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宮小胖妞”火了後,河南文化如何全面“出圈”?看看代表、委員怎麼說》 河南商報河南商報社官方帳號《唐宮夜宴》劇照其實,近些年,河南文化元素不斷“出圈”,從此前的《國家寶藏》、太極申遺成功,到今年央視春晚的“鄭州東站”“少林功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厚重河南,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被河南驚豔。驚豔背後,摻雜著一種複雜的情緒——河南從不缺厚重文化,如何能夠持久驚豔?在深入挖掘河南文化和旅遊資源方面,我省應該如何繼續發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這些話題,河南商報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起解碼河南文化的“出圈”之路。“小胖妞”助推“文化熱”,河南博物院春節假期參觀人數破5萬“流量豈能代文明,厚重從不懼浮誇”。B站上,點開唐樂舞俑的視頻,諸如此類又燃又酷的彈幕,比比皆是,網友自發的稱贊,讓河南瞬間成了“網紅”。 河南博物院唐俑14個胖嘟嘟的少女,古怪精靈,一顰一笑間,讓藏在河南博物院裏的舞俑原地複活。她們從《搗練圖》《簪花仕女圖》的古老畫卷走出,穿梭在婦好鴞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國寶文物之間,上演了一場“博物館奇妙夜”。當文物遇上創意,又時值春節假期,種種因素疊加,引爆了公眾走進河南博物院參觀的熱情。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介紹,春節假期7天,河南博物院參觀人數總計突破5萬,尤其是大年初二到初六,日參觀人數均超8000。 河南博物院吸引觀眾前來打卡的,還有河南博物院的“王牌”文創——多次賣脫銷的“考古盲盒”。去年年底,這一文創產品火遍全網後,河南博物院又推出了“古錢幣巧克力”等新年限量版,再度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從2月10日開始,“考古盲盒”線上一次性上架12000個,截至2月15日已經售罄;線下每天推出500個預約號,每人限購3個,仍舊賣到脫銷。春節過後,“考古盲盒”銷售恢複常態,每晚8點上架,但依然是“秒光”的節奏。河南博物院的許多藏品都與黃河文化有關,而“考古盲盒”的火爆,讓馬蕭林深有感觸:讓黃河文化“潮”起來,這條路子走對了。 全國政協委員馬蕭林(受訪者供圖)今年全國兩會上,他也帶來了相關提案,就如何創新性地展示文物、活化文物,展現幾千年來黃河文明和發展成就等方面提出建議。“只有讓我們黃河文化‘潮’起來,我們的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才能有興趣、想參與、有收獲,讓古代與現代進行碰撞,才能把我們沉睡千年的文化基因,代代相傳。”馬蕭林說。圈內人談“出圈”背後原因:整合社會資源,實現“跨界”合作包括“考古盲盒”在內,河南博物院已經推出了700多款文創產品,並培育出“饕餮紋桌面吸塵器”“豫博咖啡”“饕餮乳釘紋四方杯”等多個“網紅”品牌。從登上《國家寶藏》到“考古盲盒”等文創,再到最近津津樂道的唐俑,每一次“出圈”背後,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河南博物院副院長李琴“理念創新,活化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河南博物院副院長李琴舉例說,比如河南元宵晚會,以詼諧妙曼的唐宮樂師為導引,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實現了博物館文物、著名的歷史遺跡、現代城市地標建築以及樂、舞、戲曲的相互融合,“具有突出的中原特色,使節目更富有歷史縱深感和藝術氛圍。”李琴認為,通過整合社會資源,科技和文物完成了“跨界合作”,讓這些節目變得耳目一新,“其實,許多創新都是一種‘跨界’的結果,比如在2015年,我們和浙江自然博物館聯合推出‘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動物映像’和‘恐龍蛋·誕恐龍’雙展,讓歷史類和自然類文物‘跨界’,豐富展覽表現形式,反響也是很不錯的。”具體到河南博物院,一直在探索科技賦能形式,更好推進智慧服務。李琴介紹,河南博物院啟用5G、VR、AR等新技術,實現展覽數字化運用、網上票務預約與自動驗證、館內實時人流數據展示、展廳個性化導覽服務等。在去年河南博物院主展館重新開放後,公眾參觀熱情持續走高,對於河南博物院而言,是否擔心這份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公眾的熱情一直在,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做。”李琴說,今後,河南博物院將繼續積累、沉澱和創新,以更大的努力呈現給公眾更加多元、更具特色、更有活力的精品展覽、研學遊項目、文創產品等,加快文化傳承創新,以一系列接地氣的優秀作品,展現文化河南的魅力,助推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此外,河南商報記者還了解到,河南博物院新院建設的各項工作正在推進中,目前,新院的功能分區、主要建築、陳展定位等方面已確定。