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食之都征文|臘月鹹貨香》 綠楊夜話本地資訊創作者,優質創作者吃在揚州,滋味與眾不同。據考察,淮揚菜起源於春秋時代,隋唐時因漕運而興,到明清時則名揚天下,淮揚菜,與魯菜、川菜、粵菜並稱為中國漢族四大菜,獨享“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贊譽。都說揚州人勤勉,處事自有章程,走南闖北的底氣足,在外卻不顯山不露水,大夥兒的精致都藏到了鍋碗瓢盆裏。的確,對吃,揚州城裏,家中的長輩們最有一套,最講究“對味”,臘味作為這個季節獨有的美食,也掀開了冬日味蕾的新篇章。揚州人的臘味也是鶴立雞群呢! 說到臘味的發明,這是因為在南方,氣候相對暖和,冬日人們殺豬殺鴨,如果不盡快吃掉,很容易變質。於是,人們便將肉類用鹽和香料一同浸漬,再將其風幹,由此發明了臘味食品。按老揚州人的說法,這“臘味”鹹鹹香香。滋味綿長,喚作“鹹貨”最是親切,醃制鹹貨,向來是老揚州人在隆冬季節裏的一件大事。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那一串串鹹貨掛滿陽台、牆角,這可是為了過年做准備呀,所以,得小心“伺候”著,為了節慶裏的口腹之欲忙活著,哪怕這活計再苦再累,誰也不會有怨言的。香腸、鹹肉、鹹豬尾、鹹豬蹄、鹹排骨、鹹豬頭、風雞、臘魚、臘鴨等等,都是揚州人的傳統鹹貨。 說起制作鹹貨,家裏頭那白發蒼蒼的外婆最有發言權,她老人家有一雙勤勞的、皺巴巴的大手,從入冬開始,就陸續忙著醃肉、醃魚、醃雞、醃鴨腿……這活是怎麼幹也幹不完的,而她臉上的笑容也從來沒停過。小時候,我們這群小毛毛可最喜歡繞著外婆轉悠,自然,她在醃制鹹貨的時候,我也是眾多“吃瓜群眾”其中的一員。 我眼巴巴地拽著外婆的衣角,跟上她顫巍巍的腳步,走來又走去,看她買肉、切肉、醃制,曬肉,那一樣樣的活計都是新鮮極了。早起的菜市裏,肉攤子上還冒著熱氣的豬五花肉,大豬頭、小尾巴,一樣一樣地被外婆拎在手上,又大又胖的魚們猶在盆裏蹦蹦跳跳、激出水花四濺,一眨眼就跳進了外婆買菜的竹籃。東西多,老人家拿菜有點吃力,這時候,我這小幫手可就派上用場了,吭哧吭哧,我把籃子拖著走,咬著牙使勁兒,憋紅了的臉反而惹得外婆一路哈哈大笑。待回到家中,將肉處理幹淨,擦上粗鹽,混合花椒、八角等香料揉揉搓搓使其醃制入味,就可以用麻繩穿著掛在通風處,鹹貨的成就是需要風吹日曬的,這種渾然天成的美味天下無敵。 揚州鹹貨品種尤其多,曾經屢次出現在《紅樓夢》的賈家人的食譜中,就連來自高郵的雅士汪曾祺也對一頓風雞垂涎不已,有趣的是,風雞在他的筆下略顯“粗獷”:“大公雞不去毛,揉入粗鹽,外包荷葉,懸掛於通風處,越二十日可得,久則愈佳。”老人家們都說,這鹹貨中的“風雞”一定要閹過的雞才好吃,要胖得流油的肥雞,在它們的翅膀下面開個口,然後把內髒掏出來,裏面揉進去鹽和花椒,不拔毛,就這樣掛起來風幹,確實挺香的。若是取下一塊上好的風雞放在米飯上蒸熟,那米香、臘味香四溢,熱乎乎地飄散在空中,一家廚房烹風雞,十裏也飄香啊。還在家的時候,外婆時常給我烹風雞,用它搭配青嫩萵筍燉湯、或者拌炒香噴噴的鮮菇,怎麼吃都不會錯。後來我離家遠行,這可口的味道就終於成了我的鄉愁。還有鹹豬蹄,那滋味也是魅力十足的。 記得在《紅樓夢》中提到過“金銀蹄”:取鹹豬蹄和鮮蹄一起捆綁,煮,兩者骨頭都剔了,到七八成熟,切片,扣到碗中澆原湯,佳肴即成。這道臘味也頗有揚州美食的特點——化平常為神奇,化粗獷為精美。揚州人的匠心佳作,經過他們勤勞的雙手代代相傳,終於美名遠揚。 眼下,一年之中,臘月的腳步漸近,大城小巷裏頭,這日光和煦、風兒吹得剛剛好,可真是做臘味的好光景啊!想著鹹貨之美,念著家中至親,盼啊盼,越來越望新年來! 《世界美食之都征文|臘月鹹貨香》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世界美食之都征文|臘月鹹貨香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