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讀書|初通西域,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 人民讀書人民讀書官方帳號《絲路記憶:“一帶一路”歷史人物》第一期17:51來自人民讀書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要跟您分享的這本書叫《絲路記憶:“一帶一路”歷史人物》。提到絲綢之路,您肯定不會陌生,也許頭腦中還會浮現這樣的畫面:繁忙的商隊穿行在茫茫戈壁,駝鈴聲聲,叮鐺作響,載滿精美的絲綢與瓷器的駱駝去往遙遠的西方交換香料和異域珍寶……這應該是人們對絲綢之路最普遍的印象了吧。 但實際上,絲綢之路上發生的故事可遠不止買賣絲綢這麼簡單,這條橫貫亞洲、非洲和歐洲的路,不單是一條經濟貿易之路,更是一條連通世界文明的交流之路。為什麼這麼說呢?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您看,絲綢之路這個歷史符號有多重要!那麼在這條曆經兩千多年滄桑歲月的道路上,又發生了哪些值得銘記的故事呢?咱們不妨翻開《絲路記憶:“一帶一路”歷史人物》這本書,一起去找尋一下絲路中的前塵往事。絲綢之路在如今已成為重要的文化符號,被世界廣泛認可,那您知道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嗎?為什麼要叫“絲綢之路”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外國人,他的名字叫李希霍芬。 李希霍芬出生於普魯士的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就非常喜歡地理,長大後如願成為了一名地質學家。在他35歲那年,也就是1868年,他終於來到了中國,雖然一句中文都不會講,但他還是堅持把自己護照上的姓氏改成了李。為啥?為了跟當時權傾朝野的李鴻章李大學士攀個親戚(當時李鴻章官職為協辦大學士),蹭個熱度,好方便他日後在中國開展地理調查活動。洋算盤打得挺響,可是國內的人民群眾並不買賬,有一回他在山東考察時激起了當地礦工的反感,幸虧躲在一個地主家裏才幸免於難。盡管有時會遇到生命危險,但從1868年到1872年,李希霍芬在中國還是前後進行了7次考察,足跡遍布14個省區,對中國礦藏、地質勘探調查之詳細,堪稱當時世界之最。就連魯迅先生都評價他“毋曰一文弱之地質家,而眼光足跡間,實涵有無量剛勁善戰之軍隊”。意思是說,這些內容翔實的地質報告,將中國的山川地形描繪得一清二楚,在虎視眈眈的野心家手裏,這些資料遠勝百萬雄兵。那麼李希霍芬做了這麼充分的調查,都有哪些重要發現呢?在1877年出版的《中國》第一卷中,李希霍芬第一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並在地圖上做了標注。這個詞可不是他一拍腦門想出來的,而是與他注重研究交通線路的習慣有關。每次調研的時候,除了記載物產,他還會注意運送這些物產的道路。正是通過研究中國的交通路線,加上西方對絲綢之國的記載,這個嶄新的名詞才在李希霍芬的腦海中逐漸形成。早在秦漢時期,中國的絲綢就通過新疆穿越中亞來到歐洲,當時的歐洲人並不會生產絲綢,他們用“賽爾”也就是漢語的“絲”來稱呼絲綢,稱中國為“賽裏斯”,也就是“絲綢之國”的意思。明代時期來到中國的傳教士利瑪竇也曾經這樣記載:“我也毫不懷疑,這就是被稱為絲綢之國的國度,因為在遠東除了中國外沒有任何地方有那麼富饒的絲綢”。在海量的文獻和證據面前,李希霍芬終於確立了絲綢之路的概念,只不過在他的定義裏面,絲綢之路僅指漢代連接歐亞的貿易通道。李希霍芬花了4年時間,做了7次考察,重新發現和提出了絲綢之路,可以說是命名絲綢之路的第一人,那誰又是開拓絲綢之路的第一人呢?公元前141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即位,這時候已經距漢高祖劉邦開國60餘年,曆經文景之治的漢帝國雖然國力強盛,卻仍然經常遭受匈奴的侵襲。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君主,劉徹顯然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如何解決匈奴這個歷史難題就被提上了日程。一番運籌之後,漢武帝最終決定采取向匈奴進攻,同時聯合其他地區少數族群的戰略,而要實現這一戰略,就必須把西域爭取過來。那麼西域為什麼這麼重要呢?當時的西域,大概在如今新疆和中亞一帶,分布著許多小國,它們大多數被匈奴的勢力所控制,如果能夠把西域爭取過來,就相當於斷掉了匈奴的左膀右臂。然而此時整個漢帝國對西域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急需一位能幹的使臣去連通西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張騫登上了歷史舞台,打開了漢朝開拓絲綢之路的序幕。 公元前138年,26歲的張騫帶著使命出發了,他這次的任務是聯絡月氏。結果半路上就被匈奴人給扣下了,這一扣就是十幾年。面對匈奴人的恩威並施,張騫始終沒有動搖作為漢朝使臣的決心。隨著時間的流逝,趁著匈奴人看護放松之際,張騫一口氣逃到了大宛國,隨後又輾轉去了康居並最終到達了月氏。好了,可算到了出使的目的地了,但任憑張騫如何遊說,月氏的首領也不同意與漢朝聯合。