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遠比您了解的偉大,一文帶您縱覽廣州千年發展史》 小象趣史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對於這些,您可能只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就是廣州很牛,若要問為什麼牛呢,卻又說不上來。小象今天就帶您一文縱覽廣州千年發展史,一起解開心中的疑惑。文章很長,請耐心品讀,相信讀完這篇文章,您對廣州將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廣州,是國務院公布的我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地處中國南陲,地理位置優越,自秦漢以來經曆了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融合成為嶺南文化中心地 ,中國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 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和當代改革開放的前沿地。直到而今,廣州境內保存於地上的和考古發現深藏於地下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歷史文化遺跡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嶺南區域性的特色均十分鮮明。 五羊石像廣州,古稱番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置三郡,番禺是南海郡的首縣,縣域廣袤。1955年香港九龍深水坡李鄭屋村發現東漢古墓,出土多種“番禺”磚文,由此得知東漢時九龍仍屬番禺的轄境。廣州市地形自北而南形成北部山地、中部丘陵、南部平原3個地貌單元。東北部和北部地勢最高,最高處為從化市東部的南昆山主峰天堂頂,海拔1210米;南部和西部最低,最低點為珠江岸邊的市區,海拔僅5米。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君,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更因其轄區位處大陸與海洋交接的珠江水系三角洲北緣,扼據西江、北江和東江的三江匯流入海要沖,具有河港與海港、水路與陸路、海運與空運的交通之便。由古番禺到今廣州 ,曆經兩千多年的持續發展而中心不易,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廣州市海拔圖廣州的古代史和與其相關的歷史文化遺跡,以秦統一嶺南置郡之年作為斷代分期的分水嶺,劃分為史前時期(又稱先秦時期)和歷史時期兩大階段。廣州境內已發現的史前時期的分有山岡台地遺址和貝丘遺址。較重要的貝丘遺址有增城的金蘭寺貝丘遺址,經探掘發現了 “三疊層”(代表早、中、晚三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相登一起),底層出夾砂粗陶,全手制,打制石器大部分半磨光,年代屬新石器中晚期;中層的夾砂粗陶已出現輪制,石器已出現有段石鑄和有肩石 斧,且以磨光為主,年代約當中原的商周時期;上層出米字紋、水波紋、篦紋為主的印紋硬陶,屬戰國年間。南沙區的鹿頸村遺址,文化層堆積較厚,遺物豐富,年代在新石器晚期到商時期,遺址中的1號墓有保存較好的骨架及隨葬4件陶器,經鑒定死者為40歲左右男性 ,屬亞美人種。這是廣州境內首次發現的史前居民,稱之為“南沙人”。此外,白雲區新市葵湧龜崗也發現了貝丘遺址。至於山崗台地遺址,主要有從化呂田獅象岩遺址,出土的陶器與石器具有珠三角與粵北山地的過渡地帶特點。天河區龍洞村的飛鵝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和青山崗、菱塘崗等遺址,還有在太和鎮到鐘落潭鎮這一地段的低矮山岡上發現不少屬於印紋硬陶的文化遺存;特別是蘿崗區暹(xiān)崗的蘇元山遺址 ,散布崗表上的印紋陶片俯拾皆是,發現5件青銅器 ,有戈、短劍、小刀各1件和角形飾1對,其中的一把短劍鑄有人面紋飾,與之類同又具有此特征的短劍,目前已見於香港大嶼山、廣西木羅村、越南清化的東山遺址,屬於先秦時期嶺南越人(南越、甌越、雒越)特有的青銅兵器。以上先秦時期占遺址遺物的發現,足以說明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先民已在廣州這片熱 土上從事漁獵、采集、農耕等生產勞動,世代繁衍。他們留下的史跡遺物,成為今天人們研究的珠江口區域文化的重要內容。 金蘭寺貝丘遺址先秦時期嶺南地區的社會發展落後於中原,秦對嶺南的統一為中原的漢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知識的進入打開了大門。