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的膻味是哪兒來的?》 天黑請閉眼,天冷要吃羊。 水盆羊肉、蘸水羊肉、 涮羊肉、烤羊肉串……整起來! 相比豬肉的超高國民度、牛肉在西餐中的影響力,羊肉的地位是有些不上不下,但羊祖上也是闊過的。 先秦時期,羊的地位僅次於牛;漢唐時期,羊肉成為宴請、待客時的大菜;到了兩宋,羊肉直接稱霸宮廷餐桌。北宋宮廷禦廚只使用羊肉,皇宮中每日宰羊數以百計,羊肉有時還直接作為薪水的一部分發給大宋官員。 到了今天,大量食用蛋白質不再是奢侈,但不少人對羊肉依然敬而遠之,說起來就是因為羊肉的膻。但也有人,就好這一口。 羊肉的膻味是哪兒來的? 肉類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異味”:魚肉的腥,豬肉的騷,羊肉的膻。如何去除腥膻騷臭,是處理動物類食材必不可少的一步。 如今,肉類異味的罪魁禍首已經被食品工業研究得清清楚楚了。魚肉腥是因為一種被稱為“三甲胺”的堿性化學成分;豬肉騷則歸罪於高濃度的雄烯酮和糞臭素,前者讓豬肉有尿臊味,後者則是豬肉糞臭味產生的主要原因。 那羊肉呢?當然也被扒得清清楚楚。 一般認為,瘦肉產生基本肉味,而不同肉類風味的差異則源於脂肪。導致羊膻味的主要原因是羊肉皮下脂肪組織中有三種支鏈脂肪酸(BCFAS)——4-甲基辛酸、4-乙基辛酸和 4-甲基壬酸。 支鏈脂肪酸是反芻動物特有的脂肪酸。但這種脂肪酸並不是羊自己產生的,而是脂肪在羊的瘤胃中經微生物發酵形成的。 從羊膻味的形成機理我們可以知道,只要是羊,或多或少都會有膻味。那實際生活中,為什麼有的羊就膻得讓人皺眉,有的羊就“萬花叢中過,不留一點膻”呢? 中國固有的綿羊品種大致分為三大系統——蒙古羊系統、哈薩克羊系統和藏羊系統。 烏珠穆沁羊、小尾寒羊、蘇尼特羊、灘羊、同羊、巴音布魯克羊、湖羊等中國著名的地方品種羊都屬於蒙古羊系統。除了品種,膻味輕重還看性別。由於激素水平、代謝水平的差異,公羊的膻味要大於母羊和羯羊(閹割羊)。 所以不做種羊的公羊,都會閹割飼養。被閹後的公羊,性情溫順了,不再打架鬧事惹是生非了;吃得少了,但肉長得多了。膻味對老羊格外殘忍。隨著年齡的增長,羊脂肪中的支鏈脂肪酸的含量會明顯增加。 除先天因素之外,飼糧大概是最重要的後天因素之一了。地中海的一些國家,會給羊喂油菜、羽衣甘藍等芸薹屬植物,它們中含有的硫葡萄糖甙,會讓羊肉膻味加重。沙蔥當中的硫化物能夠很好地緩解羊肉的膻味,所以吃著沙蔥長大的羊幾乎沒有膻味。 但化腐朽為神奇的飼糧,很多時候非人力可及。每個人心中都有最好吃的羊,但若真的細究,半荒漠地帶的羊,如甘肅、寧夏、內蒙西部的羊,其實比呼倫貝爾、錫林浩特的羊更好吃些。 一大原因可能是半荒漠地帶特殊的堿化土壤和耐鹽堿性植被,緩解了羊肉的膻味,提升了羊肉品質。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不斷發掘對羊肉風味產生積極影響的飼料添加劑,如維生素 E、丙鹽酸、沙蔥黃酮等。 另外,從嗷嗷待哺的小羔羊,到最終出現在人類的餐桌,羊肉的膻味其實也會受到加工手藝的影響。 李軍強 《羊肉的膻味是哪兒來的?》完,請繼續朗讀精采文章。 喜歡 小編的世界 e4to.com,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羊肉的膻味是哪兒來的?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