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穿越古今看松江,上海之根海派之源》 莫莫小遊記媒體人,本地資訊優質創作者,旅遊達人在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現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現有廣富林,後有松江史。”廣富林,原稱“皇甫林、廣福林”,在1959年時,發現了古代遺物,1961年,經過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多次考古發掘,先後發掘出了數千件遺物,時間跨度可以從新石器時代晚期,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此後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富林的地下車庫車位很多,但有很多網友提示說停車費不如露天停車場便宜,更有臨時停車場不用交費,所以人們會選擇較近的露天停車場停車,不過,在人多的情況下,車位就不太好找了。我們把車停在了臨時停車場以後,從側門走進地下車庫後,進入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還是很方便的。 那廣富林遺址是怎麼被發現的呢?據說,當年,廣富林村的村民在開挖河道時,發現了大量的陶罐碎片,因此,引起了考古界的關注。廣富林的核心價值,是在於地下的史前遺存,為了讓人們了解幾千年前的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開發及展示,每一棟的建築都是一個文化,每一寸空間,一草一木精心挑選,一磚一瓦悉心打磨。 這次去到廣富林,主要重點就是走了一次上海之根文化展示館,也就是神奇的水下宮殿。展館的屋頂露在水面上,而整個展覽空間則設置在水下,進口處在圓形建築內。進入展館,首先看到的是“上海之根,海派之源”的碑文,就好像是進入了遠古時期的空間隧道一般,心情激動。 展廳以“時空之旅”為設計理念,分別有考古記憶(崧澤文化、良渚文化)、成陸演變、先民活動、城邑特征形成、松江縣府興盛、上海城市崛起等場景。有一處場景印象很深,是用蠟像還原了考古學家在遺址上研究和探索過去;最初先民的生活,到雲間二陸的介紹,明清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最後到老上海的近代文明史,在這個時光隧道中,閱讀了整個上海松江的發展曆程。 千年前的我們,在這片土地上一代代地繁衍生息,步步走來,感受文化傳承的偉大。一幕幕的市井生活場景,總讓人心生親切。亭子裏的二人評彈蠟像、還原過去豆腐坊的原景、還有米鋪、布坊、到近代的松江火車站和申報館等等場景,令人懷念過去。看到過去老舊的綠皮火車,想到如今出行基本都乘坐的高鐵,在這飛速發展的大潮流中,上海,不僅海納百川,而且積極進取,發展飛速。 來到廣富林,除了令人驚歎的水下建築外,知也禪寺也是一個看點,歷史非常的悠久,傳說是唐代高僧雲遊到松江,經過十年化緣才建起的。不遠處就是供奉堯、舜、禹的三元宮,在古時候被稱為“天官、地官和水官”,這裏的鄉民們稱其為“三官堂”,寓意為護佑這方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廣富林還有很多適合拍照的網紅長廊,尤其在三清廣場區域,精心打造的網紅走廊,古色古香的建築,紅漆木質,顯得格外喜慶,人們稱它為小京都。很多愛拍古風美照的小夥伴特別喜歡穿著漢服來這裏拍照,真的就好像回到了古時繁華的廣富林。 朵雲書院,被譽為松江最美的書院之一,它的開業就以高顏值而傳開。書院由保存完好的“明代高房”整體搬遷來此地,經過建築師的精心設計,古典與現代相結合,自然與人文相映成的獨特書香勝景。整座書院分為三進院落,兩層閣樓,動靜相宜,盡顯了典雅與內斂。書院內的咖啡香,伴著書香,走進這裏的人們,感覺自己也文藝了起來。逛累了可以在這裏休憩片刻。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廣富林路3260弄廣富林文化遺址內交通:1、自駕:(1)滬昆高速公路—嘉松南路—廣富林路—龍源路—銀澤南路或銀龍路(附近多個臨時停車點)(2)滬渝高速—嘉松南路—辰花路—龍源路—廣富林文化遺址(圖方便的可停湖底停車場,推薦找附近臨時停車點停車)注:湖底車庫擁有800個車位,遺址公園附近若幹個停車場納入備用停車區,為方便遊客停車,行車時留意相關部門的停車引導指示牌,或者根據現場相關人員的指揮進行停車。2、公交:地鐵9號線—松江96路(或者松江19路、松江98路、松江24路外環、松江15路、松江95路)不論是自駕遊或者是乘坐公共交通的小夥伴,如果要確定哪條線路更為合適可以根據手機導航APP導航。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穿越古今看松江,上海之根海派之源》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穿越古今看松江,上海之根海派之源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