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內有智能文明嗎?科學家估計:30 個左右》 如果沒有,那對我們來說是個壞消息。 簡介:不同於純監測外太空尋找外星人,這個團隊以人類文明存續歷史為據,推測銀河系中應至少有30種智慧文明。 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 幾個世紀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在一個不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中尋找生命跡象。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已經建造了衛星,探測了星星,並且通常只是在思考“是”和“否”的二元答案。 然而,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幫助解開生命中最大的謎團。 根據我們已經知道的地球上生命是如何進化的,他們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即銀河系中可能有 30 多個目前活躍的智能文明。 “這個想法是著眼於進化,但是在宇宙尺度上。” 這項研究周一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不僅縮小了之前對更廣泛宇宙中生命的估計,而且還揭示了地球上生命的壽命。如果其他文明在銀河系中不同時存在,那麼也許我們的時間是相當短暫的。 有人在外面嗎?100年來,人類一直在試圖與外星文明進行交流。科學設計,科學圖片圖書館,科學圖片圖書館,蓋蒂圖片 太陽系大約形成於45億年前,我們的家園行星是由離其主恒星數百萬英裏外的氣體和塵埃的旋轉盤形成的。然而,微生物生命的第一個跡象出現在大約35億年前的地球上,大約需要10億年才能發展。 然後,現代人類的進化花了更長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大約20萬年前,現代文明開始於大約6000年前。 這麼多年之後,人類在100年前成為了一個聰明的、交流的文明。 考慮到它花了近50億年的技術文明存在在一個星球上,並假設生命進化在地球上,新研究背後的研究團隊估計,可能有36其他外星文明或更多僅在銀河系。 這些文明的標准是基於它們積極向宇宙發送它們存在的信號多久了,比如無線電傳輸,就像地球人發出的方式一樣。 諾丁漢大學宇宙物理學教授克裏斯托弗·康斯利斯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想法是在關注進化,但卻是在宇宙尺度上。”我們稱這個計算為天體生物哥白尼極限。” 而不是傳統的方法尋找外星生命的跡象在遙遠的宇宙通過發現和探索外星行星,研究提出了一個估計基於需要多長時間我們自己的文明在地球上發展,以及我們已經在這個地球上多長時間。 然而,研究人員估計,這些外星文明可能位於大約17000光年之外的地方,這將使我們目前的技術很難與它們探測或與它們交流。但是,也許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技術領先於我們了。 當然,如果事實證明目前在銀河系的其他地方還不存在其他活躍的現代文明,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個好兆頭。這可能表明,像我們這樣的文明的生存窗口相當小,而且我們基本上一直在想念彼此。 康塞利斯說:“我們的新研究表明,對外星智能文明的探索不僅揭示了生命形成的存在,也為我們提供了我們自身文明將持續多久的線索。”如果我們發現智慧的生活是常見的,那麼這就會揭示我們的文明可以存在很多時間。 摘要:我們提出了一個關於尋找生命的宇宙視角,並利用最新的天體物理信息檢查了我們銀河系中可能存在的交流地外智能 (CETI) 文明的數量。我們的計算涉及銀河系恒星形成歷史、金屬豐度分布以及恒星在其宜居帶中擁有類地行星的可能性,在我們描述為天體生物學哥白尼弱和強條件的特定假設下。 這些假設是基於已知存在智能、交流生命的一種情況——在我們自己的星球上。這種類型的生命是在富含金屬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大約需要 5 Gyr。我們根據不同的場景調查了 CETI 文明的可能數量。一個極端是弱天體生物學哥白尼情景——這樣一顆行星在 5 Gyr 之後的某個時間形成智能生命,但不會更早。 另一種是強天體生物學哥白尼情景,其中生命必須在 4.5 到 5.5 Gyr 之間形成,就像在地球上一樣。在強情景中(在最嚴格的一組假設下),我們發現我們的銀河系中至少應該有文明:這是一個下限,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即交流文明的平均壽命 L 為 100 年(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的文明此時已經有了無線電通信)。 如果在整個銀河系均勻分布,這將意味著最近的 CETI 最多 lt 年,並且很可能由低質量的 M 矮星承載,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遠遠超過我們探測它的能力,並使星際溝通不可能。此外,這種生命的宿主恒星是太陽型恒星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大多數必須是 M 矮星,這可能不夠穩定,無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承載生命。我們進一步探索其他場景,並根據我們假設的變化解釋銀河系內可能存在的 CETI 數量。 BY: inverse FY: 宇宙天文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銀河系內有智能文明嗎?科學家估計:30 個左右》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銀河系內有智能文明嗎?科學家估計:30 個左右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