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撚軍是如何完勝蒙古馬隊?比肩太平軍,巔峰時期人數高達20萬》 從宋代開始,中國的內部戰爭經常有個特殊的情況,即“北方一鼓作氣,南方淅淅瀝瀝”。所有改朝換代的戰爭中,僵局大多出現在南方,尤其是五嶺和西南地區。而從東北到華北、江南是幾次大戰迅速平定,宋,元,明,清,民國甚至解放戰爭都是如此。 科學地分析來看,造成中國南北軍事差異最大的原因就是地形。 在發明馬鐙後,古代騎兵在平原上簡直無人可擋。宋失燕雲十六州,所以終其一朝都無法在戰爭上占據主動;明末吳三桂開了山海關,八旗入關後僅一年就打垮大明。 清朝末年的鹹豐年間,清王朝出現了亂世,這次的主力是崛起於兩廣的太平天國,其兵鋒席卷南方7省,定都天京後幾乎跟北京南北相對,有改朝換代的氣勢。 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當時在中國的北方的平原上,居然有一支作亂18年的武裝義軍——撚軍。撚軍在太平天國北伐時建立,一直活動在安徽,河南,江蘇,山東,河北等地,還影響到了山西,陝西,甘肅,湖北,極盛時期有20萬人。“撚軍”前期以步兵為主,後期則以騎兵為主,先後跟八旗,湘軍,淮軍大戰18年。 “撚軍”之亂一改北方平原戰爭一鼓作氣的傳統,20萬撚軍以靈活的遊擊戰術縱橫南北,共殲滅清軍十幾萬,在太平天國滅亡後才被徹底消滅。 相比太平天國,撚軍的存在感並不強,但是歷史地位卻很重要。軍事學家稱其為“古代最後的漢族騎兵”,它打敗了清朝最後的倚仗——蒙古馬隊。撚軍是如何出現的?他有多少軍事力量?撚軍在華北鏖戰18年,對清末歷史造成了什麼影響? 一、撚子,撚党,撚軍 “撚”這個字,基本可以歸入生僻字,很多人不明白這個字的意思。 字典中的“撚”是形容用手指搓揉,把什麼東西聚在一起的動作,最常見的一個詞就是“撚須”。同時,它也能形容條狀物,比如燈撚子,炮撚子。在皖北地區的方言裏,“撚”還有人聚在一起的意思,一群人可以叫做“撚子”。 清朝康乾時期,中國中部長江流域的白蓮教再次發展起來,並於乾隆時期爆發了大起義,一直延續到嘉慶年間,史稱“川楚教亂”。 “川楚教亂”最後被清政府殘酷鎮壓,很多教民四散中原各地,用巫術表演來吸引百姓捐錢,漸漸籠絡了一幫民間的無業者和不法分子。他們四處流竄,有時搜刮百姓,有時卻除暴安良,替底層群眾主持正義,已然成為一股社會力量,民間稱之為“撚子”,官方稱之為“撚党”,“撚匪”。 到了道光年間,撚子們開始走向規範化,他們乾上了一個更賺錢的買賣——販賣私鹽。清朝後期的私鹽走私屢禁不止,這種行當是“刀口舔血”,要跟官府鬥智鬥勇。撚党在這期間越發組織化和規範化,鹽販子手裏有錢,漸漸成為了撚子的中堅力量,在鬥爭中更培養出了張樂行,龔得樹等一批核心領袖。 公元1851年,大清鹹豐元年,兩廣地區的“拜上帝會”發起武裝起義,並很快壯大起來,北上長江流域。與此同時,撚党在河南南部聚集,劫掠州縣,聲勢大振。 1852年安徽大旱,大量流民進入河南,撚党趁機發展組織,收攏數萬人,並在張樂行的領導下攻打縣城搶劫。此時撚党已經有幾十股勢力,按照中國古代傳統,號稱“十八路盟主”,以張樂行為首領。 1853年,太平軍沿長江而上,在南京建都,並發起北伐,派精銳部隊北上華北。撚党看清朝天下不穩,紛紛舉起義旗造反,一瞬間席卷黃淮一代。當太平軍北伐經過黃淮一代時,撚党配合太平軍一同進攻清軍,松散的撚党開始抱團。 1855年,撚党各路領袖在安徽亳州聚義,張樂行自稱“大漢明命王”,全軍頒布《行軍條例》,從遊匪正式變成反清武裝,以反清王朝統治為最終目的。 二、撚軍十旗和太平天國 “撚軍”這次在亳州的聚集,主要是為了把軍力組織分配。 此時的撚軍大大小小的勢力已有10萬餘人,張樂行模仿“八旗”,將“撚軍”分為黃、紅、藍、黑、白五大旗,下面還有鑲黃、紅、藍、黑、白五小旗,以及其他八卦旗,水花旗等雜色旗。