秦至南越國階段有103年,這是嶺南歷史上的首次大開發時期,先有秦的南下五軍就地留守與越人雜處,加上南越趙氏政權推行尊重越人風習、倡導漢越通婚、任用越人首領為王國高官等有利於民族團結的措施,為嶺南地區贏得了上百年社會安定的政治環 境,加速了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近五十年來廣州地區的考古發現有力地證明了這一 點。比如:1975年在老城區中山四路發現的造船遺址,是秦統一嶺南期間除靈渠之外的又一處重要史跡。近年發現的南越國宮署遺址與南越文王墓,是見證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地方政權的歷史載體。經濟上,農業生產已由先秦時刀耕火種的原始耕作方式躍入鐵農具與牛耕的曆程,還有南越文王墓出土的200多個體的禾花雀(黃鶴)遺骸,說明當時珠江三角洲地區已是稻田連片;重要手工業的鑄銅、冶鐵已引入中原的先進技術,這從南越遺址和南越臣民墓群中出土的越式銅鐵器具中可得到說明;至於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印花大磚,還有建築石材以及施修的筒瓦、板瓦、瓦當等,則反映出當時南越制陶與建材手工業已趕上或超過其他地區。文化上,嶺南文化的孕育產生就是植根於嶺南自秦統一以後的特殊歷史背景和優越的地理條件.因而它是開放的,具有多元與兼容的特征。 南越國宮署遺址先秦時期嶺南大地的印紋陶文化,早期是以編織紋為主體的,繼而出現仿青銅器的夔紋陶, 再而是米字紋陶。到了南越國階段,在遺址和墓葬中出土最多的甕和罐,其紋飾是在方格紋地上拍印幾何圖形戳印。這種紋樣不見於先秦而盛行於南越延續到東漢末年,它的突現表明當日的陶工在先秦時期嶺南印紋陶的工藝基礎上汲取了中原自戰國以來銅鏡上的主紋與地紋相配合,以璽印圖紋為主紋的模式而加以發展,這是嶺南文化的兼容性在制陶工藝上的反映。南越王朝趙昧墓出土的一千多件隨葬物,其中漢文化占有主導地位,次為本地區南越文化的陶器、銅器。此外,還有匈奴文化的獸紋銅牌飾、羊頭紋杏形金葉,駱越文化的銅提筒,楚文化的銅鼎、 六山紋銅鏡、錯金銘文銅虎節,巴蜀文化的銅鼇和秦文化的木頭壺,海外文化的西亞銀盒、焊珠金飾等。這樣多種文化因素遺物共存一室的文化包容現象在我國秦漢墓葬考古中僅見於南越國。 特別是墓中出土21對匈奴文化的鎏金銅牌飾,有10對是獸紋的,與寧夏匈奴墓地出土的相同;但還有11對僅保留牌飾邊框的糖狀紋樣,牌飾當中的獸紋主體被換上藍色平板玻璃(屬我國出土年代最早的平板玻璃),這可說是外來文化被改造為我所用的一例典型文物。三國時廣州屬吳,黃武五年( 226)分交州為交、廣二州,廣州的州治在番禺,廣州由此得名。三國、兩晉期間中原地區戰爭繁仍,中原士族大量南遷,這從廣州發現的晉墓有“永嘉世天下荒餘廣州平且康”、 “永嘉世九州空餘吳土盛且豐”等成文中得到印證,廣州地名見於出土文物的亦以此為最早。其時中原士人南下,對嶺南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印紋陶明清以降廣州與海外交往日頻 ,文化的碰撞與兼容日顯,建築、繪畫、音樂甚至手工藝、語 言中都融入了外來文化的元素,因而嶺南文化更顯得開放與新鮮。廣州又是五大宗教文化的匯集地,市內有著名的佛教光孝寺和六榕寺,道教的三元宮和純陽觀,伊斯蘭教的懷聖寺光塔,天主教的聖心石室大教堂和基督教的東山堂與光孝堂。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農村中現存的鄉土傳統建築,以廟宇和祠堂為主要,有一廟供一神 ,亦有一廟供多神的,如黃埔區文沖玉虛宮的佛道共處。祠堂建築則以鑲耳封火山牆的形式為多,亦有硬山式、懸山式和歇山式的。有的在構築上、 裝飾上引入了外來文化元素。廣州的宗祠其規模大、保存完好的有番禺沙灣的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始建於元至元十二年( 1275),後毀,現存為清康熙時重建,前後五進,左右三路,還保存不少前期的石構件。花都區三華村的資政大夫祠建築群,4座建築並列一起,即資政大夫祠、 南山書院、亨之徐公祠及襯祠,建築面積5448. 3平方米,同是建於清同治年間。位於今廣州中山七路的陳家祠堂(陳氏書院)為廣東陳姓合族祠,始建於光緒十四年( 1888),建築為三路三進、九堂六院,面積6400平方米,以建築裝飾繁縟華美著稱,其連廊采用歐式的鐵鑄廊柱。白雲區沙貝村的宋名賢陳大夫宗祠,其頭門屋頂的琉璃牡丹花脊上塑有羅馬字的時鐘,還有“道光丁未”(道光二十七年即1847年)“英華店造”的落款,這是省內現存年代最早的、又有外來文化元素的石灣陶塑瓦脊。 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廣州是兩千年前南越國國都的番禺城所在,又是一千年前的五代南漢國都城興王府所在,是 當時嶺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嶺南地區保存下來的古墓葬,當數南越國三代王的趙佗、趙昧(胡)、趙嬰齊的陵墓和五代南漢國的德陵、康陵和昭陵這6座陵墓的級別為最高,除了趙佗墓外,其餘的五陵均已發現,分布在今市區內。