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祭祖,慎終追遠”——即墨區祭祖文化與祠堂文化的傳承》 墨城尚書即墨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先人們就崇尚“孝親祭祖”,認為祭祖是家族興旺的根本。祠堂祭祖是舊中國即墨地域祭祖的主要形式之一,自新中國建立後,延續了數千年氏族公祭所在地的“祠堂”,這一曾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有重要地位的產物,已退出了歷史舞台,至今只有個別祠堂作為一種文化古跡遺存了下來。 據史料記載,周朝即有“天子七世”、“諸侯五世”、“士大夫三世”的禮制,通過系列的祭祖制度,讓人們記住自己的祖先,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和族類繁衍綿遠流長的情懷。按《禮記》規定,古代只有帝王、諸侯、大夫才能自設宗廟祭祖。春秋期間,禮崩樂壞。曾經是“不下庶人”的禮制,慢慢流傳到民間,且後來出現了“禮失而求諸野”的狀況。遠古時期膠東地區的人們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到宋代家庭祭祀已形成較完備的脈絡,直到明代朝廷明確允許老百姓建“家廟”,從此這一傳統沿襲下來。 即墨祠堂(家廟)最早的形式,多在宅中置壇祭祀,隨著家族的繁衍,便開始專門建宗祠以及支祠祭祀祖先,祠堂多建於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 即墨地域的祭祖,總體可分為廳堂、祠堂、祖墳三種祭奠形式:①廳堂祭祖。每年除夕這天下午四時左右,民俗稱“接年”,各家各戶的一家之主率男丁到祖墳焚香燒紙、磕頭,並叨念迎接祖宗回家過年。回家後將族譜懸於廳堂正北處,族譜下設條幾或方桌擺放祭品,焚香燒紙、澆奠、放鞭炮,由長輩帶領一家男丁磕頭。至初二晚上,民俗稱“送年”,祭奠形式與接年相似,只是祭奠結束後撤去祭品。過年期間早中晚就餐前均要焚香、燒紙,並將就餐的飲食先在族譜前供奉。除此之外就是正月十五祭祖,於正月十四下午四時左右,民俗稱“接十五”,至十六日晚間九點左右,民俗稱“送十五”,期間的祭祀形式與過年一樣,只不過豬、雞、魚等十多種供品均是面塑的,另外供桌要點燃面塑的植物油燈。 ②祠堂祭祖。舊時有名望、勢力大、財力充足的宗族祠堂,如族中有過功名影響較大的人物,長年供奉祖宗牌位。祠堂內每日24小時香火繚繞不斷,設有專人續香燒紙。而一般的祠堂,多為過年節時祭祀祖先。族人們提前把祠堂整飾一新,除夕這天將先人的牌位從神櫥中請出來,放在正北專門設的供桌供奉好(也有的祠堂將族譜懸在正北供奉)。供桌陳列豐富的貢品,一般有雞、魚、豬頭三牲,還有果點以及當地的稀有特產等。直到過了元宵節,元月十六日再將牌位收進神櫥。 另外,有的宗族祠堂設有專門祭祀日。如本族功名較大人物的誕辰日,或先人中有對國家或本族有突出貢獻、可引以為榮的英烈人物的誕辰、紀念日等,還有本族重大事件的紀念日等。如果有總祠和支祠,祭祀時本族人丁需先參與支祠祭祀,而後到總祠祭祀。如果距離總祠較遠,也可以由支族選派代表前去總祠參加祭祀。 ③祖墳祭祖。一年中通常有三次,分別在清明、十月一、正月十五。清明祭祖,稱為祖先上墳或上土。早晨在日出之前,一家之主率家中男丁到祖墳擺上供品、焚香燒紙、磕頭、放鞭炮,而後在祖先的墳頭添土。十月一祭祖,稱為祖先送寒衣。多在早晨日出前,也有在下午,同樣到墳前擺放供品、焚香燒紙、放鞭炮。正月十五祭祖,稱為祖先送燈。於十六下午四至六時,一家之主帶上用豆面塑的以花生油或豆油為燃料的油燈,到墳前點燃(半小時左右),焚香燒紙、磕頭、放鞭炮,有的人還念念有詞:給祖先送燈來了。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破四舊”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破壞,即墨民間的祠堂已經所剩不多,目前即墨地域發現的保存比較完整的祠堂有這幾處:①通濟辦事處樓子疃村孫氏祠堂。據《孫氏族譜》記載,樓子疃孫氏自漢代即定居即墨。現存的孫氏祠堂始建已無證可考(記載資料“文革”期間被銷毀),據推測應在康熙末年間,甚至更晚一些時候建造。祠堂分前後兩堂,坐北向南,外觀為青磚、小瓦起脊,房頂原有鴟吻、瑞獸等古建築飾物(飾物在“文革”期間砸毀)。原祠堂大門有主門樓,兩邊有耳門及門樓,均為小瓦起脊吊腳古建築格局。