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近鄰”中尋找宜居行星受到科學界關注》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喻菲、王晨曦)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人類飛往的比鄰星,在科學家眼中並非生命生存的理想之地。中國科學家提出一個獨特的原創性探測方案“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要在太陽系“近鄰”中開展普查,搜索宜居行星。 在這個計劃中,一枚口徑為1.2米的高像質、低畸變、高穩定光學望遠鏡將被送入日地系統第二拉格朗日點的Halo軌道,借助高精度天體測量方法可對距離太陽系32光年之內的大約100顆類太陽型恒星開展全面的普查,探測系統中行星的數目、質量,並獲取三維軌道信息。 “目前我們已經為尋找近鄰系外宜居行星開展了一系列預先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這一方案體現了中國智慧。”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項目負責人季江徽說。 他說,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背景型號項目支持下,研究團隊已完成科學目標深化論證和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研制了一台1:6的望遠鏡縮比樣機,發展了圖像扭曲複原校正方法與高穩定度、高指向精度衛星控制方法,實現了真空環境下微像素恒星相對位置測量技術試驗驗證,為宜居帶類地行星的空間探測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科學目標示意圖(2022年6月繪制)。新華社發(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供圖) 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原主任吳季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國內外科學界已達成共識,尋找近鄰系外宜居行星是重要的科學前沿問題。 據介紹,探索太陽系天體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開展地外生命探尋已成為未來中國空間科學發展的五大科學主題之一。 季江徽說,目前人類已發現並確認的系外行星有5300多顆,其中60多顆屬於宜居帶類地行星,但絕大多數距離地球遙遠,達上千光年,很難對它們開展進一步細致研究。 “已發現的宜居帶類地系外行星大多數的宿主恒星都不是類太陽型恒星,而是紅矮星,例如比鄰星。它們的耀斑會產生強烈的輻射,不適於生命的生存。”吳季說,科學家更關注近鄰的、與太陽類似的恒星周圍是否有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 科學家所說的“近鄰”是在宇宙尺度上,距離太陽系在數十光年之內。 “如果能在近鄰的類太陽型恒星周圍找到所謂的地球2.0(與地球質量、軌道與環境非常相似的行星),科學家更容易去研究它,這將是重大的發現。我相信地球上和太空中的望遠鏡都會對准它觀測,想方設法看清它,研究它是否有大氣,大氣的成分是否有氧氣、氮氣、甲烷等與生命活動有關的氣體。甚至FAST這樣的望遠鏡可以對准它,去聆聽是否有智慧生命的無線電信號,或許能夠回答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這一哲學問題。”吳季說。 4月13日,研究人員在調試微像素星間距測量技術真空試驗裝置。新華社發(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供圖) 然而這種搜尋並非易事。 據介紹,目前人類已發現的系外行星中七成都是通過淩星法發現的,其原理是利用公轉的行星從恒星前方通過時會導致恒星的亮度發生周期性的微弱變化。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率領的團隊創新性提出,利用天體測量法精確地測量目標恒星相對於6至8顆距離更遠的參考恒星的微角秒級別的位置變化,計算目標恒星受行星引力擾動所發生的微小晃動,探測近鄰恒星周圍具有真實質量的宜居帶類地行星。 季江徽說,這種探測方法不受行星軌道面的限制,因此可實現對近鄰類太陽型恒星周圍的宜居行星開展全面普查。 《在太陽系“近鄰”中尋找宜居行星受到科學界關注》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在太陽系“近鄰”中尋找宜居行星受到科學界關注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