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名不副實的美食小吃,本地人幾乎不吃,外地食客絡繹不絕》 濤哥美食匯前不久到杭州遊玩,在當地買了一些特產,叫什麼桂花糕還是馬蹄糕,就是那種粉糕類的,包裝倒是十分華麗,真的是難吃,一咬就碎成粉,跟吃鋸末一樣。還粘得滿口腔都是,一口糕,兩口水,跟吃藥一樣,到頭來還不知道自己吃了啥。當地朋友告訴我,他們從來都不吃,全是賣給像我這樣的遊客的。其實我國各地都有這種類似的小吃,下面就來盤點下我國各地名不副實的美食小吃,本地人幾乎不吃,外地食客絡繹不絕。 1、合肥四大名點烘糕、寸金、白切、麻餅,就是所謂的合肥四大名點,但是,在合肥沒多少人經常吃或者喜歡吃的。土著合肥人介紹這東西簡直就是噩夢,從小逢年過節吃不完就當零食,看到都怕,從小就不喜歡吃。 記得有一次去蕪湖出差的時候,在火車站看到了烘糕就買了,印象中會像起上海的雲片糕那樣口感松軟,沒想到用力咬下去牙差點沒了。我覺得合肥的四大名點是在物資短缺的時代才會出名,只不過現在生活水平好了,所以大家覺得這種點心不怎麼樣了。 2、北京果脯北京果脯是在曾經甜食難得的歲月比較流行的玩意兒,那時候買糖還得憑副食本,所以如今大家口感來看,沒法吃了。感覺這是一個可以被時代淘汰的食品了。這玩意兒在九幾年那個交通和物質都不豐富的年代,簡直就是我的童年噩夢啊,我甚至還一度懷疑過是不是我味覺有問題。 小時候家附近有果脯廠,街坊在那上班,帶回來殘次品,90年代末,廠子倒閉了。我上次看過一個紀錄片說報價果脯改良後降低了甜度,應該說以前人吃起來吃的是情懷,尤其是冬天,沒水果吃,甜甜嘴,現在老一輩吃的是回憶。 3、上海小籠包說在前面,每個人的口味都有不同,或褒或貶,本文僅為了讓外地遊客不上當受騙,更好的感受上海的老味道。作為一個地道的小籠包愛好者,從小就被兩個地方的小籠包吸引,一個是無錫,另一個是上海。如果你來上海玩,除了經典的滬菜,那你一定會聽到的就是南翔小籠。 導遊給你們忽悠的一般是:“南翔小籠作為上海的經典美食代表之一,以上海特色小吃的身份遍布大江南北,在吃貨們津津樂道中成就經典。南翔小籠原名“南翔大肉饅頭”、“南翔大饅頭”、“古猗園小籠”,以極其Q彈可破的薄皮、爽滑柔嫩的新鮮豬肉、配上味美多汁的皮凍所化成的鮮汁兒、以味鮮、形美著稱。” 然而,作為一個吃遍上海大大小小館子和各類湯包小籠包達人的我,鄭重其事地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假的。全都是宣傳的特技!南翔小籠用三個字來概括,厚、肥、膩。首先是在城隍廟的南翔小籠,那是一個難吃的味道。曾經,我無數次路過這個地方,望著南翔二樓排隊的人數不敢上樓。 幹癟得像lao鴇的a杯的小籠包,我看不到裏面有一點汁兒的感覺啊,咬下了第一口,我哭了,真的是沒什麼湯。而一股肥肉的膩腥味兒躥入了我的咽喉深處,想必它是承受不了那麼猛烈的沖擊,差點一口剛喝的星冰樂噴湧而出。最後憑借都花了的精神,我還是咽下了。敬請提醒各位要去上海玩的朋友,要嘗小籠千萬別吃上海城隍廟的南翔小籠,不然你會哭著來給我這篇答案點贊的。 4、杭州西湖醋魚西湖醋魚可是我兒時的夢想,還記得當年CCTV有一個關於杭州的紀錄片,裏面就說到這個西湖醋魚,魂牽夢繞很多年。雖然不是小吃,但是也是名過其實的標杆。當到了杭州品嘗這道美食時,我抱著虔誠的心,在醋魚上了以後讓服務員換了碗筷,保證口感。動了一筷子,超級腥,肉感覺都不熟。還不好意思說,以為是自己口味奇葩,硬著頭皮吃了好幾口。隨後讓服務員又換了一副碗筷。糖醋味襯托得魚腥味難以下咽,就算在樓外樓吃的也是一樣。 5、武漢蔡林記熱幹面根據一些武漢朋友所說,蔡林記這種連鎖店的口味看運氣,畢竟一家一個師傅,反正戶部巷的大家別去,我吃第一口就咽不下去了,芝麻醬不香,面條硬,配的榨菜都是沫沫,而且醬是黑的,視覺體驗特別差,人超級多,端著吃就餐體驗更差。聽我一聲勸,你隨便找個人多一點的小店都比它好吃。街邊的蔡林記才是武漢人吃的。再一個巷子深處的居民過早的熱幹面也是贊贊的。 6、馬卡龍同事從法國帶來的原汁原味法國特產馬卡龍,慈悲地分我一塊。