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這個千年文化古村,不簡單!》 法制視界陝西法制網第一資訊官方帳號澄渚:千年文化古村 澄渚村古屬莆田縣武化鄉仁德裏(唯東黃自然村原轄興教裏)。據俞釗《梯雲齋記》載:“澄渚之地,陳俞世族居也。自唐林蘊就陳暄市地,築讀書草堂於梯雲齋之北,遂改陳為澄,改俞為渚。”是為澄渚地名之由來。 澄渚村名碑澄渚村位於莆田北洋平原三山之麓,木蘭、泗華、延壽諸水匯入澄溪,經村前逶迤東行。村東南為大片農田,河溝環繞,可得灌溉舟楫之利;東西北三面山坡園地,則有大片龍眼林掩映其間,村居古樸,環境清幽。此地自古地靈毓秀,人文薈萃,是一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村。自唐宋至明清,“簪組蟬聯於一鄉,風聲傳頌於百世。”(俞釗《梯雲齋記》)村西烏石九牧林家,村南陳氏族裔(相傳為唐侍禦史陳嶠之後),村北俞氏甲科世第,均為遐邇聞名的昌宗望族。“九牧林”開基祖林披原居北螺村(今西天尾鎮林峰村),後遷居澄渚烏石(近代析出屬龍山村),唐天寶間以明經及第,官終太子詹事兼蘇州別駕。在他被貶任臨汀曹椽時,曾作《無鬼論》以勸導百姓,破除該地信山鬼舊俗。林披志尚高潔,有德政。致仕歸裏後,專心興學育人,以詩禮傳家。林披生九子:葦、藻、著、薦、曄、蘊、蒙、邁、蔇。唐大曆間,林藻、林蘊於草堂埔創辦澄渚書堂,為諸兄弟遊息藏修之所,晉江名士歐陽詹慕名來此與藻、蘊兄弟勵志共讀。藻、蘊更以獨孤及《新學碑》“縵胡之纓,化為青衿”為憾,因銘硯泉石,刻志業文,林藻參加貞元七年(791)省試,作《珠還合浦賦》,文采風流,敘珠之去來,如有神助,一舉登進士第,成為莆田立縣後第一位進士。未幾,林蘊擢明經,歐陽詹繼之,故閩人有“藻蘊橫行,歐陽獨步”之語。歐陽詹與韓愈等同登貞元八年(792)“龍虎榜”,任國子四門助教,成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林家兄弟先後或登進士第,或擢明經,仕官刺史、司馬、長史,世稱“一門九刺史”,又稱“唐九牧”,成為中國科舉史上的佳話。林蘊在四川節度推官任上,曾大義凜然冒死力諫四川代節度使劉辟舉兵謀反,以“忠烈”名臣著稱於唐史。藻、蘊兄弟倆都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林藻的書跡《深慰帖》傳留至今,《宣和書譜》贊其“婉約豐妍,出入智永之域”,可以直追晉人意韻。 九牧祖祠肇基於澄渚烏石的唐九牧林其後裔分布海內外各地,曆代名人輩出,俊采星馳。九牧後裔中,敕封“天後” 媽祖(林默),三一教創始人林龍江,民族英雄林則徐等更是名垂千古的人物,他們為中華文明史增添了熠熠光彩。至今烏石仍保留諸多文物古跡,包括九牧祖祠、三台拱曜(闕下、九牧、遊洋祖韜、披、昌之墓)、硯泉池、古石硯等。這是一脈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澄渚烏石成為闕下、九牧、遊洋林氏三衍派世代子孫追本溯源的精神家園。唐貞元間,觀察使李琦又在澄渚村創辦閩中首所官學梯雲齋,延納學者,講道窮經,一時“比屋業儒,俊選如林”,“人才彬彬然其盛”。澄渚書堂、梯雲齋與鄭露三兄弟創辦的城南湖山書堂相輝映,澄渚成為中唐時期莆田教育中心之一。 梯雲齋至宋代,澄渚書堂和梯雲齋皆廢。後林蘊9世孫林安中於南宋建炎改元之冬在澄渚重建梯雲齋,林洵美、林仲仁等才美學碩之士“自著書說”講授於書齋中,澄渚文教之風複盛。