此外,廣州又是秦漢以來的郡治、州治、府治、 省治的所在,必然是郡、州、府、省的行政中樞及經濟、文化的中心。1997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發掘的南越國宮署遺址,在厚5米多的文化堆積層中,由下而上包含秦、南越國、漢、晉、南朝、 隋、唐、五代南漢、宋、元、明、清以至民國年間共13個歷史時期,被稱為廣州建城兩千多年的歷史斷面。兩千多年來廣州一直是嶺南文化中心地,乃歷史的必然。自秦打通了嶺南的通道之後,南海郡治的番禺既是中原漢人與嶺南越人的經貿中心,又是通 向南中國海與南亞諸國交通往還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表明,廣州對南海的海上貿易往來實不晚於南越國時期,至唐宋尤盛。漢初從番禺(今廣州)經徐聞、合浦、日南沿北部灣海岸行使,終抵東南亞、印度,由西而來的番舶轉運與西亞、非洲的貿易往來,唐代已至西亞、非洲,明清時遠達歐美。 海上絲綢之路1974年底,在廣州中山四路原廣州市文化局大院內發現秦造船遺址。經過1975年、1994年、 1997年、2004年的4次局部性發掘得知,這個造船工場是在秦始皇派遣尉屠睢率秦軍與越人交戰慘敗,”乃使尉佗(趙佗)將卒以戍越”(《史記 主父偃傳》、《漢書 嚴安傳》)期間建造的。這個遺址由船台區和造船木料加工場地兩部分組成。船台區建造在一條河漢淤土層的盡頭處,有3個平行排列的造船台,每個船台由枕木、滑板和矮木墩構成,長逾百米。木料加工場地緊靠船台區之南,已發現有燒烤造船木料的“彎木地牛”和兩處堆放木料的場地。據計算,第1、第3號船台,可造載重500~600噸(合25~30噸)的木板船。第2號船台是個定位台,供當時按規格成批造船用。在船台區還出有鐵鑄、鐵鑿、鐵掙的(把竹絲掙入船板以塞縫的專用工具)、各種鐵釘以及木垂球和礪石。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考古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而保存又較完好的兩千多年前的造船遺跡。廣州地區兩漢墓出土的木質和陶質船模不下20例,分有農耕小艇、 內河交通船、貨船、客貨混合船和樓船等,可以窺見秦漢船舶的一斑。其中的陶質客貨混合船, 結構設施比較齊備。船內分設前、中、後三艙 ,船尾為望樓,後艙右側附有廁所。船首系錨,船尾設舵(歐洲的船到12世紀以後即我國南宋年間才見有舵),兩舷設撐篙地走道。這種船型類似於20世紀前半葉在珠江航道上航行的花尾渡大木船。秦漢樓船是很有名的,《史記平准書》記載,漢武帝准備征討南越國時,大修昆明池 .“治樓船,高十餘丈,旗幟加其上,壯甚”。由於秦漢樓船未見有實物保存下來,難見其雄姿。有幸,在廣州西漢前期的南越墓、西漢中期(相當於漢武帝年間)墓和東漢初年的墓中都出土有彩畫的木質樓船,可惜其底部木質朽壞,未能整體複原。根據上部保存的船板組合得知,船上分設2~4個艙室,建重樓。南越王墓出土的樓船有九槳一櫓,東漢初年墓出的樓船有十槳一櫓,櫓長51.5厘米。此外,在南越文王墓出土的一個銅提筒上,腹部刻鑄4艘海戰樓船的圖紋,以兩船為一組,首尾相接,船體大同小異。每船有五六個艙室,上鋪甲板,立三帆(各帆的上部略去),首尾各一,主帆在當中。瞭望樓靠後,船尾處有弓形的巨櫓 ,在船體的上下前後還刻畫有海鳥、海魚和海龜。這是秦漢年間由4艇樓船組成的一支艦隊,艦船的結構設施已相當完備,可與上述秦造船遺址參合研究。 秦造船遺址南越文王墓出土有西亞銀盒(內盛藥丸)、焊珠金飾、原支的非洲象牙以及主產地在紅海的 乳香等一批海外奇珍,這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一批舶來品,是廣州南海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的最好說明。《史記 貨殖列傳》載,漢興七十年全國出現了十餘個商業繁盛的都會 ,番禺(今廣州)是嶺南地區唯一的都會,是海外奇珍的集散地。《漢書地理志》更明確指出:番禺“處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磯、銀、銅、果布之湊”,嶺北來這裏做買賣的都能發財。漢滅南越後, 漢政府派出一支官方船隊,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離開海岸線後遠航到南亞諸國,終點到達已程不國(今斯裏蘭卡)。這是見諸《漢書 地理志》記載為我國海交史上年代早、地點明確的一條南海海上交通航線。當時這支船隊除了向海外宣揚漢威之外,船上還帶備黃金、絲織物(雜繒),以換取所到地點的明珠、璧琉璃、奇石異物。廣州兩漢墓(包括廣西合浦漢墓)中就有大量各種質料的串珠裝飾品出土.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可為互證。銅熏爐和陶熏爐在廣州漢塔中又是最常見的一種家居生活器具。由於南方地勢卑濕,春夏多蚊蟲,雨香既能辟除惡味,還有防濕和驅蚊蟲的功用,所以熏香已成了嶺南顯貴中的一種生活風尚。由於燃熏所需的香木主產地在東南亞諸國,這種風尚又與當日的海路貿易興旺有關。 南越文王墓廣州的佛教寺廟以光孝寺為最早。