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特效藥還需要打疫苗嗎?藥物研發者張林琦回應|鳳凰《封面》》 11月以來,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引發強烈關注。截至22日零時,香港已有34宗涉及奧密克戎的病例。12月8日,由張林琦教授領銜研發的我國首款新冠特效藥獲藥監局上市批准。 面對這個被世界衛生組織定性為最高級別的“值得關切的變異株”,這款特效藥能否有效應對?健康人注射後是否能有預防作用?有了抗體特效藥,離打開國門是否就不遠了?鳳凰網財經《封面》對話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 以下內容摘自鳳凰《封面》|首款新冠抗體藥物研發者張林琦:能治療能預防,叫它神藥是叫對了 鳳凰網財經《封面》:在防疫情方面,到底是應該疫苗發揮主力軍作用,還是既能治療又能預防的抗體藥物發揮主力軍作用? 張林琦:這個是特別好的問題。其實我覺得疫苗本身的預防作用是用抗體取代不了的,因為疫苗它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起到一個特別好的預防作用,但是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提高疫苗的效率,這個高效率就是說它的強度很強、持久性很強,你不能說我只是曇花一現,我一轉臉就走人了。 所以在推進和提高疫苗效率的同時,抗體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以及預防的手段,特別是高危人群的治療會發生很大的作用,將來對一些特殊人群發揮防禦作用也是指日可待的。 鳳凰網財經《封面》:為什麼我們不乾脆用特效藥取代疫苗,是量產的問題還是價格的問題呢? 張林琦:都有,也有它的方便性與否的問題。因為疫苗現在的儲存和遞送和實施,相對比較簡單,像抗體還需要滴注,它得需要坐著差不多半小時到40分鐘,成本相對比疫苗還是要高的。 所以還是要綜合發揮抗體和藥物的共同作用,才能夠在這種多變的情況下,取得最好的治療和預防效果。 《有了特效藥還需要打疫苗嗎?藥物研發者張林琦回應|鳳凰《封面》》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有了特效藥還需要打疫苗嗎?藥物研發者張林琦回應|鳳凰《封面》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