紹興十五年(1145),林洵美舉特奏進士第一名,賜同進士,族孫林益嚴、林益亮比舉正科進士,俞則之舉特奏進士。南宋大教育家朱熹途經莆田,為此地人文炳蔚、景觀綺麗所吸引,特地書題亭額“溪山第一”,並留下“耕雲”“釣月”書跡(今石刻尚存)。足見唐宋時期此地學風之鼎盛,文化之繁榮。烏石九牧祖祠一堂聯雲:“世業托三山葉茂於今傳奕葉,宗祠開九牧雲礽從古肇梯雲”。這說明莆田九牧林氏家族代出英傑與澄渚草堂和梯雲齋的文化熏陶有著密切的關系。 耕雲釣月雙碣至元代,裏人俞尚寬又重修梯雲齋。但在異族統治下,澄渚士子無心仕進,而以家庭為單位的手工雕版印刷業頗為興盛。澄渚雕版名家俞良甫為避戰亂,於元至正廿七年(1367),率三十多位刻工東渡扶桑,寓居日本,從事雕版印刷業,以高超的技術飲譽日本。他不但積極向日本人民介紹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而且將雕版技藝傳給當地人民,推動了日本五山文化的發展,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明中葉至清初,俞裏自然村俞氏家族奕代書香,英才輩出,成為飲譽莆陽的甲科世第。明弘治庚申年(1491),邑名士俞釗(榕原)“挹前哲之遺芳,慨先人之舊址,複市其地”,重建梯雲齋,文教之風再度振興。僅俞氏家族就先後創辦了榕原草堂、讀書精舍、三山書舍等多處私學,族內學子於此奮發攻讀,俞家奕代科甲蟬聯,僅俞裏自然村自明成化至清朝就有郡庠士、太學生、增廣生116人,舉人17人,進士5人,賜七品官服者28人,知縣7人,府、州官6人,布政、巡撫2人。自俞釗至俞遜祖孫7代,簪纓相繼:十八世俞釗舉鄉薦,官太和、應山教諭,十九世俞應辰,舉進士,官廉州、石阡知府。二十世俞紹,舉鄉薦,官杭州知州、成都府同知。廿一世俞維屏,舉進士,授刑部主事,曆官貴州左布政;俞維宇,明萬曆進士,曆官湖廣左布政,補廣西左布政,署巡撫,出使封琉球。廿二世俞近升,舉進士(亞魁);俞近華,舉鄉薦,官徐幹縣令。廿三世俞一黼,舉鄉薦,官南昌府靖江知縣。廿四世俞遜,第進士,授河南新安縣令。世稱“七葉聯芳”。此外,還有下鄭自然村明嘉靖間進士、按察副使鄭汝舟,他掌管蕪湖專賣稅務“一錢無所要”的清廉事跡及其孫輩三人的科第佳話,至今傳為美談。 俞氏敦敘堂外景 宋代澄渚橋 清代立生居第 俞應辰進士匾澄渚村的古文化積澱豐富,境內存留大量的古建築、古墓葬、古橋梁、古民居、古碑刻,如九牧祖祠、三台拱曜、梯雲齋、澄渚橋、龍鳳榕、慧泉井、“澄渚”、“壽山”、“福水”、“俞氏世家”石碣以及“紫薇舊第”、“中憲第”等石匾。此外,今存明成化十二年(1476)初修的《澄渚俞氏族譜》,不僅完整記載了俞氏世家曆代繁衍世系,還詳盡記述明清時代境內及紫霄山、三山一帶的山川地理、水利古建、風物掌故,保存了俞氏先祖和曆代名人創作的大量詩詞、楹聯、碑記、文論,更為珍貴的是,《啟相詩文錄》《訂同看戲》篇中女優參與梨園演出的實錄,是研究莆仙戲劇史的重要資料。上述這些文物古跡,足以見證古代澄渚村科甲的昌盛和文化的輝煌。 俞氏世家碣尤為值得追記的是,莆陽名山紫霄岩及紫霄寺的重興與澄渚俞氏家族有著不解之緣。澄渚俞氏先祖十一世俞禎(字文瑞)於宋開慶年間(1259)卜居於紫霄岩下的北螺村(今西天尾鎮林峰村)。至元代俞氏舉家遷徙澄渚俞裏村。明洪武年間,俞家十五世俞仲義(字德俊)、俞仲章(字德友)兄弟施貲重建紫霄寺,之後俞文中、俞大有(號台峰)等又捐資整修殿宇佛堂及鐘鼓樓等,清順治七年(1650)俞家又捐資增建僧舍山門等設施,總之從明初到清初近300年間,澄渚俞家世代捐資修葺擴建紫霄寺,對寺院建設貢獻甚巨,成為紫霄寺最重要的檀越主,今紫霄迎福院前殿西廂仍供奉明布政俞維屏、俞維宇及俞釗三位檀越主塑像便是明證。