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雅瑤說娛樂安傑依·瓦伊達是“波蘭電影學派”的代表人物,影片《下水道》是他充滿反思精神的“戰爭三部曲”之二,也是導演個人經曆投射較多的一部影片。曾任波蘭騎兵軍官的瓦依達父親死於二戰,死因不明,一說作為戰俘被蘇聯紅軍秘密處決(瓦依達晚年拍攝的《卡廷慘案》即以此段歷史為主題),一說死於納粹德國大屠殺。少年瓦依達滿懷救國熱情參加了波蘭右翼抵抗陣線,失敗後驚險逃生。家國變故和個人遭遇對瓦依達一生的藝術創作影響甚大,他的大部分戰爭反思題材影片都是聚焦二戰中的波蘭。為瓦依達帶來巨大國際聲譽的《下水道》,便是這一主題的經典之作。影片開場,畫外音表明故事發生在1944年9月底,華沙起義失敗前夕,這也是起義軍投降前戰鬥最艱苦的階段。中景鏡頭裏,疲憊不堪、裝備不全的武裝小分隊趁著德軍進攻間隙尋找作戰掩護體,畫外音在介紹主要人物身份後,沉重地宣告“這就是悲劇英雄們生命的最後時刻”。一如開始即注定失敗的華沙起義,影片人物也悲劇性地在片頭即被“宣告”死亡。 依照劇情發展,《下水道》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武裝小分隊撤退到廢墟中的小別墅暫作休整,臨時加入隊伍的作曲家在壓抑、低沉的氛圍中演奏鋼琴。戰爭並沒有摧毀人們的生活熱情和希望,波蘭人民平靜地接受了戰爭帶來的離散、死亡種種傷痛;第二部分武裝小分隊回擊德軍進攻,迫於被圍攻形勢和上方命令,轉移至下水道,計劃以此返回被德軍把守的市區。交戰中,德軍的重型坦克、微型遙控自爆坦克和諸多先進武器,與起義軍殘存不多的手榴彈、老式槍炮形成鮮明對比。影片借敵對雙方軍事力量的懸殊,對起義的合理性、戰爭倫理和波蘭民族性格中好勇而不切實際的一面提出質疑;第三部分占據全片一半多時長,進入下水道的小分隊和作曲家面對德軍毒氣、下水道路線交錯指示不明、重傷無醫等多重困難,肉體和精神逐漸崩潰,隊員們接二連三地非正常死亡。作曲家在絕望中走向瘋狂,目光呆滯地吹奏著陶笛,宛若孤魂遊蕩在下水道裏,毫無出路,亦如戰爭強權中被損害和打壓的“美和藝術”。影片最後,終於有隊員費盡千辛萬苦找到了下水道出口,然而現實卻愈加殘酷。下水道出口或被封死或被德軍把守,還有的掛滿已拉環的手榴彈,需要用肉體犧牲換取通過的可能,更大的絕望降臨了。 借由《下水道》裏腹背受敵、幾無出路的武裝分隊,瓦依達以寓言的方式反思了“波蘭起義”的歷史處境和多重的失敗原因。這場由波蘭流亡政府支持和發動的波蘭家鄉軍武裝起義,既要抵抗納粹德國入侵,也要提防革命成果被蘇聯占領。德軍凶殘狡猾,蘇聯名義援助實際按兵不動(影片中隊員只能遙望被封死的出口對岸,即對此有所影射),起義只是政治力量的博弈,波蘭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人民。整部影片既塑造了武裝小分隊的群像,又突出了性格各異的主要角色,在絕望彌漫的下水道,人們堅持和放棄的理由同樣發人深省、令人動容。影片結尾,曆盡艱辛逃上地面的小分隊指揮官查德拉中尉,為了尋找隊友重新退回下水道,在責任和希望的感召下,查德拉的選擇無疑具有令人震撼的悲劇效果。戰爭反思之外,影片《下水道》還展現了波蘭人民在起義中表現出的保有尊嚴、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及戰爭巨輪對個體生命和精神的無情碾壓。在其後的諸多作品中,瓦依達延續了“戰爭三部曲”的思考,這些影片不僅在思想內容上深刻、豐富,藝術表現方面也多有創新。無怪乎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會發出:“瓦依達屬於波蘭,但是他的電影卻屬於整個人類文化”的贊歎。 《《下水道》: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下水道》: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