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1937年濟南肯定守不住,為何說韓複榘死得不冤?輕易放棄黃河天險


字體大小:
2024年6月13日 -
:     
 

作者:明鑒品歷史

抗日戰爭初期的幾次大型城市保衛戰,比如上海、南京、太原、武漢等等,歷史事實已經證明,在日軍絕對優勢的地空火力之下,死守孤城注定沒有希望。其實濟南也不例外,但是韓複榘的罪過,並不在於守幾天,而是根本沒守,並且差點毀了整個徐州會戰。

到1937年12月中旬,華中日軍攻陷南京,華北日軍也控制了平津和河北大部,兩股鬼子若想打通聯系完成合流,必然要攻占整條津浦(從天津到浦口)鐵路線。在這條線上,濟南、徐州和蚌埠是三個重要的節點,李宗仁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剛剛進駐在徐州。

李宗仁這個司令長官雖然上任了,所轄部隊還沒有完全配齊,然而到12月下旬,日本人的進攻就已經開始了。南線戰場,李宗仁用桂軍、東北軍、西北軍的混合部隊,在淮河流域擋住了華中日軍的突破,局面稍穩,北線戰場,那就要看韓複榘的了。

(韓複榘劇照)

韓複榘當時的職務,是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3集團軍總司令,手下有8萬人槍(地方部隊不計),防區是津浦路的山東段,包括濟南、泰安等要點。韓部在地理上,其實是比較有優勢的,濟南以北是黃河天險、然後是濟南城區、再往南還有泰山可憑。

amocity
amocity

  


大戰在即,李司令長官曾經兩次到濟南跟韓副長官談心,一方面是給他打氣,另一方面是當面下達命令:第3集團軍務必死守黃河防線三到四周、濟南城區亦要守上至少一周,即便濟南不守後,韓複榘也要率部退至沂蒙山區遊擊作戰,以牽制日軍南下。

兩個意思,首先是濟南早晚是肯定守不住的,這一點高級將領都看得明白,在現代化戰爭中,古代戰爭所憑的城高牆深,在重炮和飛機轟炸下,被攻破並不困難。其次是韓複榘的中心任務,主要是且戰且退“拖時間”,給五戰區部署整個徐州會戰爭取時間。

道理明擺著,日本人是南北夾擊,既然南邊頂住了,北邊無論如何要撐一段時間,李宗仁也好從容部署和調度,等到增援部隊全部到達後,再研究先消滅哪邊的鬼子。不僅是增援部隊,裝備彈藥輜重運過來,也需要時間,所以韓複榘這邊不能太快漏氣的。

就敵情來說,日軍第5師團主力(欠一個旅團)從青島沿膠濟線撲過來,還需要些日子,韓複榘在黃河防線面對的主要敵人,就是一個磯穀廉介的第10師團,加強後約3萬餘人。主動進攻肯定沒戲,但是以8萬人馬憑險迎戰3萬鬼子,軍事委員會估計頂上“數周”應該沒有問題。

注意時間點,板垣第5師團和海軍陸戰隊占領青島,是1938年1月13日,如果再趕到濟南附近,怎麼也得一周時間,而濟南是什麼時候陷落的呢?1937年12月27日!也就是說,韓複榘集團軍雖然只是應對日軍一個師團,卻根本沒有賣力氣:

1937年12月23日,日軍第10師團兵分兩路,從齊河與濟陽以東地區渡過黃河,完成了對濟南的戰役包抄,說明韓複榘的第3集團軍,並未在黃河防線認真抵抗。

僅僅到了12月24日,韓複榘就率總部和主力撤出濟南,臨行前放火焚燒各政府機關、高等法院、火車站等設施,實行所謂“焦土抗戰”,也就是根本沒有死守濟南的意思。

兩天後的12月26日,日軍進至濟南城郊,開始炮轟城區,此時城內只有孫桐萱第12軍的部不到2萬人了。孫軍還是沒有抵抗,12月27日淩晨,孫桐萱奉韓複榘命令撤出濟南,當日濟南淪陷。