這些“旗”底下有一個總旗主,旗主手下的人往往是親戚或者同鄉,凝聚成一股半獨立的勢力,以區域劃分。 撚軍雖然誕生,但是其根本性質依然是“匪”,一直以劫掠州縣,打糧,劫財,綁票為主要目的,這一點跟太平天國很不相同。連曾國藩都稱:“(撚軍)淮匪雖人多,但其志遠不及粵匪。” 撚軍早期,清軍主要力量都在堵截太平軍,太平軍西征和北伐分散了清軍的大部分力量,剿撚的工作主要交給華北的地方督撫。撚軍剛開始以步兵為主,跟傳統土匪一樣打劫綁票,收過路費,官軍來剿匪時就躲在山上,修城寨,守山頭。撚軍被裝備火器的官軍打得很慘,不得不東躲西藏。 在被清軍打了兩年後,1857年,撚軍窮途末路,不得不南下洪河,跟太平軍“忠王”會和,跟太平軍會盟。 此時太平天國內部剛發生“天京變亂”,太平軍核心力量死傷慘重,所以不得不借助其他農民起義的力量反清。張樂行接受了太平天國的“成天義”封號,全軍開始蓄發,但張樂行是“聽封不聽調”,撚軍還是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 1858年,張樂行受封太平天國“沃王”,跟太平軍配合打出了“三河大戰”,打敗湘軍,打死湘軍悍將李續賓。當時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在大沽口跟清軍炮戰,又進犯天津,威脅京師。 八旗軍都在直隸防範洋人,蒙古科爾沁王僧格林沁的蒙古馬隊是抗擊侵略的主力,而湘軍、淮軍又都被李秀成和陳玉成牽制,撚軍正好鑽了清軍兵力不足的空子,趁機在淮河流域攻城略地。 1860年是太平天國又一次極盛時期,“英王”,“忠王”攻略蘇杭,清軍堅壁清野,甚至不惜毀城而走。加上撚軍在淮河和大運河一代作戰,戰爭對江南地區的城市破壞極其嚴重,人口損失達3000萬,史書上稱其為“庚申之劫”。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撚軍已經跟太平軍不相上下,從黃淮一代發展到了山東和直隸南部,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搶劫,於是鹹豐帝派僧格林沁帶馬隊南下剿撚。 僧格林沁的八旗馬隊打洋人不行,但是對撚軍來說還是強大的存在,僧王2萬騎兵采用“猛追猛打”的戰術,剛開始確實打得撚軍無還手之力。但是張樂行轉變戰術,以遊擊方式跟清軍兜圈子,消耗了清軍的實力,據說僧格林沁的馬隊在前跑,後面跟著的步兵甚至有人活活累死。 僧王的馬隊跟撚軍多次大戰,勝多負少,曾在湖北東部一戰打散10萬撚軍,數萬撚軍投降。 1861年,清軍打下了安慶城,太平天國損失慘重,陳玉成敗走北方,撚軍在張樂行率領下也向北發展,跟僧格林沁在皖北相遇。 1862年,僧王的蒙古馬隊連破撚軍,打下撚軍的核心城市亳州,殲滅撚軍主力。在絕望之中,正藍旗首領李勤邦,長槍隊隊長董志信接連叛變,叛軍活捉了張樂行全家,隨後張樂行和家人慘遭淩遲處死。 撚軍主力被僧王殲滅,但是還有近10萬人活動在河南和湖北,安徽,陝西等地,這些部隊在張宗禹,任化邦,張禹爵的領導下重新聯結太平軍,繼續跟清軍糾纏。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滅亡,太平軍餘部北上聯結撚軍繼續作戰,以“遵王”賴文光為首領。這些太平軍大大增強了撚軍的實力,第二年春天,撚軍在山東曹州埋伏,全殲僧格林沁的1萬蒙古騎兵,斬殺鐵帽子王僧格林沁,清廷大為震動。 三、曾文正抄襲的“妙計” 僧格林沁和蒙古馬隊被撚軍全殲,這一消息傳到北京後讓慈禧,同治這對孤兒寡母慌了神。清廷把“剿撚”大任交給僧王,本想借僧王和八旗的勢力重振八旗的威信,壓制漢人軍閥,以制衡漢人兵權。沒想到最後撚匪未平,卻把僧王給搭了上去。 無奈之下,慈禧只有讓剛剛平定太平天國的湘軍和淮軍全面北上,接管華北軍事。以前曾國藩只是“助剿”,現在慈禧把華北兵權徹底給了曾國藩,讓李鴻章接任兩江總督。 