大門樓距二門樓有長5米的過道。二門樓由八根木柱支撐,前後各四根,為亭榭吊腳格局,柱間均有柱廊,為仿古花雕。二門距前堂為9米的天井。前堂三間,高6.7米,東西長10.5米,南北寬6米。房前有四根木柱支撐出廈,木柱間原為花雕鏤空柱廊,窗戶為花雕。 堂內設有擺放貢品的長4米、寬0.6米的楸木條山,前堂奉祀的是以樓子疃孫氏始祖孫繩武為首的列輩祖先的神主。後堂與前堂之間有一長7.7米、寬10.5米的院子。後堂三間,高6.8米,東西長10.5米,南北寬6米,與前堂一樣,也是有四根木柱支撐出廈,木柱間原為鏤空花雕柱廊,窗戶原為花雕。樓子疃祠堂曆經數次修繕,現除原大門、二門、窗戶、柱廊等部分設施,自“文革”時有所變更外,其整體基本保留原貌。 ②田橫鎮豐城社區南蘆村於氏祠堂。據傳於氏是明代洪武年間,從萊陽縣的羊郡村搬遷至當地落戶。剛遷到當地時建立祠堂,後於鹹豐八年修建大門樓及外牆,其面貌保持至今,近些年又進行了重修。祠堂主體建築為:正房3間,坐北面南,東西長9.3米,高4.8米,南北寬5.6米。房頂小瓦起棱,檁椽木結構,自外觀至內室無不透出古色古香的古建築風格。當年祠堂屋脊都修有鴟吻、瑞獸等古建築裝飾物。祠堂正殿前有院落東西寬6米,南北長14米,出東門,有門樓。大門口外修有向外延伸的“八”字形牆垣,原來門口左右豎立有兩根旗杆,按照封建禮制,這代表族中出過獲得功名的人。於氏祠堂除屋脊飾物在“文革”期間被砸毀外,其他均保存得較完整,院內西廂房現用作村辦公室,自始建至今約有510年的歷史。 ③金口鎮李家周疃村李氏祠堂。於清道光二十一年建設,分前後兩進,前進(主祠)及大門樓因村莊建設拆除。後進原為議事廳,現改為主祠。為正房五間,東西長13米,南北寬5米,高5.2米,正房前有院子東西長13米,南北寬7米。屋脊及山牆出廈處均有天狗、鴟吻、瑞獸等古建築裝飾物。院內立有華樓碑,為明代嘉靖年工部侍郎、儒學教授李華樓紀念碑,記載其生平事跡。據傳,明代時每年京城都有使者前來祭祀這位學者。 ④段泊嵐鎮劉家莊社區埠東村喬氏祠堂。祠堂為明代所建,至今已經有600年歷史,從規模上講,這座祠堂不算太大,但屋瓦上的走獸花雕很有特點。埠東村喬氏家族至今還保留著春節到祠堂祭祖的老風俗。 喬氏祠堂為一進院落,南北長15米,東西長12米,祠堂門樓前有石獅一對,院落北端三間正屋為祠堂主屋。據說是在明代,喬氏家族有一個叫喬勤的人,也是埠東村的始祖,他是看護皇陵的官,修建了這個祠堂,一直延續至今。雖然說祠堂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破壞,但後來經過數次修繕,保護得十分完好,村民們也自發組織保護隊伍,對老祠堂進行保護。 老祠堂在清末時期被當作私塾學堂,後來又被村裏當作村大隊辦公室。現在所看到的喬氏宗祠,是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喬姓族人集體修繕翻新的。 ⑤田橫鎮豐城社區刁家大丈村刁氏祠堂。刁氏祠堂大約是在清末建成,祠堂是磚石結構,後來經過修繕,基本保存了原來的模樣。即墨境內的刁姓,多與文登長學山刁姓有淵源。明代,文登一支刁姓人東遷,在此落戶。經過數百年的繁衍,形成了現在的刁家大丈村。 ⑥藍村鎮南泉社區王演莊村的毛氏祠堂。毛氏祠堂始建於明代,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民國及建國後進行過兩次修繕。毛氏祠堂是王演莊毛氏的祖先遷到此處後修建的。由於老祠堂年久失修,已經破敗,近幾年村莊組織人力物力在祠堂舊址上按照原貌重新建造了一座新的祠堂。毛氏祠堂現存正房5間,房屋為抬梁式硬山頂兩面坡建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正脊兩側各有吻獸一個,屋頂用青色大瓦,牆體為方條石及青磚砌築而成。 院內東側還保留祖傳驗宗石一塊,高40公分,寬30公分,厚27公分。質地堅硬,表面圓滑有澤、多紋理、呈黃褐色,左側有一處分離出來的痕跡,是一塊被激流沖刷過的石頭。《毛氏族譜》也有記載,即墨毛氏分為:明即墨營百戶毛法雲的後裔和毛紀的後裔兩大支派。 ⑥金口鎮店集社區 南渠村張氏祠堂。這座祠堂是清末修建,距今已有130年歷史,在前幾年又重修過,如今這裏光彩照人,頗覺莊嚴。這座宗祠坐北朝南,系北方傳統的合院建築,建築面積400餘平方米,有正殿5間,門樓一處,倒座房4間。其中,正殿東西長12.5米,南北寬6米,山牆內高6米;裏院南北長20.8米;門樓南北寬4米,門樓東西各有兩間倒座房。門樓高出地面一米,設五級石階,皆以整條石條砌成,門樓上方掛有“張氏宗祠”匾額。 