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和你熟知的版本差別真的很大》 大宋蘇老泉歷史達人赤壁之戰一、赤壁之戰,曹操為什麼會輸?一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肯定會直截了當的回答:當然是因為他中了周瑜和諸葛亮的“火攻”之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燒赤壁”。沒錯,火燒赤壁的確發生過。但是,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落敗的原因並不僅僅是遭到了火攻。或者說,火攻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並不是根本原因。按照史書記載,曹操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因此在軍隊中爆發了一場嚴重的瘟疫。 赤壁之戰路線圖這一點並非妄言,而是在史書中有非常多的證據。例如,在《三國志.周瑜傳》中就有記載: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並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意思是說,曹軍順江流直下,和周瑜統帥的孫劉聯軍相遇於赤壁,兩軍還沒交戰,此時曹軍中已經染上了瘟疫。連戰爭獲勝一方的傳記中也承認了這場瘟疫的存在,說明此事並非虛假。另外,史書裏也記載了這場瘟疫的嚴重程度,《吳主傳》中說:(曹軍)士卒饑疫,死者大半。由此可見,曹軍中有大半士卒是因為瘟疫而喪命,而不是被火燒死的。在瘟疫橫行之下,曹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才是導致赤壁戰敗的首要因素。 赤壁地理位置那麼,曹軍當時到底得的是什麼瘟疫呢?我們知道,赤壁位於江漢平原一帶,根據考證,長江一帶流行一種名叫血吸蟲病的傳染病。而赤壁之戰發生於冬季的十二月左右,正好是血吸蟲病的高發期。從北方而來的曹軍,很有可能是因為水土不服的原因,大面積的感染了血吸蟲病,喪失了戰鬥力,因此才輸掉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戰爭。二、到底是火燒赤壁,還是火燒烏林。赤壁之戰的發生地點是哪裏?很多人肯定會說:這不是廢話嗎?赤壁之戰,當然是發生在赤壁啊。沒錯,按照我們一貫的認知,赤壁之戰的發生地點當然是在赤壁,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縣),位於長江的南岸。但是,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其實發生了兩場戰爭。第一場戰爭的交火地點是在赤壁,這點沒錯。而第二場,也就是著名的火燒曹軍戰船一戰,其實是發生在長江北岸的烏林鎮(今湖北洪湖)。 赤壁之戰第一階段關於第一場戰爭的具體經過,《周瑜傳》是這樣記載的:(雙方)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這段意思是說:曹操從江陵順江流直下,和孫劉聯軍相遇在赤壁。兩軍在江面之上相遇,不可避免的爆發了第一場遭遇戰。由於曹軍當時已經感染了瘟疫,戰鬥力下降,所以曹軍敗退,停靠在了長江以北的烏林鎮。而孫劉聯軍則停靠在了長江以南的赤壁一帶。就這樣,兩軍以長江為界線展開了對峙。緊接著才有了第二階段的戰爭,也就是孫劉聯軍使出了火攻之策,由黃蓋詐降,將火船沖入了駐紮在烏林的曹軍艦隊,最終大火蔓延,這才有了曹操的全面潰敗。 赤壁之戰第二階段所以,赤壁僅僅是雙方第一場遭遇戰的發生地點。而後來火燒的是江北的烏林,並不是江南的赤壁。因此,“火燒赤壁”一說並不完全准確,而應該是“火燒烏林”。這一點,在《三國志》裏中還有非常多的佐證。例如《程普傳》中說:(程普)與周瑜為左右都督,破曹公於烏林。還有《呂蒙傳》中也說: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烏林。這些都可以證明,烏林才是真正的“火攻曹軍”的發生地點。三、“火攻”的計策是誰提出來的?在《三國演義》裏,有一個很經典的劇情:諸葛亮和周瑜商量破曹之計時,兩個人各自把計策寫在了手上,最終攤開手掌,發現兩人手上都是寫的“火攻”二字。後來,諸葛亮還曾專門寫過一句話,叫做: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相信很多人對這段劇情都有很深刻的印象。於是,我們自然而然的認為,“火攻”的計策就是諸葛亮和周瑜想出來的。這樣的話,的確神化了瑜、亮二人。但是,這卻對另外一個人有些冤枉,他就是黃蓋。因為,在真實的赤壁之戰中,提出“火攻”建議的,不是瑜亮,而是黃蓋。 黃蓋劇照有人可能會問:有沒有搞錯?黃蓋不是一個武將嗎?充其量是個配角,怎麼可能會想出這麼高深的計謀呢?我要說,這一點也沒搞錯。黃蓋雖然是個武將,但的的確確是他提出了火攻之計。這在《三國志》中也有很明確的記載。例如《黃蓋傳》中曾記:建安中,隨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所謂“建策”,就是提出計策的意思。