此時的撚軍已經“鳥槍換炮”,完全是一支新生的騎兵部隊,行蹤不定,來去如風,在廣闊的華北平原流動作戰。在華北跟騎兵打仗,可跟在江南“結硬寨,打呆仗”完全不同,湘軍的戰術基本失效。 以步兵為主的湘軍要戰勝撚軍,只有“智取”,不能“強攻”,“強攻”就是步僧格林沁的後塵。 在“智取”方面,飽讀詩書的曾國藩比馬背將軍僧格林沁強的不只一點半點。在史上,離晚清最近的一次中原匪患就是明末的民亂,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在中原為禍多年。曾國藩翻越《明史》,學習到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打法,提出自己的剿匪之策——重鎮設防,畫河圈地,堅壁清野。 對付沒有根據地的流寇,“圍堵”是古代軍隊唯一的辦法。華北地區水脈眾多,以河流為天然屏障,分割流寇,然後在該區域堅壁清野,收攏百姓和物資,讓流寇無法補給。最後流寇走投無路,再一鼓作氣拿下。 曾國藩的這個戰術簡稱“防河”,可以說是放大版的“結硬寨,打呆仗”,清軍對撚軍只圍不打,撚軍漸漸發現自己地盤越來越小,補給越來越少,內部人心惶惶,也開始了分裂。 曾國藩後來被撤換,李鴻章帶著淮軍成為剿撚主力,他依然堅持“河防”戰術,取得了剿撚的勝利。 1866年,撚軍分裂為東西兩部,一部分向西聯絡回民起義,一部分留在中原繼續作戰。清軍繼續用“河防”政策圍堵撚軍,並大規模修建“長牆”,“塢堡”,讓百姓自守,再用連坐制度讓百姓互相監督,禁止通撚,漸漸讓撚軍走投無路。 兩年後,東西二撚都被澆滅,這場前後肆虐18年的內亂終於結束。 四、中國最後的“匪幫文化” 從“撚子”到“撚軍”,這場席卷北方的起義帶有深深的“綠林”色彩。自古以來,華北地區就匪患不斷,一到改朝換代時期,華北的官道肯定是最先阻斷的。清朝初年,因為魯南,蘇北,皖北一代匪患太重,康熙曾下令將這一代山上的大林子全部砍光,讓土匪無處藏身。 “撚子”顯然是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土匪文化,不得不說有點“梁山泊”的影子,即世道昏暗,土匪們要替天行道。清末黃淮一代水旱災害頻繁,農民常流離失所,加上吏治腐敗,當地官紳盤剝農民,農民更是苦不堪言。 在“撚子”時代,撚子們自己在自己的地盤主持秩序,組織民團保護家鄉。在“撚軍”時代,撚匪們多由災民組成,他們到處打土豪,殺縣官,分官糧,籠絡百姓。凡是交納糧食的村莊和鎮子,撚軍不搶劫,不綁票。若是村裏有人加入撚軍,撚軍則發給村民憑證,讓其他部隊不得騷擾,保一方平安。 中國古代的“匪幫文化”帶著封建社會百姓的樸素價值觀,而“撚軍”則是這種價值觀的最後一次出現。 撚軍之亂雖然不如太平天國那樣山搖地動,但是它卻有個不可磨滅的攻陷,即徹底打垮了清朝依賴的蒙古騎兵,讓漢人武裝和軍閥進入華北的河南,直隸,山東,逼近了皇權的核心——北京。在後來的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中,清政府已經“無兵可用”,調兵遣將不得不看漢人軍閥的臉色,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朝的垮台。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1、《撚軍領袖人物的先天不足於撚軍的失敗》,徐松榮2、《撚子,撚軍的性質及其與白蓮教的關系》,吳善中3、《太平天國與撚軍運動異點比較》,徐修宜 《撚軍是如何完勝蒙古馬隊?比肩太平軍,巔峰時期人數高達20萬》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撚軍是如何完勝蒙古馬隊?比肩太平軍,巔峰時期人數高達20萬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