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告訴你,2021年不要辭職?》 本周休息一組數據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些信息,2021年應屆畢業生人數達到新高:909萬。我當初畢業的時候,2014年,人數是727萬,就堪稱史上最難就業季。這個詞真的很好用,只要畢業人數比上一年多,就會一直是“史上最難就業季”,反正還不知道下一年有多少(手動狗頭)。 圖丨人民日報微博國新辦在2月26日就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我們再來看一下人社部的數據。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2月份的失業率達到了6.2%,然後經過一年的努力,尤其是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2020年總體的失業率在5.6%,比控制目標6%要好一些。2020年的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不管是就業總體量不減,還是結構性矛盾突出,或者是國外疫情蔓延,不確定風險很大。這些挑戰都是今年國家層面重點關注的因素。 圖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數據這裏面有一個結構性矛盾是可以關注一下,我國技術工人是存在短缺的,求人倍率長期在2以上。——求人倍率指的是崗位數量與求職人數的比率。也就是說,平均一個求職者面前會有2個崗位供他選擇,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圖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數據說到這兒,以為我要開始分析宏觀就業形勢了?並不是。今天講這個內容是因為在網上看到了比較多的信息,都在說2021年是不是經濟形勢不好,不要辭職跳槽。我就想到了2019年下半年,我們人力資源校友群裏就有學長不斷提醒我們,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辭職。然後2020年爆發了疫情,那群裏更不必說了,不間斷地提醒,有一個飯碗很重要。緊接著就到了現在2021年,我又看到了類似的問題,所以就想拿出來談談我的觀點。一些觀點【觀點一】宏觀形勢下的個體選擇很多時候宏觀經濟形勢對我們的工作影響是很難有切身體會的,除非我們所在的企業經營不善難以維持,我們被迫裁掉,這種情況下才會想到說,噢,今年經濟形勢不好,公司也活不下去了,真難啊……但是對於企業運行良好、或者說沒那麼糟糕的情況下,我們關注的依舊是自己的那一小片天地。家庭收入是否滿足得了日常開支、工作開不開心、今年有沒有漲薪資、職位是不是達到了我的預期……如果不是被迫無奈去重新尋找工作,我一點也不建議基於經濟形勢去做出自己的職業決策。害怕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找不到工作的人,在經濟良好的情況下仍然很難找到工作。企業並不會因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人就會降低自己的用人標准——什麼?你說有這種企業?如果有的話,大概率在它回血之後就會把你裁掉。正常情況下、有自己規劃的企業,對於用人都是寧缺毋濫的,不合適的人在企業裏頻繁流動,對企業的傷害很大。所以尤其是對自己沒有底氣的人,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想死守住面前的飯碗,就算企業當前發展迅速,也仍然可能把你裁掉。在有能力有條件可以自主作出選擇的時候,如果真的是底層自信的人,無論外界環境如何,都要基於“自己的需求“去做出職業選擇。我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是討論年前辭職還是年後辭職這件事情。我提出過辭職換工作主要是基於四種情況:發展型、止損型、嘗試型和終止型。這四種情況,在經濟形勢好的情況下適用,在經營下行的情況下,依然適用。唯一可能有調整的就是你的執行策略和執行時間,但是並不影響你為此做出准備。【觀點二】個人能力 VS 雇主需求之前做人力資源有一些招聘渠道的合作夥伴,為了寫這篇文章,就問boss直聘的朋友要了一份他們最近的報告,雖不全面但也可以看到一些蛛絲馬跡。上面我說即使是認為經濟下行的情況下也可以為職業發展做出選擇,並為此做好准備。這一部分就是講的准備。 圖丨boss直聘人才報告這裏體現出來的是素質能力,對於我們打工人,素質和硬技能同樣重要,但是硬技能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培訓、練習去習得,而素質能力通常會被忽略,就像人們重視身體、不那麼重視心理一樣。本來是兩只腳並行的,但卻出現了跛足現象。去年疫情控制住複工之後,我有朋友的公司,辭職了一大波人,然後相繼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如果自己身上的能力有企業需要,那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害怕。如果此時此刻你說,就是因為我啥啥不行,我也不自信,我也不知道能幹什麼,所以害怕呀!那這不就是機會麼?這是一個多麼好的機會去提升自己,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一刻是不是未來最好的一刻,可能未來會更糟糕,或許也會更好,而存在僥幸心理自然是不可取的。看看這個市場對能力的需求,無論是硬性的技能,還是軟性的素質。結合下自己的興趣所在和過往經驗,在與本崗位相關聯的基礎上,還有什麼可以橫向縱向去拓展的?擴大自己生存技能,再把生存技能化為不可替代性高的技能。【觀點三】盲目嘗試 VS 有價值探索前幾天聽到一位大師分享的一句話,特別受益,分享給大家:與其去關注做了什麼決策,不如關注是基於什麼做出的決策。這對於我們每個人觀察自己的決策過程,也同樣有價值。有時候外界環境的變化會讓我們壓力倍增——就比如當前的經濟形勢,然後就擾亂了做決策的思路,把成本投錯了地方。哎呀要活不下去了誒,我也得搞幾個副業養活自己;看別人學了python跳槽升職加薪,我也想學;隔壁工位的小姐姐悶頭備考上岸了,我是不是也得去考個家鄉的公務員……每一次決策之後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顯性的代價就是時間和金錢;隱性的代價往往被容易忽略:就是如果你拿這個時間和金錢去做了更正確的事情,你可能會獲得什麼。在我們職業規劃明確的情況下,我們所付出的努力都要圍繞這個目標。最直接的目標就是賺錢。我相信不太可能因為經濟發展的原因去大幅度調整自己的賺錢目標,大部分是基於個人需求或者對自己往後人生的規劃去做出的賺錢目標。那麼所有的嘗試和探索都圍繞著這個目標來。又或者是想在3年後成為一名人力資源領域的職業經理人,這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能力要求,有什麼樣的素質要求,是不是必須通過辭職來解決?如果不辭職,現有的條件下能夠去爭取什麼,去做點什麼。回到python這個問題。人力資源領域的經理人是否要學習python?不一定。如果以後你要做薪算師,要做績效設計,或許是需要的,在大企業裏有大量數據要處理。如果是企業文化方向的,或許就不必學。這麼去分析,就不會受到周遭環境和事物的影響,忙不迭地去投入自己的精力了;萬一學了不喜歡,半途而廢,還容易喪失自信。盲目嘗試只有一個價值:在不合適之中發現自己想要什麼。這麼做代價有點高,所以除非是大學生的實習階段,職場人花很大精力去各個維度做探索,性價比很低。三個觀點,以上。所以呢,宏觀經濟形勢總體來說只能作為一個參考,一種可能的影響因子。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它可能會帶來哪些風險,這些風險要如何去規避或者化解,只要理性分析,都能夠一一處理。而最後我們做出的職業選擇,大概率是基於自己本身的需求。 《有沒有人告訴你,2021年不要辭職?》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有沒有人告訴你,2021年不要辭職?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