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大變?歐洲四國外長訪華,反擊美國還是構建統一戰線?》 時代解讀《時代解讀》官方帳號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歐洲的小國。我們都知道,前一陣子有個東歐國家立陶宛跳得非常之高。今年4月的時候,立陶宛議會的一位大名鼎鼎的反華議員緊跟在英國、美國、加拿大這三個五眼國家之後,推出了一項和我國有關的提案,聲稱在新疆存在所謂的“種族滅絕”,這個天還在立陶宛被通過了。這位女士叫做薩卡利埃內。她一輩子沒有到過中國,但是卻對中國香港和新疆的事務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今年3月,我國列出的制裁清單上,就有她的大名。緊隨其後,立陶宛議會又宣布了一項決定,說要退出中東歐的“17+1”機制,立陶宛外長蘭斯伯格斯在宣布這個決定時還說,“17+1”機制“分裂”了歐盟,所以更多的歐洲國家應該和立陶宛“共同行動”,就差要把離間中國和歐洲寫在臉上了。 不過呢,就在立陶宛嚷嚷出這些話的不到一周之後,確實就有歐洲國家采取行動了,不過,他們不是和立陶宛“共同行動”,而是直接來了中國。5月29日到6月1日,波蘭、塞爾維亞、匈牙利、愛爾蘭四國的外長接連密集訪問中國,在貴陽和我們的王毅外長進行了面對面的會晤。當然,會晤的成果是十分有建設性的。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這兩個國家一直以來都是歐洲對華最友好的國家,成果自然就不用說了。塞爾維亞外長直接表示,為中塞兩國是“鐵杆朋友”感到驕傲,就差來一句老鐵666了。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呢,也是在抗疫、經貿問題上全都把中國誇了一遍。 愛爾蘭則是在英國脫歐之後,就直接把自己吸引外資的中心向亞洲轉移了,所以,這一次雙方都溝通得十分愉快。愛爾蘭外長直接說了,他們“希望成為中國企業進入歐洲的門戶”。波蘭這個國家之前的立場比較微妙,在5G和新疆問題上一度也是和美國站在一起的。不過,可能是因為拜登放棄制裁“北溪2號”的決定給波蘭帶來的損失太大了,所以這一次,波蘭外長拉烏,也積極地評價了中國和歐洲之間的經貿合作。拉烏說,希望中國能夠盡快啟動“快捷通道”,助力後疫情時代兩國的人員交往,還特別強調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是對雙方都有利的最佳選擇。 在這個時候,中國和塞匈愛波四國外長進行的這一輪對話,是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這四個國家非常具有代表性。中國搞外交,從來不是簡單地“抱團”,而是非常精准地打造出了一個全面的框架。這四個國家裏,包括了親中的和傳統印象裏不那麼親中的,包括了歐盟國家,也包括了非歐盟國家,還包括了和英國存在歷史矛盾的愛爾蘭。這些國家在歐洲並不是德國和法國那樣的大國,但也有著一定的話語權,同時它們的體量全部都在立陶宛之上。這些國家表現出對華友善的態度,可以說是狠狠地在立陶宛和立陶宛背後的一些國家的臉上扇了一巴掌。 這次會談的地點,和雙方談論的內容,也都是十分有深意的。就和之前王毅外長選在諧音“貴鄰”的桂林來面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一樣,這一次,和塞匈愛波四國會面的貴陽,選得也十分講究。首先呢,貴陽是2010年中歐舉行第一輪高級別戰略對話的舉辦地。其次呢,就在四國外長訪華的幾乎同時,貴陽正在舉辦一個“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之前被歐洲議會“凍結”批准程序的中歐投資協定裏,一個重要內容是什麼呢?就是中國和歐洲之間建立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夥伴、數字合作夥伴關系。