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敵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開心不起來,聽聽司馬昭怎麼說的》 漢末三國時期群雄割據,英雄輩出,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群英薈萃、風詭雲譎的時代。 羅貫中的一本《三國演義》,讓這個時代的故事更加廣為流傳,其中許多歷史人物也備受喜愛。有躊躇滿志的領袖,運籌帷幄的謀士,也有所向披靡的武將。 其中, 蜀國丞相諸葛亮因其無雙的智謀深受大眾的喜愛,他一生中有過許多對手,最著名的便是周瑜與司馬懿。 周瑜與諸葛亮是對手也是盟友,兩人雖然身處不同陣營,相互對立,卻也曾並肩作戰,聯手退敵。只可惜周瑜英年早逝,很快就退出了三國舞台。 而司馬懿可以說是諸葛亮的“一生之敵”。司馬懿是魏國大都督,有勇有謀,他與諸葛亮多次交鋒,成功擊退諸葛亮北伐。 可諸葛亮病逝後,司馬懿並沒有再出兵蜀國。 司馬懿究竟為何不一舉攻破蜀國,直到三十年後,他的兒子司馬昭攻破蜀國時才解釋了緣由。 一、魏蜀交鋒 劉備病逝後,諸葛亮遵循先帝遺願,輔佐少主劉禪,匡扶漢室。諸葛亮率軍南征,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南中各方,實力大漲。 當時魏國實力強大,蜀國只是偏安一隅,若是不主動出擊,只能坐以待斃,最終走向亡國。因此,諸葛亮覺得時機成熟,於是他決定出兵北伐。 諸葛亮一共五次出兵北伐。 第一次北伐以馬謖失街亭失敗,第二次北伐出兵陳倉,陳倉兵力雖少,但地形特殊,易守難攻,雖然諸葛亮發動猛烈的進攻,卻久攻不下,後來魏國援軍趕到,而蜀軍由於糧草不濟,只能被迫退兵。 蜀國第三次北伐順利占據武都和陰平, 對此,魏國轉守為攻,直逼漢中,諸葛亮嚴守漢中,再加上蜀地地勢險要,成功逼退魏軍。第四次北伐蜀軍進攻重點再次指向祁山,大敗魏軍,卻仍因糧草不濟不得不退兵。 二、蜀國智星隕落 諸葛亮接連四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原因大多是在糧草不濟。 當時,魏國有人推測明年作物成熟之際諸葛亮一定會再次北伐,對此,司馬懿卻認為諸葛亮多次因為糧草的問題被迫退兵,他回去一定會加大力度積累糧草,沒有三年是不會再來的。 果真如司馬懿所言,諸葛亮回到蜀國後大力鼓勵農耕,經過三年的積累,他才再次北伐。這次諸葛亮選擇揮師渭水,司馬懿率軍渡過渭水,背靠渭水紮營迎戰。 面對諸葛亮對此進攻和挑戰,司馬懿避戰以待,十分隱忍。 諸葛亮見狀,便令蜀軍分兵屯田,為持久戰做准備。 當時,諸葛亮派使者來魏軍,請司馬懿一戰。 對此,司馬懿不緊不慢,還問起諸葛亮的日常工作和飲食起居情況 ,使者回答說,軍中大小事務丞相都會親自過問處置,然而吃的卻不多。 使者走後,司馬懿便對將士說,諸葛亮怕是時日無多了。 不久後果然傳來諸葛亮病逝的消息,蜀軍整軍退兵,司馬懿立刻派兵追擊。 蜀將便鳴鼓搖旗,又讓人模仿諸葛亮的樣子,手持羽扇立於軍中,司馬懿見狀便下令收兵,蜀軍才得以返回。 至此,第五次北伐也因諸葛亮病逝告終。諸葛亮因主公臨終之托,在實力懸殊過大的情況下,仍然多次進攻雄踞一方的魏國,縱然他有無雙的智謀,卻難以扭轉戰局。 司馬懿隱忍不發,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仍不主動出擊,最終逼得蜀國退兵,成功阻擊了蜀國北伐。 三、為何不伐蜀 漢末三國時期,在各個割據勢力中,魏國雄踞中原,實力最強。當時魏國北邊的遼東由公孫度盤踞,魏國並未完全收服這裏, 公孫淵繼任後更是經常挑釁魏國,後更是背叛魏國,自立為王,聯合北方少數民族,不斷侵擾魏國邊境。 於是,魏國在擊退蜀國北伐之後,便將重心放在了平定遼東上,魏帝派司馬懿討伐遼東。司馬懿此人有勇有謀,心機謀略不在諸葛亮之下,臨行前, 他冷靜全面地分析了當前遼東的局勢,將自己進攻之策與公孫淵可能應對之計進行了全面細致的預測。 司馬懿運籌帷幄、用兵如神,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便成功平定遼東地區, 至此,魏國北方邊境獲得了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 後來, 魏明帝去世,少主即位,遵照先帝遺詔,司馬懿與曹爽共同輔政。 曹爽是宗室出身,輔政以後擅權專政,與朝中奸佞勾結,排擠司馬懿,讓他去做並無實權的大司馬。 對此,司馬懿假意稱病,令曹爽一派對他放松警惕, 暗中部署力量,等待時機,以謀反之罪,誅殺曹爽等人。 在誅殺曹爽後不久,司馬懿也因病去世。 司馬懿去世後,他的兒子司馬昭成為魏國實際的掌權人。 263年,司馬昭決定分三路出兵伐蜀,蜀國雖占據天險,卻仍不敵魏軍, 最後魏將鄧艾采取奇襲戰術,兵臨城下,劉禪投降魏國,至此,蜀國滅亡。 其實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接替諸葛亮繼續輔佐劉禪,可那時的蜀國已經失去了支柱,早已成為強弩之末, 但司馬懿平定遼東,誅殺曹爽,可直到他去世,都沒有提過伐蜀這件事。 直到諸葛亮去世的第三十個年頭,司馬昭才著手准備伐蜀。 司馬懿究竟為什麼終生不伐蜀?在攻破蜀國後,司馬昭說了這樣一句話:“ 即便是諸葛亮這樣智計無雙的人在,蜀國都不能長治久安,更何況是不如諸葛亮的姜維呢。” 總結 依司馬懿看,諸葛亮確實智計無雙,蜀國在他的輔佐下,尚可維持統治,如今諸葛亮已死, 蜀國已經失去了最大的籌碼,再加上在三國之中,蜀國本就最弱,滅亡不過是早晚的事。 當時魏國對外要平定來自遼東的叛亂,對內又需要鏟除曹爽等人的威脅,司馬懿必須將魏國的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對於根本不足為懼的蜀國,無需耗費人力物力來征伐。況且 魏蜀吳三國鼎立,能夠相互制衡 ,若是此時魏國吞並蜀國,便與吳國徹底對立,內憂外患對魏國並無益處。 當時,司馬家在魏國權勢很大,魏明帝自然十分忌憚,但他又需要司馬家為他征戰四方出力。 若是平定四方,魏明帝自然會把矛頭對准司馬家,出於自身安危的考慮,司馬懿並未出兵討伐蜀國。 《一生之敵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開心不起來,聽聽司馬昭怎麼說的》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一生之敵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開心不起來,聽聽司馬昭怎麼說的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