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籃球不行同病相憐:強調身體丟失基本功,機械化選材關起門自嗨》 吐槽球的演說家隨著斯洛文尼亞、意大利、德國、捷克拿到了最後4個突圍名額,奧運會參加男籃比賽的12支球隊正式揭曉;這也是中國男籃自1984年以來,首次無緣奧運會;這也意味著,中國代表團從男籃選旗手的傳統得暫停了。當然由於落選賽的對手太強了,外界早在2019年主場打世界杯無緣直通東京的資格後,就已經預料到中國隊打進奧運會幾乎不可能了,因此落選賽的連敗並未造成太大的波瀾。而尷尬的也不只是中國男籃,而是中國三大球項目除了三人籃球國家隊進了奧運會,中國男籃、中國男排,男足國奧隊都沒有進奧運會。反觀女子三大球則全部晉級了奧運會,女排的目標是沖擊奧運會冠軍,中國女籃也非常有希望爭奪一塊奧運獎牌;中國女足稍微差點,但進前8的希望不算小! 三大球“陰盛陽衰”不是一天兩天了,特別是男足和男排的爛,在中國社會根本就不叫新聞;只不過中國男籃也變得這麼爛了,確實有點讓外界措手不及。而在三大球“陰盛陽衰”的背後,跟“發展戰略”有一定的關系。我們國家各個運動項目,男女運動員的培養力度相對均衡;但很多國家女子項目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情況下,三大球女隊遇到的競爭壓力要明顯小於男隊。但是在三大球男隊集體無緣奧運會的背後,外界也或多或少的察覺到,我們的三大球整體水平處於下滑的軌道。關於三大球整體水平下滑的原因,可謂各不相同。這其中男排不行的原因可以歸結於排球在我國普及度、受關注度不夠,聯賽的影響力也有限;我國的男排運動員收入水平、聯賽影響力、聯賽競爭力都遠不如女排。而不少地方的培養體系,女排挑人的優先級很多時候跟籃球並列,在田徑之前;但男排運動員很多都是被籃球、田徑刷下來的。而普及度低、選材差、職業化程度低的連鎖反應就是訓練、比賽質量也不行。很多男排的隊伍在力量和體能方面,沒有專業的教練,對力量、體能訓練缺乏周密的計劃。 力量和體能不行直接導致,我們的男排運動員如果第一局一上來就采取跳發,很多時候打亞洲層面的比賽,到了第三節開始在上面就大口喘氣了,甚至出現過第三節就有球員抽筋的情況。而沒有體能和力量做保證,直接導致在高強度的比賽下,技術也很難運用出來。但足球和籃球不行的根源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在進行總體設計時就跑偏了!三從一大沒有錯,足籃球培養過於強調身體丟失基本功 過去中國競技體育的主要訓練原則是三從一大,即“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雖然前幾年中國足球和中國籃球再度提出“三從一大”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嘲諷的聲音;但實際上“三從一大”的原則沒有問題,即便放到三大球競技水平比較高的國家,如果他們的訓練無法做到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沒有大運動量訓練,他們的球員競技水平也無法保障。而之所以重新拿出 “三從一大”遭到了一些負面的聲音,真正的問題出在“執行”層面。過去我們所有項目的大運動量訓練,都是從打磨基本功開始;但以往中國男足在亞洲層面之所以有“恐韓症”,一打伊朗就容易被打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韓國人比我們能跑,伊朗人比我們身體好,對方沖起來我們擋不住。因此很多外教來中國執教時,他們的潛意識裏會認為中國球員不行是體能和對抗不行;特別是佩蘭當國家隊主教練的時候,更是明確提出,沒有對抗就不可能沖出亞洲。當然加強體能和對抗都沒有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這種為“力量論”導致中國足球的選材一度過於重視身體素質和身體條件,在培養球員的過程中也過於重視體能和力量訓練,從而忽視了基本功的打磨,導致中國球員現如今在頭球、停球、傳中、射門等多個環節的基本功要比前輩們差了很多。而過去中國男籃到國際舞台,球風硬朗的歐洲球隊一向比較克我們;尤納斯帶隊時就明確提出過類似於“沒有對抗打不了國際比賽”的觀點之後,這些年中國籃球的選材、訓練也越來越重視身體訓練,而忽視了技術訓練的結果便是19年打世界杯的時候,中國隊很多空位三分投不進,罰球屢罰不中。 當中國男足的球員就算把身體練到了自己的極限,碰到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還是吃虧,比體能還是跑不過韓國,把頭球、邊路傳中等特長給丟了。而中國男籃再怎麼練力量對付歐洲球隊還是吃虧的同時,也把三分球、快速反擊、急停跳投等武器給丟了!