我懷著朝聖的心情拿起了分給我的薄荷味的那一個,一口咬了下去,那馬卡龍在嘴中裂開的一刻,猶如輕輕啃食塑料泡沫的質感,而那薄荷糖餡觸到舌尖的瞬間,和剛才漱口時不小心咬到的牙膏一模一樣。 後來帶女兒逛蛋糕店,她看到了一盒赤橙黃綠的馬卡龍,想要買點嘗嘗。我和她解釋不好吃,她不聽,我買了三個一盒的馬卡龍,拿了一個紅色的給她,她立刻接過咬了下去,然而她甚至都沒有咬斷,就把牙齒收了回去,把留著一排牙印的馬卡龍還給了我。 7、唐山遷安蛤蟆吞蜜單位食堂推出了一款新的小吃,名曰“蛤蟆吞蜜”,還在門口大擺廣告,初見實在是excited。恰好我挺喜歡甜食,平日裏板栗餅、棗糕王常常不離口。見到這一個“蜜”字,不自覺便流出了口水,於是果斷去窗口排隊。 到手時卻發覺,這“蛤蟆吞蜜”恰似一開大了口的肉夾饃。莫不是這肉餡裏夾了蜜?我不禁想起了曾經吃過的夾紅棗的肉粽。於是一口咬下去,滿心期待能吃出久違的“甜肉餡”。然而肉裏夾的是青椒而非紅棗。那為何要號稱蛤蟆吞蜜?莫不是蜜被吞了下去,紅棗藏在了裏頭?於是我不拋棄不放棄,又咬了幾口。直到肉餡被我盡數吞下,也沒能嘗到半點甜味。那蛤蟆所吞的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又去補了個老婆餅爽爽口。 後來搜索了一番才得知:蛤蟆吞蜜是唐山遷安著名小吃,其實就是燒餅夾肉,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途經此地品嘗後頓生靈感,遂欣然命筆“蛤蟆吞蜜”。原來還是自己知識水平太低,不知道那乾隆老人竟有這般風雅,竟為一小吃欣然命筆題字,留下了如此佳話。 8、北京茯苓餅北京的茯苓餅。從小就覺得像兩張紙中間夾一片蘸過蜂蜜的中藥,不知道為什麼那麼有名。看到不少知友喜歡茯苓餅哈。除了個人口味不同,估計現今的茯苓餅也改進了吧,比如豌豆黃味?我因為童年對茯苓餅的偏見,多年不吃了,所以也許茯苓餅變好吃了我也無緣知道。有愛吃皮的,愛吃餡兒的,皮餡兒都愛的,看來真是口味不同啊,茯苓餅存在這麼多年確實是因為有人喜歡吃。謝謝大家讓我再次認識口味的多樣性。 9、天津狗不理包子和麻花天津十八街麻花和狗不理包子,完全是百年前打出的名聲。現在依然也是有那份手藝在,但實際上經過商業化且人們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已經沒有多少人會喜歡吃這些東西了。多數人都是沖著名聲去的,當地人不會吃那些,外地人去了吃過了大多會失望。 狗不理包子尤其是在金街、食品街這樣的外地旅客集中的地方,服務態度尤其差,給人感覺就是能宰一個算一個,反正沒有回頭客,很失望。狗不理包子還在杭州開過一次,位置在西湖電影院對面,往龍翔橋菜場的馬路上。不過開了不止一星期,而是在幾乎沒有顧客的情況下,堅持了一年。國企真是任性,賠錢也要開下去。 10、老北京炸醬面老北京炸醬面這東西,一般是私家制作,對於北京人來講,通常最好吃的是家裏做的。如果你能吃到一個北京人家裏做的炸醬面,相信我,他已經願意把命交給你了。如果是男女朋友,這頓吃完你們可以考慮領證或從叫叔叔阿姨進化成爸媽了。總而言之,這玩意對於我來講不但好吃,有時甚至是一種關系的象征。聽起來的確有些玄,但仔細想來真的如此。 幾乎沒有北京人愛在外面吃炸醬面,尤其是開在旅遊景點和火車站附近的炸醬面,面條都是機器壓的,炸醬也不好吃,一般吃的全是外地食客。因為口感不好,也導致外地食客吃完都吐槽難吃。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你最喜歡吃哪種美食小吃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祝大家在2021年裏身體健康,財源滾滾,再見! 《我國各地名不副實的美食小吃,本地人幾乎不吃,外地食客絡繹不絕》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我國各地名不副實的美食小吃,本地人幾乎不吃,外地食客絡繹不絕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