強化文旅融合,發揮豫劇在弘揚黃河文化中的先鋒作用在創新方面,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一直走在探索前列。去年疫情期間,李樹建“宅”在家裏,積極擁抱互聯網,開啟了豫劇直播之路,短短幾個月時間,成了某視頻平台的“網紅”,目前收獲了100多萬粉絲。 全國人大代表李樹建(受訪者供圖)在中小學校和基層、社區調研時,李樹建了解到,大家希望通過旅遊增長傳統文化,特別是黃河文化方面的知識,拓寬視野,但他們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有學生們提到,周末和假期想看一台豫劇大戲,卻不知道該去哪裏,當然了,一些景點也將歷史文化等作為體驗項目,但同樣存在質疑的聲音,因為許多歷史故事、歷史人物都是編的,不是真實的歷史,會誤人子弟。”豫劇誕生於明朝,興盛於清朝,蓬勃發展於新中國,三百年來,在中原大地上生根發芽、代代傳唱。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豫劇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地方戲劇種。目前,全國現有專業豫劇院團163個,民營院團2100多個,從業人數達10萬之眾。2017年,全國劇種普查顯示,共有348個劇種,豫劇排第一位,在互聯網上是最受廣大觀眾歡迎的劇種。數據顯示,僅抖音上戲曲類短視頻就超過167萬條,播放量達到68億,共獲贊33.3億,而和豫劇相關的短視頻平台播放量超過了5.1億,點贊量超2032萬。從2016年開始,中國豫劇連續三年在京舉行“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連續6屆獲得“文華大獎”,先後唱響近30個國家和地區,以中國戲曲學院首屆豫劇本科生優秀畢業生為班底,成立河南豫劇院青年團,還培養了一批豫劇研究生,為豫劇發展精心培育後繼領軍人才。李樹建認為,根植中原沃土的豫劇文化,不但“出彩河南”還“出彩中國”,不但“出彩豫劇”,還“出彩戲曲”,“所以,強化文旅融合,發揮豫劇在弘揚黃河文化中的先鋒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建設豫劇博物館,打造河南戲劇文旅宣傳名片在許多地方,旅遊業成為一種程式化套路,走馬觀花,總結來說就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而如今,單純的景點觀光已不能滿足廣大遊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旅遊需求已經從“有沒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轉變。“文化有點像慢火燉菜,旅遊有點像方便快餐。”李樹建一語中的,他認為,通過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文化可以更加富有活力,旅遊也會更加富有魅力。那麼,如何發揮以豫劇為重點的傳統文化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李樹建提出,應抓住“建党100周年”契機,以豫劇為重點著力打造一批建党主題文旅精品,講好党的歷史故事,開展紅色旅遊、用足紅色資源,提升文旅產品的獨特性、稀缺性。“《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文藝作品,為相關景點帶來旅遊熱,這啟示我們,應抓住文旅融合優勢,更多用活文藝作品。”李樹建表示,以河南為例,景區可以聯合豫劇等演出團體,創作並演出戲曲情景小品、折子戲、大戲、少林武術、太極拳等。他還建議,應與建設美麗鄉村相結合,開發戲曲主題古鎮,擴大古鎮產業鏈,構建古鎮旅遊經濟圈,增加古鎮的就業率,比如可建設常香玉、馬金鳳、楊蘭春古鎮和旅遊景點,用豫劇大師的影響力宣傳河南。“豫劇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符號,遺憾的是,截至目前,包括鄭州在內的河南重要城市,都沒有一座專業的豫劇博物館。”李樹建表示,建設豫劇博物館非常有必要,它可以成為河南戲劇文化旅遊對外宣傳的名片,也是吸引遊客前來河南進行戲曲文化旅遊的最佳旅遊地。爆紅背後是久久為功的結果,河南冬季文旅不冷反熱“河南‘出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宣傳推廣處處長王九位表示,文旅強省、文旅自信,都需要謀劃在先。2020年,新冠疫情持續全年,文旅行業受到嚴重沖擊。河南堅持不斷創新宣傳理念,積極探索,危中尋機,通過體系構建、平台整合、流量疊加、營銷轉化等方式,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文旅複蘇新路徑。去年冬天,一句“遠赴人間驚鴻宴,老君山上吃泡面”的標志性口號,帶火了河南老君山景區。這個運營13年的景區,迎來了開業以來最好的成績:2020年11月、12月兩個月,老君山景區收入7000萬元,是2019年同期的7倍。