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心吊膽,歐盟愛而不能,一份投資協定如何攪動歐洲風雲?》 國際法劉瑛教授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2021年7月9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接受中國觀察者網專訪時表示,2020年底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是中歐雙方互利共贏的成果,呼籲歐方更理性地處理這個問題,既不要掉入別人設定的陷阱,也不要讓意識形態、政治分歧干擾雙方合作大局。文本上,《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是互惠的,絕非哪一方對另一方的“施舍”。剖析協定條文本身,不難發現,中方已然最大程度地開放了國內市場,展現了最大誠意。 中歐投資協定明確規定“禁止強制轉讓技術”,承諾建立針對補貼的全面透明規則,並注入了許多可持續發展條款。在具體行業領域,中國做出了較為全面的承諾。如在制造業領域,中國做了全面的開放承諾,只將少數產業排除在承諾之外(主要集中在產能嚴重過剩的領域)。歐盟的海外投資有接近一半流入了東道國的制造業領域,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的承諾無疑將推動歐盟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承諾開放的制造業產業,開放程度也很高。如在汽車領域,中國承諾取消必須通過合資企業進行合作的限制性規定,並將逐步放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准入。在金融服務領域,中國承諾逐步向歐盟投資者開放,銀行、證券、保險以及資產管理的合資企業要求和外國股權上限已被刪除。在商業服務領域,中國將取消在房地產服務、租賃服務、交通維修、廣告、市場調查、管理咨詢和翻譯服務等方面的合資要求。 經濟上,中歐雙方在投資方面潛力巨大。在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中國和歐盟27國合計GDP達到30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34%左右。但相較於這樣的經濟體量,目前雙邊投資規模依然相對較小。據統計,2001年至2019年期間,歐盟累計對中國實際投資約為1100億美元,而中國對歐盟各成員國累計投資近940億美元,僅占中國對外投資總存量的4.3%。中歐投資協定的生效將有利於中歐加強投資合作,構建開放的經濟秩序,為經濟全球化做出更大貢獻。2020年12月30日晚,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談判。 今年5月歐洲議會對中歐投資協定的凍結,是今年初以來美國以人權鼓動歐盟制裁中國,引起中方反制,並拉攏歐洲主要國家加入“反華”聯盟等事件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是,中歐投資協定自談判伊始,就以互利共贏作為根本指導原則,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對中歐雙方都有著重要的節點意義,如何盡快使協定生效是雙方近月來都十分關注的問題。當下,一些歐盟官員將協定問題政治化,企圖將簽署、批准協定作為鉗制中國的籌碼。 德國默克爾政府對《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態度積極。但是,為了兼顧所有成員方的利益,歐盟實行“全體一致”的立法表決程序,協定需經27個歐盟成員國和歐洲議會批准,才能生效。目前協定的多語言版本的用語還在校驗中,中國希望推動《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簽署生效,但也需要歐盟認識到協定的意義進而相向而行。 《美國提心吊膽,歐盟愛而不能,一份投資協定如何攪動歐洲風雲?》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美國提心吊膽,歐盟愛而不能,一份投資協定如何攪動歐洲風雲?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