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粽葉時,直接下鍋煮就“廢了”,教你1招,粽葉韌性強,不斷不裂香味足!》 導語:處理粽葉時,直接下鍋煮就“廢了”,教你1招,粽葉韌性強,不斷不裂香味足! 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作“角黍”,而在《風士記》中則明確記載了“角黍”一詞:“仲夏端午,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也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我國有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粽子的“粽”和“宗、中”音近,有著“光宗耀祖”和“功名得中”的好寓意,同時也是闔家團圓的美好願景,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說包粽子首先要准備粽子葉,說到粽子葉,常見的有蘆葦葉、箬葉、荷葉、芭蕉葉、粽粑葉、竹筍殼等,不管是用什麼葉子,無外乎是“鮮粽葉”和“乾粽葉”的區別,所謂鮮粽葉,顧名思義那就是原生態植物葉子,經過現代工藝和保質保鮮技術加工而成,自然芳香;而乾粽葉則是經過人工晾乾或經過機器脫水烘乾的粽子葉。包粽子時,有的人喜歡用鮮粽葉,也有的人喜歡用乾粽葉,鮮粽子葉更適合新手包,易成型,不易散花和漏米。而乾粽子葉更易保存,一般家裏的老人或包粽子的老手更喜歡用乾粽子葉,覺得乾粽葉包出的粽子更有粽子味、香味也更濃鬱。 了解了鮮粽葉和乾粽葉,是不是我們就可以直接包粽子了,答案是不可以,這兩種粽葉用之前都要處理,這一步很關鍵,如果處理不好包粽子時就容易散花和漏米。而處理的方法就是“泡”和“煮”,很多朋友處理粽葉時會洗乾淨後直接把粽葉放到鍋裏煮,這樣直接煮出的粽葉雖然會變軟一些,但是柔軟性和延展性還是會很差,包時易裂開。所以我們處理粽葉時,不要直接下鍋煮,教你1招,那就是多加“浸泡”這一步,粽葉韌性強,不斷不裂香味足! 1、浸泡:買回來的粽葉不管是乾粽葉,還是鮮粽葉都要經過這一步,水裏加入適量的食用鹽(一盆水加兩勺鹽),攪拌化開後放入洗淨的粽葉,水要完全沒過粽葉(如果粽葉漂浮起來了,可以用一個重物壓著),鮮粽葉浸泡半個小時,乾粽葉浸泡的時間要稍微久一點,一般要4~6個小時。目的是讓粽葉吸足水分,從而使粽葉更有柔韌性和延展性;另外鮮粽葉一般都會加入保鮮劑,浸泡可以泡出大部分的保鮮劑,同時鹽還具有殺菌的作用,鹽水泡過的粽葉更乾淨。 2、煮粽葉:將浸泡好的粽子葉再沖洗一遍,然後起鍋加水,水中加入一勺食用堿,攪拌化開後放入粽子葉,上面放一重物壓住粽子葉,然後開大火水開後鮮粽葉煮10分鐘,乾粽葉煮30分鐘。加入食用堿的目的,一是食用堿可以中和粽葉中的草酸;二是食用堿可以使煮好的粽葉增加其延展性,更加柔軟,包粽子時不破不漏米,另外,粽葉香味也會更濃。 3、再浸泡:煮好的粽子葉撈出後過一下涼水,然後再繼續浸泡20分鐘就可以了。過涼水的目的是粽葉顏色更加翠綠好看不發黑。 這樣處理的粽子葉柔韌性、伸展性都特別好,即使是新手包粽子也不易破,包粽子時不斷不裂,韌性特別強!另外,如果粽子葉煮多了,用不完也不用擔心,擠乾水分裝入保鮮袋,密封好後再放冰箱保存即可,下次用的時候,再用熱水泡一下就可以繼續用了,非常的方便,你學會了嗎?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處理粽葉時,直接下鍋煮就“廢了”,教你1招,粽葉韌性強,不斷不裂香味足!》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處理粽葉時,直接下鍋煮就“廢了”,教你1招,粽葉韌性強,不斷不裂香味足!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