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佛教摩崖造像,藏於江蘇,已有18億年的歷史》 飄灑說旅遊江蘇省連雲港,山、海、港、城相依,是《西遊記》、《鏡花緣》的文化發源地,境內自然景觀優美,文物古跡豐富,被譽為淮口巨鎮、東海名郡。據統計,連雲港目前已有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1個,除了著名的花果山外,孔望山也是國家4A級景區的必遊景點之一。 孔望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古城東部,東西長800米,南北寬300米。它由花崗岩和片麻岩組成,已有18億年的歷史。雖然海拔只有123米,但它以其美麗的風景和歷史遺跡而聞名。它被譽為道教的第七十一福地,也是連雲港歷史文化積澱最深的地方。據《左氏春秋》記載,魯昭公17年(公元前525年)秋,郯國(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一帶)國君(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有記載,魯昭公17年(525年)秋。那時,才27歲的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迫不及待地向郯子請教有關官制和建立的知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孔子問官於路。 他對郯子的尊重和對世界的執念並沒有因為那次分開而得到解脫。之後周遊世界,特意來到郯國,三次登上郯城東南30裏的一座山峰。郯國人稱這座山為孔望山,孔子師夫子的故事三次登上郯城東南30裏的一座山峰。孔望山因孔子而登上望海,被稱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千年奇山。2000多年的滄海桑田,孔子期待的大海成為連雲港市的主城區,曾經位於海中的幾個島嶼因為渡口漸塞而與大陸相連,成為連雲港市的雲台山。今天的孔望山,風景秀麗,古跡眾多,是連雲港市著名的風景旅遊區。據統計,山上現存的中國僅存的漢代圓雕石象,以及唐、宋、元、明各朝官宦的題刻,特別是南麓懸崖上刻有中國漢代唯一的圓雕石像,是我國迄今為止最早的佛像。 離摩崖造像群東不遠,有一尊體形健壯的漢代石象。這座石象是由花崗岩巨石雕刻而成,高2.6米,長4.8米,寬3.5米,重200多噸。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石象雕刻於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象,被譽為中國第一象。一本高113厘米、寬62厘米的象形隸書,左腹刻有一本象形隸書,刻在隸書和象前腿之間,還刻有一本高0.92米、寬62厘米的象形隸書,證明了漢代連雲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孔望山因古代位於海邊,常年被海浪侵蝕,形成海蝕洞。根據民間傳說,黃龍出沒於此,故稱龍洞。洞口約1平方米,洞內面積5、6平方米,洞內外石壁刻有宋、金、元、明、清等24個題刻,草木、隸書、行楷、行書等24個題刻。 《最早佛教摩崖造像,藏於江蘇,已有18億年的歷史》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最早佛教摩崖造像,藏於江蘇,已有18億年的歷史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