2020年老君山全年主營收入2.96億元、綜合收入超3億元。主營收入相比2019年同比增加64.28%,入園遊客、單月收入、單日收入、非假日收入、新項目增長等,均刷新歷史記錄。看似突然走紅的事件,絕非偶然。這背後,是我省文旅強省戰略的重要支撐、是“老家河南”品牌的持續發酵、是更多的文旅產品“菜單”上線,多方發力,為“量變到質變”打下堅實根基。老君山雪景年年有,為什麼今年就火了?“老君山的成功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不是突然爆紅,而是久久為功的結果。一場雪只是一個引爆點。”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徐雷這樣回答。“其實早在10年前,老君山就開始了視頻宣傳營銷,只不過那時候,我們的團隊還是山頂上孤獨的拍攝者。”回憶當年的情形,徐雷記憶猶新。就這樣,日複一日,年年月月堅持不停地拍,不停地嘗試。“2020年11月21日,天氣預報老君山要下雪,拍攝團隊就在山頂等著。”徐雷說,雪後的第一天直播,老君山抖音官方號就有200萬人次觀看,一個點就突然被“引爆”了。“爆”了的,不止老君山。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再現“天鵝滿湖”盛景;洛陽白雲山、焦作雲台山、西峽老界嶺、駐馬店嵖岈山、林州紅旗渠到處客流湧動;清明上河園、建業電影小鎮、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淇縣朝歌老街等一大批新業態新項目,活動豐富多樣,一路高歌猛進……冬季旅遊,一向被視為河南的旅遊短板,卻在特殊時期大放異彩,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唱響了文旅發展的“四季歌”。多城聯動探索新潮玩法,2021年河南文旅活動顛覆想象“深入挖掘河南文化資源、注入科技含量、注重新媒體和主流媒體傳播。”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党組成員、副廳長周耀霞這樣總結近年來河南“火出圈”的三大法寶。她認為,沒有好的產品,就是唱“空城計”,只有給產品注入創意和靈魂,才能讓古老的文化資源走進百姓生活。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到,要在文化軟實力上實現更大提高,把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用好用足,把文旅融合產業做大做強,構築華夏兒女的心靈故鄉,打造新的增長點。進入2021年,如何讓河南文旅產業繼續“熱”下去?酒香也怕巷子深。王九位介紹,新的一年,河南要打造新媒體平台矩陣,以開放的姿態與各平台合作。——舉辦第三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主會場設在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分會場包括新密、登封、鞏義、新鄭、滎陽、惠濟、中牟、永城和遂平;——舉辦第二屆快手網紅文旅大會,以“一市一山”為核心開展“豫見快手·嗨在南陽”“豫見快手·嗨在伏牛山”兩個主題活動;——舉辦“太行山上,為祖國喝彩”2021太行山國際戶外運動探險旅遊年活動,以安陽為主會場,通過聯動太行山沿線城市共同發力,做大做強太行山文旅品牌;——以“文化種草:標記我的河南與你不期而遇”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支持洛陽圍繞網劇《風起洛陽》等開展系列宣傳,包括衍生綜藝、舞台劇、沉浸式、劇本殺、動漫、遊戲、電影等系列產品矩陣,形成“1+N”的超體量大事件合作……同時,打造文旅品牌矩陣,完善“三進三上”宣傳體系,即進酒店、進機場、進車站,上手機、上電視、上網絡,不斷叫響“老家河南”品牌。此外,還要打造營銷推廣矩陣,豐富老家河南四季活動,及時策劃推出應季產品和惠民政策,針對周邊和重點客源市場,開展“走出去”系列推介活動,建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重點客源市場推廣中心。河南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河南省文化旅遊大會的要求,加速推進“一核”(鄭汴洛國際文化旅遊核心板塊)帶“一帶”(黃河文化旅遊帶)、“三山”(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自然生態和紅色旅遊景區)帶“五區”(河洛文化旅遊區、上古殷商文化旅遊區、老莊元典文化旅遊區、黃河金三角文化旅遊區、丹江臥龍文化旅遊區)”文旅宣傳推廣格局,實施全媒體營銷戰略,可以預見,未來的河南,將會讓更多人看見詩與遠方,“豫”見美好。編輯 呂瑞天 吉倩倩 《“唐宮小胖妞”火了後,河南文化如何全面“出圈”?看看代表、委員怎麼說》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宮小胖妞”火了後,河南文化如何全面“出圈”?看看代表、委員怎麼說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