據《俞氏族譜》記載,俞家世代都有士子上紫霄山長年常住禪院清修苦讀,甚至有寒窗攻讀“三年不下山”者。於此同時,他們在怪石嶙峋風光奇秀的紫霄山上留下大量的詩詠題刻,如俞釗的膾炙人口的《紫霄岩》詩和佚名的《紫霄岩二十詠》等。另外邑名士俞景壽(名鈍,號松坡)晚年築草堂隱居於紫霄山後之林泉(今南少林寺所在地林山村),留下了“澄渚一閑人,林泉甘獨拙”的絕唱。迨至晚清,由於社會政治原因,澄渚境內儒學漸趨沒落,文教事業步履維艱,難以為繼。昔日文風鼎盛的梯雲齋已荒廢,原來府第書齋亦日漸湮沒,代之而僅存的書堂僅是因陋就簡的私塾。民國初年,境內廟前的德本堂,俞裏的龍坑社、性本堂等社廟、下鄭鄭氏祠堂都曾作為私塾書齋,廟前、下鄭有多家以私宅設館授徒。辦學業績卓著者當推廟前陳氏兩家私塾。廟前陳伯城先生則在尾厝自家宅院開辦私塾。伯城有學識,工書法,且教學認真,要求嚴格,廟前、俞裏、水流利、下鄭、烏石、大橋頭等自然村都有學子前來就讀,最多時生徒達80多人,分成大中小三班上複式課。這些農家學子入塾啟蒙後大都能識文斷字,還學會了打算盤。這便為他們或繼續上新式學堂深造,或出外學手藝謀生打下紮實的文化基礎。當時執教塾師,其所得“束修”(學費)雖甚為菲薄,但他們均能悉心教書育人,為境內早期啟蒙教育和人才成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私塾教學設施相對簡陋,加上規模局限,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為了改變教育落後的狀況,1947年2月,廟前陳柴(字國藩)、俞裏俞慶鏞、東黃朱成藩、黃祥雲(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後任教於博文財經學校)等熱心人士發起在龍坑社創辦澄黃保國民學校分班。1948年2月改為分校,此後校名先後改為澄黃保第二國民學校、廟溪保國民學校,1949年8月改為澄渚初級小學, 1954年2月定名澄渚小學,此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俞氏敦敘堂內景新中國成立後,各級人民政府大力推進基礎教育,學校向工農子弟開門。1951年冬,澄渚村民響應政府號召,辦冬學上夜校(也稱“民校”),掀起學習文化、掃除文盲的熱潮。與此同時,澄渚小學教書育人碩果累累,平均每學年都向各類中等學校輸送10多名優秀生。這些學子升學後大都成為中學尖子生。自1953至1958年5年中,僅俞裏自然村先後就有俞維揚(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研究生,系澄渚第一位研究生)、俞文柱(南京大學地質系)、俞文福(南京大學化學系)、俞金波(廈門大學數學系)、俞文章(廈門大學化學系)、許玉成(上海體育學院)、俞維忠(上海第二師範學院)、俞文淑(南京航空學院無線電系)等8位同學考上名牌大學。現當代澄渚村更是人文鼎盛、英才濟濟。據統計,全村有處級以上幹部20多人,教授級學者24人,其中加拿大核醫學研究員博士後陳家駿,英國皇家植物園主任研究員、皇家真菌學理事、博士後姚一建,原福師大校長陳一琴、原福建人民出版社副社長俞金樹、著名劇作家姚清水等都是蜚聲省內外的科、教、文、藝各界的精英。