另外,《周瑜傳》中也有佐證: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可見,黃蓋才是真正的“火燒曹軍”的發明者,而且他不僅發明,還親自付諸了實踐。他詐降曹操,並在船中散滿了火油和薪草,點燃了曹軍駐紮在烏林的大本營。所以,火燒曹軍之功,應該算在黃蓋頭上。 四、 諸葛亮當時在哪裏?那麼有人會問,既然火攻之計是黃蓋提出來的,那諸葛亮當時在幹嘛?他是否也參加了赤壁之戰呢?首先要說的是,當時諸葛亮的確也在前線軍營之中。《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孫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並力拒曹公。這段意思是說:赤壁之戰前夕,劉備屯兵於夏口,派諸葛亮出使東吳面見孫權,討論聯合抗曹之事。當時孫權在柴桑(江西九江),聽到諸葛亮的遊說之後很高興,所以派周瑜等人率軍前去和劉備匯合,一同抗曹。所以,諸葛亮隨著周瑜一同來到了赤壁前線,當時也在軍中,這點是沒有問題的。可問題是,諸葛亮到底為赤壁之戰做出了多少貢獻?首先,“火攻”之計不是他提出來的,而是黃蓋,這點剛才我們已經說了。其次,“草船借箭”根本是一件子虛烏有的故事,歷史上壓根沒有發生過,史書中更沒有記載。第三,“借東風”一事也完全不可能。史書記載:當時江面上的確是“時風盛猛”,也就是風很大。但這絕對不可能是諸葛亮用法術借來的,歷史上的諸葛亮就是一個普通人,根本不會呼風喚雨。 諸葛亮施法借東風最後,赤壁之戰結束時,周瑜也並沒有打算殺死諸葛亮,當然諸葛亮也根本沒有逃跑。事實上,赤壁之戰結束後,孫劉聯軍的第一要務是追擊曹操,並且搶占南郡,根本沒時間起內訌。周瑜壓根沒這個心思,也更沒有這個權力。魯迅先生曾說:“諸葛亮智而近妖”。意思是羅貫中把諸葛亮描寫的太神乎其神了,不僅能未卜先知,而且還能呼風喚雨,占卜星相,完全有點像個妖魔。細細一想,這句話的確有些道理。因為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就是個普通的文臣,並沒那麼大的本事。 諸葛亮智而近妖五、不要小瞧劉備的作用在小說裏,赤壁這一段的戲份完全被周瑜和諸葛亮兩人搶了,好像跟劉備完全沒什麼關系。劉備就像一個看客,高臥後方,目睹了整個戰爭的發生。但其實,在真實的赤壁之戰中,劉備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按照孫劉聯軍投入的兵力來計算,東吳一方派出了三萬人,而劉備則集合了關羽和劉琦屬下的約兩萬兵力,總共大約五萬。五萬之中,劉備占了兩成,比例並不低。其次,《三國志.先主傳》中說:(孫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並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這說明,赤壁之戰時,劉備帶領著關、張二人親臨戰鬥一線,並沒有像小說中描寫的那樣,躲在後方當一個旁觀者。 劉備最後,在曹操潰敗時,劉備還親自率軍進行追擊,一直追到華容道上。所以,曹操在華容道並沒有遭遇到關羽的攔截,而是一直在逃避身後緊追不舍的劉備。這一點在《山陽公載記》中也有記載: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按這段史料的描寫,參與燒船的是劉備,在華容道上追擊曹操的也是劉備,他的作用的確不容小覷。總結:說到這裏,我們不妨歸納總結一下整個“赤壁之戰”的真相:1.曹軍中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很有可能是血吸蟲病,直接導致了曹軍戰鬥力的下降;2.赤壁之戰中發生了兩場戰役,第一場是雙方在長江的赤壁一帶遭遇,曹軍由於瘟疫而兵敗,退兵駐紮在江北烏林。第二場則是黃蓋獻詐降計,火燒烏林成功;3.劉備在赤壁之戰中親臨一線,親自上陣,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相反,諸葛亮的作用反而被羅貫中無限誇大了;4.還要補充的是,除了借東風、草船借箭等劇情是虛構以外,龐統獻連環計、蔣幹盜書等劇情其實也都是小說虛構的,史書中並沒有記載。 當然,說以上這些,並不是在否定羅貫中《三國演義》的精彩之處。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描寫的確經典絕倫,引人入勝,讓中國人愛上了三國,愛上了那段烽煙四起的歷史。然而,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我們不能因為小說中描寫的精彩,就忽略了歷史的事實。還原一個真實的“赤壁之戰”,也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三國,品味三國。你覺得呢?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和你熟知的版本差別真的很大》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和你熟知的版本差別真的很大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