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二不斷向宇宙噴射液體,內部會存在生命嗎?》 土星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同時也是一顆巨大的氣態行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它那看似光滑如鏡、懸掛在“腰間”的星環了。除此之外,土星的衛星數量,也在太陽系所有的行星中首屈一指,目前已經被證實的達到了82顆,已經超過了之前的“冠軍”木星。 土星的基本特點 和木星一樣,土星的表面被濃厚的氣體所覆蓋,主要成分也是以氫和氦為主,不過由於距離太陽更遠一些,因此大氣層中的部分氣體物質,比如氨氣,已經達到冰點而凝結,懸浮在大氣中,使得從外部看土星的大氣層顏色有點發黃。 土星作為巨大的氣態行星,大氣層中沒有支撐絕大多數生命活動所需的氧氣,也沒有支撐絕大多數生物所需的岩質表面,而且內部壓力巨大,因此以現有的科技手段,根本抵達不到它的內部一窺究竟,其內部理論上推導出來的惡劣環境,也不足以支撐生命形態的存在。 由於土星的衛星眾多,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由冰和岩石組成的岩質行星,而且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部分行星的內部,可能還存在著液體(液態的氣體甚至是液態水),所以,在尋找地外生命蹤跡方面,科學家們把目光又瞄向了土星的衛星。 對土衛二的探測 在土星的衛星中,土衛二在整個太陽系中都是有名的,因為它的個頭實在太大,在所有太陽系衛星中獨占鼇頭,月球只能排在第二。這顆衛星最早是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於1789年所發現。 後來,旅行者1號和2號在探測土星及其衛星時,比較近距離地對土衛二進行了探測,發現這顆衛星表面發射太陽光線的能力非常強,而且表面既存在著古老的隕石撞擊坑,同時還有年代相對較近的地質活動造成的地形扭曲。 為了更深入地對土星及其衛星進行探測,美國於20世紀末發射了卡西尼號太空飛船,歷經數年的飛行終於抵達土星附近,在對土衛二探測時,發現了在土衛二的表面,呈現出噴射狀的羽流,經過分析認為,這種噴射出來的物質,極有可能是土衛二內部的液態水,而且其中還含有比較“奇特”的化學物質。 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最後一次調查土衛二,是在 2015 年,它在這顆衛星表面上方50公裏左右的高度飛行,幾乎相當於“貼地”狀態了,所以傳回的圖像和數據讓科學家們如獲至寶。通過這兩年的研究,科學家們首先判斷土衛二上噴發的液態物質中,含有溫度較高的熱水。 後來,又判斷出噴射羽流中含有大量的氫分子,根據這些情況推測,在土衛二的內部海洋中,極可能存在著能夠孕育生命的物質-甲烷以及其他必備要素。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中,發現地外天體中能夠提供供生命存在的有利環境。 土衛二“噴射”的原因 關於土衛二表面羽流產生的原因,科學家們也寄予了極大的期望,一直在開展著相應成分和機理的研究。近期,有科學家提出了羽流的產生機制,即在土衛二圍繞土星轉動的過程中,由於軌道的變化,對星體表面的冰層形態產生了影響,冰層的高度發生了輕微的起伏,從而產生了“加熱”和“冷卻”的循環過程。 土衛二圍繞土星的公轉軌道,每隔一億年左右形狀就會發生一次周期性的變化,經歷著從圓形到橢圓形再變回來。當軌道變得橢圓時,受到土星引力牽引作用的影響也在發生著變化,土衛二表面的冰層就會經歷擠壓、釋放、再擠壓、再釋放的過程,好像揉面一樣,冰層在這個過程中被反複地加熱和冷卻。 當這種擠壓的壓力變得太強時,土衛二外層的冰就會破裂,就像面包的外殼隨著柔軟的內部膨脹而裂開一樣。表面的冰層堆積形成至少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而出現裂縫只需要幾秒鐘就能實現。這個裂縫從星體表面開始,一直延伸到地下10多公裏的地下“海洋”。 至於這種裂縫為什麼會將地下液體以羽流形式噴射出來,目前科學家們還有多種推測,其中有一種推測似乎很有道理,那就是地下海洋的液體正常情況下,受到的壓力非常大,當裂縫產生後,這種壓力一下子就找到了“宣泄”的通道,將裏面的液體給擠壓出來,類似於地球內部岩漿從火山口噴湧出來的原理。 當土衛二的軌道經歷數千萬年的時間,再次變成圓形時,受到土星萬有引力的變化將“不複存在”,因此表面冰層的“揉搓”現象也不再發生,地殼逐漸再次冷卻了下來,表面出現的裂縫逐漸被凍結的物質所填充,一直延伸到地下海洋。如果再過個幾千萬年,我們就可能無法在土衛二上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了。 土衛二是否存在生命還不可知 至於土衛二內部的液態海洋中是否存在生命,現在科學界還沒有明確的結論,只是從目前觀測的數據和對土衛二內部結構的推測看,是完全具備生命存在的物質條件的,而具備條件和真正存在生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我們今後能再發射一批探測器,並且能夠從噴射羽流中采一些樣本回來,或許答案就能揭開。 《土衛二不斷向宇宙噴射液體,內部會存在生命嗎?》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土衛二不斷向宇宙噴射液體,內部會存在生命嗎?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