京偉又投資了一條太空泥自動分割生產線。“生產線上的太空泥通過電子感應出重量,少了日常包裝的稱秤環節,提高了小包產量,可以讓更多村民加入進來分包。”宋京偉說,最近又有20多個客戶過來談加盟,有濟南本地的,也有聊城的、泰安的,他們想把這個項目帶回本地,解決當地村民家門口就業難題。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石鵬志 通訊員 蘇後生 《返鄉加工“太空泥”,90後帶動2000村民家門口就業!》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返鄉加工“太空泥”,90後帶動2000村民家門口就業!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