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000多年歷史的地坑,即是民居史上的活化石,也是一代人的回憶》 有燈要說店主,家居達人河南三門峽地坑院顧名思義,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5—7米深,長寬12—15米的正方或長方的坑作為院子(天井),並在坑的四周鑿出窯洞,作為房間。目前陝州區的地坑院約有12000多座,分布在200多個村落,估計還有10萬人住在裏面。 地坑院地坑院是黃土高原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代民居的活化石,被親切地譽為地下四合院。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地坑院俯視地坑院的構造1.入口:分明道和暗洞進入地坑院首先要經過一個明亮的通道,叫做明道。 明道明道進去之後要穿過一個暗洞。明道和暗洞組成了整個進門的門洞。 暗洞2.院落院落布局按照中國陰陽五行排布,東為木,南為火,西為金,北為水,中間地面為土。院內還會很講究的種植樹木:梨樹—大吉大利,蘋果樹—平平安安,核桃樹—和和美美,石榴樹—多子多孫…… 院落3.門窗地坑院建造在地平面以下。地平面以上為陽,地平面以下為陰。為達到陰陽平衡,在在建造地坑院時,每面牆上窯洞數量都為單數(陽數)1、3、5、7……居住原則長幼有序。年長、輩分最大的主人居住在主窯,兒孫分別居住在其他窯洞。主窯采用一門三窗設計,高度九尺五寸,寓意九五之尊。 中間主窯一門三窗4.瓦牆采用中國古建築風格的藍瓦牆,其作用既能防止人員跌落,又可以遮擋部分雨水。 瓦牆房間內飾簡約的民風裝飾,和磚石構建的土炕。 房內裝飾有些住戶還保留著早期的古樸家具。 房內家具人文居住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很多年輕人已不願住在這裏,都奔向了大城市,能願意留在地坑院居住的大都是些上了年紀,比較念舊的老人。有些院落呢,在政府的支持下,也改建成旅遊民宿,成為了觀光景點。 老院子的住戶以往在地坑院裏的街坊四鄰、四世同堂,現在都已成了大部分人的美好回憶。但有幸的是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地坑院,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是否願意去看下這民風淳樸的古建築呢?本文系作者原創,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感謝您的閱讀。 《有4000多年歷史的地坑,即是民居史上的活化石,也是一代人的回憶》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有4000多年歷史的地坑,即是民居史上的活化石,也是一代人的回憶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