數字領域,是中歐在未來重點展開合作的領域之一。 就是在這次會議期間,出現了一個突發情況。5月31日,丹麥廣播公司披露了曝光了一則消息,就是在2012年到2014年奧巴馬政府執政期間,在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的要求下,丹麥情報局曾經協助美國開展了一項“貓尾草行動”,監聽了大量歐洲政要的電話和短信。這件事傳開得非常迅速,因為給丹麥廣播公司爆料的“匿名人員”還同步把消息提供給了德國《南德意志報》、法國《世界報》、瑞典和挪威的廣播公司等等多家媒體。目前,馬克龍和默克爾都公開發聲,要求美國給出解釋。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堯羅娃更是提出,美國必須立法限制其“國家安全機構”接觸歐洲數據的權限,否則美歐之間的數據傳輸協議談判難有實質進展。 把這件事情同上面中歐投資協定裏涉及的數字合作夥伴關系,以及路透社6月1日爆料的,意大利政府已經有條件批准了沃達豐意大利分公司在5G無線接入網絡中使用中國華為制造的設備,這幾件事連起來看,不難發現一個事實,就是歐洲正在給之前因為中歐投資協定審批程序被凍結、看似陷入僵局的中歐關系重新“加溫”。綜合上面三點,還能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就是中、美、歐三方之間的戰略博弈,似乎進入了一種“微操”的階段。與之前聚焦德國、法國、意大利這些歐洲主要經濟體上的習慣不同,很多單獨拿出來體量有限的國家,也開始漸漸地在歐洲事務中扮演起十分重要的角色。從之前追隨五眼聯盟的立陶宛,到如今密集訪華的的塞匈愛波四國,“歐洲”的聲音正變得越來越多樣化。 為什麼會發生這個情況呢?簡單分析起來,大概有三點原因。首先,就是德國、法國這些國家,在中美的這一輪戰略博弈中都采取了一個更為謹慎的立場。與二戰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選擇徹底倒向美國的立場相比,現在的歐洲大國實際上已經不吃拜登的所謂“民主價值”那一套了,比起白宮在空氣裏給他們畫的大餅,他們很清楚中國遞過來的饅頭才是實實在在的。在歐洲,同時被美國和中國努力爭取的大國想要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並不太可能像立陶宛這種小國一樣,為了“刷存在感”和獲得援助旗幟鮮明地把自己劃歸到某一個陣營當中。其次,就是因為中美在歐洲的博弈已經進入了“微操”的階段,所以小國的立場也成為了雙方爭奪的陣地。眾所周知,歐盟是“散裝”的。 德國和法國這種國家雖然享有很大的話語權,但並不意味著他們是整個歐洲說一不二的領導者,恰恰相反,他們扮演的角色更類似於一個有一定份量“中間人”,需要權衡歐盟中不同國家的訴求和利益。這就讓每一個歐洲國家都事實上成為了影響歐盟最後決策的重要一環。在對待歐洲的時候,更多的不是點對點的精准狙擊,而是像我們老祖宗下圍棋一樣,重點觀察棋盤的“勢”。立陶宛這樣的小國,單獨拿出來看,可能在世界地圖上都找不出來在哪。但中國一旦沒有及時采取行動,在德法態度曖昧的前提下,讓立陶宛的高調表態占據了歐洲輿論場的上風,那麼也必然會給中歐關系帶來十分消極的影響。最後一點呢,就是現在的美國,已經不再有“馬歇爾計劃”時的豪橫了。眾所周知,無論是圍棋還是“農村包圍城市”,其實都是中國的看家本領。美國從歷史上來看並沒有多少幹這種事情的經驗。 現在美國之所以在歐洲也開始和中國用起了相似的套路,歸根結底,是現在美國的國力已經不能像二戰初期一樣,用好處滿足德國、法國這種大國的胃口了;而中國,即使在意識形態、種族、宗教、歷史這些元素上和歐洲的共同點都有限,但作為一個蓬勃的新興市場、全球供應鏈中最重要的一環,恰恰能夠提供給這些國家他們最需要的發展機會。美國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現在的策略是,一方面對德國、法國這樣的國家采取“懷柔”政策,修複跨大西洋夥伴關系,防止他們像特朗普時期那樣徹底倒向中國。