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時的月氏已經在大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地區站穩了腳跟,這地方土地肥美,又沒有外部威脅,誰還管什麼攻打匈奴的事啊。沒辦法,在月氏待了一年多後,張騫只好打道回府,可是在回國的途中他又被匈奴給捉走了,這次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趁著匈奴內訌的空檔才逃了出來。這次出使西域好像並沒有完成漢武帝安排的戰略任務,但也不是一點收獲都沒有,後世史學家也對這次出使行動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在《史記》中,司馬遷稱它為“鑿空”西域。鑿是鑿開的鑿,空是空氣的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張騫這次出使,相當於鑿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同西域各國首次建立了聯系,是大功一件。不僅如此,張騫還給漢武帝帶回了一個驚喜。什麼驚喜呢?他發現了另一條沒有敵人的路線。張騫在大夏國時,在市場上居然看到了中國四川生產的貨物,仔細考察之下,他發現這些貨物是從印度運過來的。於是他大膽設想,如果從四川開辟一條新路,避開北邊的敵人匈奴,也避開南邊不友好的羌人,途經雲南、印度,最後到達中亞,這不就完美了嗎?設想是偉大的,漢武帝也派人做出了實踐,後來又經過曆朝曆代不斷的開拓,這條新路也被稱為南方絲綢之路,它與張騫開拓的北方絲綢之路,一南一北,交相呼應,成為連接歐亞大陸的經濟大動脈。張騫是鑿空西域,開拓北絲綢之路的第一人,也是發現南方絲綢之路的關鍵推手,更重要的是,他作為漢文化傳播的使者,不僅加強了漢朝和西域各國的政治經濟聯系,也為各民族的交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就是陸上絲綢之路的由來,那海上絲綢之路又是個什麼情景呢?我們從三個歷史時期來探一探海上絲路的究竟。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女皇武則天當政時期。早在唐代之前,中國和朝鮮、日本等國就開辟了海上交通線。武則天時期,隨著造船術和航海術的發展,除了開辟新航道去日本和朝鮮以外,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海路也逐漸發展起來。那時候,去往東南亞、南亞甚至阿拉伯地區的商船絡繹不絕,其經濟繁榮狀況可見一斑。唐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建立起了唐朝和東南亞、南亞,以及中亞阿拉伯大食帝國的聯系,可以說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大發展。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宋朝。公元917年,宋軍攻滅南漢以後,宋太祖趙匡胤就在廣州設立了市舶司,相當於咱們今天的海關,主要負責船舶往來、貿易交流、征收賦稅。眾所周知,北宋是一個商業經濟高度繁榮的朝代,中國往外出口絲綢和瓷器,向內進口象牙、犀牛角和香料,一時間,海上絲綢之路在曆盡戰亂之後再次欣欣向榮起來。隨後,為了滿足與日俱增的貿易需求,宋朝又在杭州、泉州、寧波等地設立新的海關,增加新的貿易點。宋代時,與中國通商的國家和地區多達50多個。根據現代考古發現,在南亞、東南亞、歐洲乃至非洲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現。因此,宋代的海上絲綢之路還有一個別稱,叫作海上陶瓷之路。當然,宋朝發展海上絲綢之路也是有充足理由的。為什麼呢?您想想看,北面的契丹國力強盛,西面的吐蕃虎視眈眈,南面的戰亂未平,通往中亞的傳統陸上絲綢之路行不通,所以只能發展東面的海上絲綢之路。這麼一來,重視文化科教,又會做生意的宋朝商人,就通過海上絲路造就了一個繁榮富庶的大宋。第三個歷史時期,是明成祖朱棣的時代。著名的“鄭和七下西洋”就發生在這個時代,鄭和所下的西洋,主要指的是今天的印度洋到波斯灣、紅海一帶,也就是說他在傳統海上絲綢之路上擴展了航行範圍,一直通到了非洲。 這一時期的海上絲路還有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不賺錢。沒錯,自宋元以來,經濟中心南下,沿海一帶航海貿易繁榮,中國商人用絲綢和瓷器賺得盆滿缽滿,但鄭和下西洋做的事情是給人看病、教人種田、提供科學技術、帶去先進的文化知識,把和平交流的使命貫徹到底,是當之無愧的和平使者。因此,凡事不能只算經濟賬,盡管這條絲路不掙錢,卻掙來了全球化的浪潮,掙來了和平包容、互學互鑒的絲路精神,掙來了今天被世界銘記和傳頌的絲路情懷。好了,朋友們,本期內容就跟您分享到這,咱們下期再會!本文配圖來源於百度網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為你讀書 | 後羿和伊尹的傳說演化為你讀書 | 太子晉和董永的傳說演化為你讀書 | 歷史傳說對後世文學藝術創作的影響公告轉載請注明來自人民出版社讀書會。投稿與合作事宜請在微信後台留言與我們聯系。 《為你讀書|初通西域,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為你讀書|初通西域,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