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前進是對過去的種種顛覆,但這次遇到了人性的挑戰》 淺藍的摩卡19世紀英國詩人威廉·歐內斯特·亨利的有一句很有名的格言:我是我命運的支配者,我是我靈魂的指揮官。這句話非常形象的說明了生命對於人類的意義,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每個人的人生都只能經歷一次,生命的進程完全由人類自己的意志來支配,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無不彰顯個人的意識獨立性,這也許就是人類生命活動中最值得關注的地方。對於人類來說,生命的終點永遠充滿了爭議,從很多影視劇或者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素材對於生命的最後階段以及生命的終結進行了各種解讀以及引申意義上的誇張和呈現,這些具有幻想色彩的演繹表達了人類對於生命最後一刻的擔憂和野心。從另一方面講,人類是有生命周期的,生老病死,符合生存法則,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 由日本著名記者宮下洋一經過兩年時間,輾轉瑞士、荷蘭、比利時、美國、西班牙、日本等六個國家現場采訪,現場與從事“安樂死”機構的工作人員以及采取“安樂死”的人們進行采訪交流,剖析他們的內心,感受於他們的人生經歷,感動於他們的生活方式,對於這一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爭議的話題,進行統籌編著而成的紀實類文學《安樂死現場》,直面這一挑戰人性倫理的尖銳話題。自然死亡是每一個人的終極追求,沒有疾病的纏繞,沒有行動的困頓,並且還有家人的陪伴。很顯然,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命題。經過記者探訪,選擇安樂死的人大都有著苦痛的人生經歷,大部分是疾病纏身,老年癡呆、癌症、精神類疾病,他們的意識讓他們可以感受到自己身體的承受極限,以及精神上的龐大壓力,並且,他們對於家人、戀人的留戀以及不忍拖累形成了極大的對比。最終,很多人選擇了主動去“死亡“,而能實現這種病人訴求的就是安樂死。這個命題在當今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中,都有著極大的阻力,文明和信仰,觀念和意識,生命的自然出生,自然凋零成為一種共識。現在突然出現一種可以人為干預的“提前死亡”引來了極大的爭議和關注。安樂死在很多時候又被稱為“尊嚴死”,對於那些身患絕症、每天經歷痛苦煎熬的人來說,這種解脫方式也許並不是一個壞主意,對自己來說,對家人來說都是如此。但反過來講,自然生命科學講究自然,人類強烈干預無異於故意殺人,這種觀點也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討論,贊同者與反對者針鋒相對,然而,兩個方面都沒有認真的去考慮病人的實際情況和真實心理,歸根到底,誰也沒有權利隨便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包括自己,但自己真的無法決定自己的人生終點嗎?人類文明的前進,伴隨的是一件有一件“傳統”的徹底顛覆,就像蒸汽機誕生的工業革命對農業革命的顛覆,但這次遇到的是人類生命是否可以決定何時終結的問題,沒有人可以輕易的選擇左還是右,對還是錯,沒有人可以輕易下結論。就算對於安樂死接受程度較高的西方國家,也僅有極少數的國家和地區有條件的支持,他們也是擔心大面積的鋪開會給這個社會帶來怎樣的倫理混亂,而這也是本書探討安樂死進程的主要矛盾。作者在書中的表達,盡最大限度的還原了他所采訪的人和現場,並謹慎拋出自己的觀點,對於病患來說可能是種解脫,對於家人來說可能是種磨難,需要達到一個病患與家人與社會的一個動態平衡,但這個平衡真的能夠衡量生命的終結嗎? 《人類文明的前進是對過去的種種顛覆,但這次遇到了人性的挑戰》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人類文明的前進是對過去的種種顛覆,但這次遇到了人性的挑戰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