一方面,對能夠通過利益爭取的立陶宛這樣的小國盡力拉攏,擴大自己對歐洲議會的以影響力,從而事實上讓歐洲議會能夠形成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那麼,這種“微操”將會給歐盟帶來多大的影響呢?我覺得,從長遠來看,總體趨勢是利好中國的,但同時也不能太過於樂觀。歐洲的確不太可能成為中國的“鐵杆盟友”,但做一個平等互利的“合作夥伴”,還是大有可為的。 一方面,從客觀上來講,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合作是有內生動力的,這種內生動力決定了,即使某個特定的時間段內雙方關系遇冷,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消化,這種關系是具有自我修複功能的。對於歐洲而言,把自己的目光從大西洋重新投向亞歐大陸,幾乎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法國和德國這兩片土地上,在歷史上都曾經存在過十分強大的陸權國家。因此,它們的地緣政治策略,和英國、美國這樣純粹的海權國家有著根本的差異。它們很清楚,一旦亞歐大陸逐漸開始連成一體,這片土地就能為它們提供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無論在難民問題上、資源問題上、環境問題上還是經貿問題上,與中國合作都是最好的選擇。就像德國的《商報》之前指出的那樣,當前的國際環境下,美國和歐洲的利益已經不再是一致的,中國的崛起對歐洲而言意味著更多的機遇。歐洲事實上面臨的威脅,是拒絕放棄霸權,並且以一種近乎喪失理智的形式試圖遏制中國崛起的美國。 這種合作的大趨勢是中國在與歐洲建立合作關系時的底氣。中國並不需要像美國那樣用“額外的”示好來爭取現在的歐洲,中國的發展本身,就意味著給歐洲帶來更多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歐洲在新疆問題上追隨美國對中國進行無理施壓時,中國有底氣對他們實施對等制裁。就像我們反複指出的那樣,中歐投資協定,是“互惠互利”的政策,所以中國並不擔心歐洲在某個時間點的“擱置”。畢竟,之前這個協定的談判就長達整整八年多,中國有時間、有決心、有耐心,完全等得起。但另一方面,歷史、種族、文化、宗教信仰上的隔閡,也注定了歐洲在情感和心理上,都天然更加傾向於和美國合作。現階段,在歐洲眼裏,中國的地位比起“合作夥伴”,更類似於一個向美國要價的籌碼。 因此,想要達成同樣的目標,美國可能要付出1,而中國要付出5甚至10。但是,就像上面提到的,美國的1,是額外的1,中國的5或者10,是中國自身發展溢出的5或者10。因此,現在美國和中國,在歐洲展開的是一場“比誰犯的錯更少”的博弈,只要中國堅持向前走,保持發展的節奏,這場耐力比賽,中國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當然,對於歐洲而言,與“左右逢源”這種“豐滿的理想”相對的,就是現在整個歐洲正逐漸呈現出一些讓法國、德國這樣渴望推進歐洲一體化的大國十分擔憂的“骨感的現實”:如果中國和美國的“微操”博弈繼續下去,那麼歐盟當中將會持續地出現不同的聲音,並且每一句都會比上一句更大聲。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歐盟的領導者沒能有效地管控分歧,那麼整個歐盟存在的根基都有可能遭到動搖。因此,對於插手自己地盤的國家,法國和德國心裏想必也是不太痛快的,上面那個在短時間內由歐盟國家爆料,並且同時在好幾個國家迅速發酵的“監聽門”,未必不是想要給攪風攪雨的美國的一個警告。美國和歐洲,已經開始漸行漸遠。 《世界格局大變?歐洲四國外長訪華,反擊美國還是構建統一戰線?》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世界格局大變?歐洲四國外長訪華,反擊美國還是構建統一戰線?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