東晉時有制賓國(今克什米爾)名僧曇摩耶舍從海道來廣 州,建王園寺(光孝寺前身)。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天竺(今印度)僧人達摩泛海到廣州。在今下九路登岸,後人一直把這裏稱為“西來初地”。唐代,廣州是世界知名的東方大港。唐代的遠海航線,已由印度半島延伸至波斯灣,與至東非的航線連接起來,形成長1.4萬裏的海上絲綢之路,這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據史載,唐開元年間(713 — 714)在廣州流動的客商一年之中有80萬人次,唐朝政府首次派出管理外貿的市舶使到廣州加強管理。鹹通十一年( 870)寓居廣州的外商有13萬多人,為了保護外僑,地方政府在城西特辟“蕃坊”,為僑商的居住區。 懷聖寺與光塔是當時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先在廣州興建的清真寺。在今黃埔區的南海神廟,始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為我國四海神祠中唯一保存至今的 官祀神廟。我國的“海事” 一詞始見於廟內唐韓愈撰的《南海廣利王廟碑》中。廣州古代的珠江 航道,內港以懷聖寺的光塔為標志.南海神廟則是外港的標志性史跡。近年在廟側的考古發掘, 有一批南越國早期的生活用陶器被發現,還發現有宋代大型建築基址和明代、清代的兩處碼頭,史跡的年代上下延續兩千年。 南海神廟唐末五代,劉氏據嶺南建立南漢國,以廣州為都城,稱興王府。近年有關南漢國海交史的重 要考古發現有二:一是在廣州番禺小谷圍島北亭村南漢康陵的發掘,出土一批典型的伊斯蘭玻璃器,又在南越國宮署遺址的南漢國遺跡層中出土一批波斯藍釉的陶罐殘片,這些都是通過海路商貿輸進來的。二是1997年在印度尼西亞打撈出一艘名為印坦的沉船,發現97錠南漢國的銀錠.,重5000兩,還有145枚南漢國鑄的“乾亨重寶”鉛錢。這些金屬貨幣是南漢時越洋購買東南亞商品的證明。 乾亨重寶北宋開寶四年(971)滅南漢國後首先在廣州設立的市舶司,是我國第一個管理海外貿易的 機構。宋代的手工業生產興旺發達 ,尤其是陶院業的發展更為明顯。據考古調查發現,宋代的窯址遍布大江南北,海路貿易更以陶瓷為大宗,因而又有“海上陶瓷之路”之說。在此期間興起的廣州西村窯,還有番禺的沙邊窯,其產品主要供外銷。西村窯的產品在西沙群島、印尼、菲律賓等地都有出土,而且在南亞地區至今還有不少的公私收藏。在廣州明、清兩朝的“朝貢貿易”和民間貿易的文物史跡中反映出廣州的獨特地位。1964年在廣州東山發掘出明弘治八年(1495 )太監韋眷墓,出土兩枚榜葛刺(今孟加拉)銀幣和一枚意大利威尼斯“格羅索”銀幣,後者鑄造於1457-1462年(這次發現後得悉,格羅索銀幣當今存世的僅兩枚,其一藏於威尼斯市博物館)。出土的這枚“格羅索”銀幣是發行於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 從阿拉伯商人手中掠得的,令人驚愕的是,該幣鑄後25年就流布到廣州,從這個側面反映出14、15世紀時廣州與歐洲之間海上交往的頻繁。清代的粵海關和十三行是朝廷特許廣州一口通商時期兩處陋要的海交史跡。在廣州的一口通商時間,十三行發展最盛,其後到道光二十三年 (1843)全毀於一場大火。今天,只有街巷中留下當時的幾個商號名字,讓人回想昔日的輝煌。平海關設立於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5),初時,關址在五仙門內。曾為粵海關掛號台的海珠區黃埔村,古碼頭、古街道特點濃鬱,數十座清代祠堂和民居保存完好。現存的粵海關大樓奠基於1914年, 1916年落成,為廣州現存的歐洲古典主義建築的典型。 粵海關大樓“海上絲綢之路”推動了古代東西雙方的經貿發展、文化交流,增進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誼。 以廣州為中心的嶺南人,在與外國的經濟、文化交往中得風氣之先,形成了具有各種特色的嶺南文化,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貢獻。廣州,是中國革命的策源地。近百年來由於帝國列強對我國的入侵,反帝反封建的鬥爭迭起。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康梁變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都發生於廣州.留下許多重要的史跡和紀念建築。1939年3月10日林則徐奉旨到達廣州查禁鴉片,禁煙局設在今惠福路的大佛寺內。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侵略軍進攻虎門要塞、烏湧,占領城北四方炮台,四處奸淫擄掠。