職業聯賽火熱拿來主義害死人,基層教練水平嚴重下滑 當然丟掉技術、基本功的背後,既是整個人才培養方向出現了偏差,也跟基層教練的水准出現了下滑有關。在原本的計劃經濟時代,我們的老教練都是文化人,很多甚至是大學生,他們有很強的文化素養。但是從體工隊體制建立開始,學訓矛盾就在中國體壇有些難以調和,大多數運動員小學畢業以後就不怎麼上學了,能正兒八經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比例並不高;所以很多運動員、教練,他們就是初中或小學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他們的很多東西無法完整表達出來,沒辦法傳授給球員。而在原來“舉國體制”下,很多優秀的運動員,特別是頂尖運動員,退下來以後願意去基層鍛煉;很多優秀教練,也願意紮根在基層。但自從職業聯賽開啟之後,隨著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職業教練和基層教練的收入差距拉開了,對人心的觸動也很大,優秀運動員退役後很少有人願意再去基層;在基層出了一些成績的教練,也很容易被職業隊高薪挖走。一旦基層教練水平下滑,就意味著一些好苗子會被埋沒;有些家長一看教練不行,可能也就不願意再讓孩子繼續去練了。而在職業化開始以後,傳統的體工隊模式癱瘓了,業餘體校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很多俱樂部、經紀人都有過用歪門邪道的方式,去鑽規則的漏洞,把很多優秀好苗子以一分錢不花的方式從業餘體校帶走的操作,導致培養球員的業餘體校血本無歸,這也非常打擊教練員、機構的熱情。不願走出去關起門自嗨,中國男足和男籃都在錯誤的道路上惡性循環 在前幾年,中超和CBA如火如荼的進行時,出現了三個很尷尬的情況:1、 本土球員成了外援的配角,缺少挑大梁的機會。無論是中超還是CBA,前些年都找來了非常多出色的外援,外援把大多數球權占據了,本土球員很多時候只能在上面打打雜;習慣了當配角,導致他們到了國家隊都不敢站出來。2、 薪水太高,國內球員不願意走出去。在“工資帽”制度出台前,中超和CBA的國內球員頂薪都超過了稅後2000萬人民幣。再算上獎金,個別球員一年光在俱樂部的收入可能就接近3000萬。錢賺的太容易了導致有些球員明明可以去更高水准的平台鍛煉(比如個別足球運動員可以去德乙、西乙、J聯賽,籃球運動員去歐洲),但他們沒有走出去的動力。3、 聯賽的保護哨,我們的球員出去以後適應不了強度。在CBA,很多時候身體一有接觸裁判就響哨;而中國足協前幾年在給裁判進行培養時,就明確提出了,只有雙方有身體接觸後倒地,為了避免爭議,盡可能的都要吹犯規。然而很多在CBA、中超吹犯規的球,出去是不會吹的,這就導致我們的球員打國際比賽經常性的適應不了裁判的吹罰尺度,心理也連帶著出現了很大的波動。。 關於裁判的吹罰尺度問題,現如今中國足協專門找國內最好的裁判親自來授課,來介紹西亞裁判的吹罰特點,來介紹亞足聯培訓時提出的吹罰標准,讓國腳們了解亞足聯的執法要求。而CBA則是讓教練和裁判進行溝通,以此來達成某種平衡。關於薪水的問題,已經有了工資帽;即便背後還會存在一些“陰陽合同”,但“工資帽”是一個好的開始。而關於本土球員在聯賽給外援打下手的問題,中國足協、中國籃協的想法就顯得有些激進了;新賽季CBA直接全華班,中超聯賽都被搞得支離破碎到,有些俱樂部對外援缺口已經是無所謂的態度了。然而取消外援也好,外援存在缺口也罷,雖然給了本土球員更多的表現機會;然而當這些機會都是政策給予的,而非球員自己爭出來的,這種強行拔苗助長的方式不僅對聯賽造成了傷害,對國家隊又會起到多大的幫助呢?每一次中國男足和中國男籃失敗後,都會進行反思,而每次反思的結果也基本上是大同小異,各方已經麻木了。而如何解決好中國足球和中國籃球的發展,都可謂是宇宙級難題;這其中有些部分,不是中國足協或中國籃協能解決的,甚至都不是體育總局能解決的;但有些事情,明明是他們有能力做好,但他們做好了麼?狂練體能和對抗,身體還是不如別人,反倒是基本功越來越差、戰術執行力越來越差,導致足球、籃球金字塔塔尖的核心運動員,相較於前輩的競技水平有了明顯的下滑;而這種競技水平的下滑,又恰恰反應出過去這些年,我們的青訓出了很大的問題,或許中國足球和中國籃球都應該回到原有的思路。有突出技術能力的運動員要得到重用,人才培養必須重視對基本功的打磨!只有當中國男足運動員可以找回頭球,可以把球停在腳下,中國籃球找回快准靈的傳統才有機會打響翻身仗! 《足籃球不行同病相憐:強調身體丟失基本功,機械化選材關起門自嗨》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足籃球不行同病相憐:強調身體丟失基本功,機械化選材關起門自嗨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