整座宗祠布局結構古樸典雅,瓦木做工講究,並有精美細膩的木雕、磚雕。房屋為青石、灰磚、灰瓦,木工都是榫卯結構,沒有使用一根鐵釘。屋簷及墀頭上的磚雕花、鳥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保護價值。根據即墨史志記載,南渠村有張、修兩姓,其中張姓遷自雙山,修姓遷自海陽。這裏的雙山,應該是萊西(以前萊陽)的雙山村,在膠東,雙山張是一個著名的家族,後人分布很廣。⑦段泊嵐鎮劉家莊社區袁家莊村袁氏祠堂。建於清末的袁氏祠堂,距今已經有130多年。這處祠堂建築上的磚雕花紋,還有木制建築,都十分精美。全村數百戶袁姓村民對祖輩留下的這處祠堂十分敬重。這也是一處保存比較完好的老祠堂,對研究當地民俗文化有一定研究價值。 ⑧潮海街道黃家西流村黃氏祠堂。據該村黃氏族譜記載:1404年(明永樂二年),該村黃氏先祖黃得由青州詔徙即墨,始居即墨東關。15世紀末,其五子景端之後人黃旗峰遷至現址立村,因村前龍泉河向西流,村名為西流莊,後演變為黃家西流村。當然,即墨境內還有一些保存比較好的祠堂,在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以前通常多由族長負責祠堂的常年管理。經族人共同協商選出本宗輩份大、年齡較高、有威望的人充任族長。還有比較大的宗族,往往由支族選出族長,支族長輪流負責祠堂管理。其管理的事務:一是負責田產管理,大多數宗族祠堂均有田產、山林(個別規模大的祠堂還擁有店家或商業股份)。由本族人家湊集出資或共同出資購置土地、山林,安排族中專人耕種或責成他人經營,所得收入歸祠堂日常支出或族中大事公共支出用。二是負責祠堂房屋維修護理、祠堂內設施的管理,諸如祭祀器具添置、維護等,及有關宗族的公共物品的保管。三是負責組織祭祖及族中公共活動,每當年節或本族重要的紀念活動,議決族中大事等,往往在祠堂供奉列祖列宗的牌位(有的懸起族譜),焚香燒紙、磕頭,舉行儀式後,議決族中大事。一經決定的事務,全族人即無條件遵守。體現了當地以孝為先的儒家和宗族禮制文化。 作為禮儀之邦的即墨,先人尤為重視傳統孝文化和祖宗崇拜。過去即墨地域的廣大農村幾乎每個村落均建有祠堂。有的村還建有多個祠堂,這樣的村多是村較大、姓氏比較多,同時有幾個比較大的宗族,且建村的歷史比較久遠。然而,歲月變遷,大多數祠堂都在歷史洪流中毀損殆盡。“文革”期間,祠堂在“破除迷信”中被廢除,即墨地域的祭祖活動被禁止,各村所建的祠堂已失去其祭祖作用,因而多數改為學堂或其它公用場所,有的則被拆除。 琅琊王氏後人到即墨溫泉街王吉墓群祭祖自20世紀80年代前後,廳堂祭祖和祖墳祭祖先後恢複。祠堂祭祖除少數村恢複外,大多因祠堂拆除而無法恢複。現在我國各地諸如黃帝陵祭祀大典、孔廟祭祀大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祭祀活動多已恢複,這不僅成為世界矚目的旅遊亮點,而且成為凝聚世界華人追根尋祖的紐帶。 祠堂文化,作為地方民俗和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從遠古的萌芽期到宋代,在民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脈絡,明、清時發展到了高峰,具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祠堂文化的發展過程和繁榮,反映了人們崇拜祖先、孝行天下的儒學傳統觀念,表達了人們“敬天法祖”和對祖先“慎重追遠”的崇拜心理,是紀念祖先的一種很好的形式,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具體傳承和體現。 其實祭祖的過程即為一種傳承,也為一種堅守。將祖先良好的家風傳承下來,將他們艱辛創業的精神堅守住,就如同在為自己的根澆水,一代又一代一如既往,才會萬古長青。祖先是我們生命的根本,猶如河流有源頭,而樹木有根系,根深則葉茂,源遠而流長。我們盡孝道,對祖先、父母恭敬,我們的生命才能夠更加壯大,人生才能更加幸福。祭祖,這是一條穿越數千年時空流淌至今的文化血脈,永遠不斷流、不幹涸。 《“孝親祭祖,慎終追遠”——即墨區祭祖文化與祠堂文化的傳承》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孝親祭祖,慎終追遠”——即墨區祭祖文化與祠堂文化的傳承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