解放後,隨著文教事業的發展,境內體育運動開展得蓬勃活躍。50年代初期,在村支書俞玉泉、澄渚小學校長俞志鴻和熱心人士俞新潘等牽頭倡導下,境內一批喜愛體育活動的年青人和在莆田城涵等地上中學的學生聯合組建澄渚籃球隊,其主力隊員有俞玉泉、鄭炳星、俞文華、朱成楷、姚文珍、姚榮春、俞文福、郭清祥等,由俞文煥擔任裁判。他們利用節假日和工餘時間在學校操場刻苦訓練,主力隊員還分頭在各自然村指導組建分隊,以培養後備力量,並在條件較好的東黃村另建起一個籃球場。澄渚村還舉辦多次籃球邀請賽,邀請部分鄉鎮強隊來比賽交流,時稱“請球”。澄渚隊還經常應邀赴西天尾、城郊、梧塘等鄉村參加友誼賽。澄渚不僅人文鼎盛,教育發達,而且是莆田著名的戲劇村。早在上世紀40年代,東黃才子黃祥雲就棄商從藝,組建新民風劇團,聘請著名劇作家林宛如任編劇,莆仙戲泰鬥黃文狄任導演,著名鼓師“鼓頭棟”(埭裏人)任司鼓,排演多出膾炙人口的莆仙戲劇目。解放初期,村裏組織愛好文藝表演的學生和青年積極分子排演“學生戲”和“民兵戲”。至60年代中期,村裏組建起一支業餘文藝隊,文藝隊聘請廟前陳寶珠(原大眾劇團導演)、陳杏霖(原和平劇團樂師、莆田縣藝校教師)兩位師傅分別擔任導演和作曲。1979年由村裏文藝骨幹俞金鐘、陳一石發起創建澄渚民間劇團(1981年改名西天尾劇團),該劇團以其開拓創新精神和精湛演藝博得觀眾普遍贊譽。澄渚劇團還成功舉辦了兩期演藝培訓班,先後招收學員34人,先後聘請名導演翁國梁、劉文清、楊玉麟、名旦黃寶珍、黃麗玉等名師系統教授莆仙戲基本功,共培養出13名優秀演員,其中多名女演員出類拔萃,成為各莆仙戲劇團的台柱。 廟前龍鳳榕上世紀80年代初,澄渚人姚清水對莆仙戲《狀元與乞丐》劇本進行整理改編,取得巨大成功,在社會上引起轟動,該劇獲福建省1980年優秀劇本一等獎。1981年由文化部宣調赴京匯報演出,譽滿京城,榮獲全國第一屆(1980~1981年)優秀劇本獎,並獲得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獎狀與獎金,並被國內二百多家劇團移植上演。姚清水現為一級編劇,現任莆田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女兒姚曉群亦繼志從事編劇事業,現為二級編劇,著名青年劇作家。姚氏父女劇作家傑出的藝術成就在莆田戲劇界被譽為美談。澄渚村素有尊師重教優良傳統,改革開放後,這一好傳統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近年來,澄渚村文化生活日趨活躍,村支部、村委會、老協會與熱心鄉賢協力促進家鄉文化建設。如今,經常有文旅社團慕名來澄渚村實地遊覽采風。他們對澄渚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表示由衷驚歎,一致認為;澄渚村文化資源豐富,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亟待予以保護、梳理和挖掘。(來源:莆田僑鄉時報 林春明 編輯:蔡楊)作者/來源:莆田發布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莆田這個千年文化古村,不簡單!》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莆田這個千年文化古村,不簡單!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