三元裏農民聯合附近103鄉民眾,還有錦綸會館的一幹多絲織業工人和打石工人奮起抗英,當年抗英的誓師舊址三元古廟,圍殲侵略軍的牛欄崗戰場、四方炮台、 虎門要塞得上下橫檔與烏湧等炮台舊址,義勇祠、升平社學等眾多社學舊址,以及節目圖碑和天河區東固保存的抗英飛柬等遺跡遺物,是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英勇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見證。 虎門銷煙以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運動,是我國近代史上全國規模的農民革命戰爭,矛頭直指清皇 朝的封建統治,起義持續14年,雖告失敗,但動搖了清政府的根基。今天,在花都區的官祿卻村還有洪秀全故居、書房閣(均已毀,在原址上複建)、馮雲山故居遺址、洪仁坪故居遺址以及拜上帝會的三堆石遺址等保存。位於越秀區中山四路長興裏的萬木草堂,是維新運動領導人康有為在廣州授徒講學的地方,《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變法理論基礎的著述亦在此完成。為了推翻清皇朝的封建統治,孫中山在廣州策動了多次武裝起義。辛亥革命後,又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領導全國人民與北洋軍閥進行鬥爭。庚戌新軍烈士墓、“三 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和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等,是這一時期現存的主要史跡。 孫中山大元帥府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廣州成了中國大革命的中心,留下不少文物舊址。1921年中國共產党 成立,翌年,中國共產党廣東區執行委員會在廣州成立,1924年會址遷往今越秀區的文明路,舊址尚存。1923年,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通過了 “國共合作”的決議,奠定了党的統一戰線政策。會址在抗日戰爭期間遭炸毀,但當時會議領導人的住所“春園”猶在。1924年 1月,孫中山主持召開中國國民党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有國共兩党的主要領導人參加,標志著國共兩党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浪潮,國民党“一大”舊址、北伐誓師大會遺址——東較場、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包括廣州附近區、縣的眾多農會舊址)、中國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舊址和黃埔區長洲島上的黃埔軍校舊址等都是這個時期的一重要史跡。廣州公社舊址和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是記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史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實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在天河區沙河頂的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墳園、濂泉路的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在越秀區黃華路的血淚灑黃華碑.在從化良口的陸軍第六十二軍一五七師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1939年12月第一次粵北戰役)、陸軍六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1940年5月第二次粵北戰役),在番禺區南村的植地莊抗日戰鬥烈士紀念碑、植地莊抗日戰鬥烈士墓,還有在沙灣的廣遊二支隊司令部舊址等,是廣州人民英勇抗日的重要史跡和紀念建築。解放戰爭期間的史跡,主要有在越秀區的中共廣州市委(特派員)舊址和解放軍進城式檢閱台舊址等。在這些革命史跡中,洪秀全故居、書房閣、黃埔軍校的校本部和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是經過考古發掘,找出了原址的基礎而據以複原,或覆蓋保護的。廣州,從秦朝以來,一直活躍在歷史的舞台當中,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它就像華夏大地上的一顆明珠,過去如此璀璨,明天會更好! 《廣州,遠比您了解的偉大,一文帶您縱覽廣州千年發展史》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廣州,遠比您了解的偉大,一文帶您縱覽廣州千年發展史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