(張自忠)

看見了吧,韓複榘既沒有認真守黃河,也沒有賣力守濟南,鬼子還沒正式進攻濟南呢,韓複榘已經逃了。原定“數周”的抵抗時間,韓總司令只用了四天時間就徹底放棄了黃河天險,也輕易棄守了濟南城區,朝後看,1948年王耀武還守了一周多呢。

第3集團軍逃出濟南後,李宗仁又嚴令韓複榘死守泰安、曲阜一線,一定為第五戰區保衛徐州部署兵力、陣地再爭取點時間。韓複榘再次抗命,全部放棄了上述要點,部隊一口氣撤到濟寧,後方機關和輜重乾脆逃到了河南漯河。

韓複榘主力不戰而逃以後,李宗仁在北線幾乎無兵可用了,日軍一個半師團兩路夾擊瘋狂而來。兩路日軍本來是要合擊濟南或者泰安的,結果由於韓複榘跑得太快,乾脆變成了合擊台兒莊,那已經是徐州北面的門戶了,戰場形勢極其危險。

危險到了什麼程度呢?軍委會已經擔心第五戰區長官部被日本人連窩端了,連連給李宗仁發電報,建議長官部立即撤往河南的歸德、或者安徽的毫縣,換言之,在大家的眼裏,由於韓複榘的不戰而逃,徐州大概率馬上就要失守了。

李宗仁沒有撤,因為川軍第22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到了,盡管川軍兵力和裝備都不充沛,還是向北前出頂在了滕縣,於是有了著名的滕縣保衛戰。這一擋延緩了日軍的推進速度,孫連仲集團軍、湯恩伯軍團、龐炳勳軍團先後到達戰場。

amocity
amocity

  


李宗仁命令孫連仲集團軍死守台兒莊及運河沿線,阻擊日寇第10師團;命令龐炳勳軍團死守臨沂,擋住日寇第5師團的一個支隊,最後再強令湯軍團從日軍背後出擊,聚殲日軍於台兒莊城下,遂有台兒莊大捷。

(湯司令)

台兒莊的勝利,重創北線日軍,進而使徐州前後堅持了五個月零六天,對全國戰局大有益處,否則武漢保衛戰都沒有時間准備。但是韓複榘的8萬重兵,在期間卻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因為他跑得太快了,主要是軍閥思想上腦,認為部隊拼光了自己就啥也不是了。

試想一下,就算韓複榘不守濟南,哪怕遵令後撤到沂蒙山區活動(臨沂是中心),則完全可以牽制住第5師團的阪本支隊,李宗仁就可以省下龐炳勳的第3軍團、以及從南線緊急調下來的張自忠第59軍,這兩支勁旅都可以投入到台兒莊方向。

以第2集團軍、第22集團軍、第3軍團、第20軍團和第59軍的近20萬大軍,幾乎可以盡殲日寇第10師團,那台兒莊的勝利將更為重大,可惜韓複榘不爭氣呀,民族存亡之際,這麼乾確實是說不過去的。

李宗仁本身也是雜牌,對戰區所轄的東北軍、西北軍、川軍等部隊,基本都是善待的,如果韓複榘賣點力氣,李宗仁也不會坐看第3集團軍拼光。然而韓複榘的所作所為,以及一再抗命,讓李宗仁也出離地憤怒了,堅決要求懲辦韓複榘。

校長早就很厭惡韓複榘了,只是之前沒逮著機會辦他,現在輿論嘩然群情激憤,正好就坡下驢,把韓複榘騙到開封給抓了,不久又給斃了,其舊部交給孫桐萱統領。為什麼韓複榘被殺後,第3集團軍沒有太鬧事?那就是絕大部分官兵也知道,他們的頭頭確實做得出格了,不占理。

1938年1月24日,韓複榘死於亂槍之下,從徐州會戰的進程來看,他死得確實一點都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