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粟裕欲調空軍入福建,卻被毛澤東推遲了三年,事後發現偉人很高明_我軍_國民党_人民解放軍


字體大小:
2024年9月19日 -
:       
 

原創

作者:見山說史

1955年6月11日,空軍司令劉亞樓來到了杭州,並且第一時間看望了正在當地進行視察的毛澤東。看到這個有名的“雷公將軍”,毛澤東心情非常愉悅,他問劉亞樓:“你來杭州乾什麼?”

然而劉亞樓的回答卻讓毛澤東有點不高興:“這麼大的事,為什麼中央還未討論就決定了?誰決定的?”

那麼劉亞樓到底來杭州乾嘛?毛澤東為什麼會不高興呢?

一、形勢嚴峻的福建前線

amocity
amocity

  


渡江戰役之後,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了殘存在大陸的國民党反動派。蔣介石在倉皇之中,將自己的數十萬大軍撤往了以台灣為核心的東南島嶼,並且憑借著優勢的海空力量苟延殘喘。

1949年10月24日,我軍發動了金門戰役。然後由於我軍對登陸戰並不熟悉,導致這場作戰功敗垂成,登陸部隊3個多團的9086人全軍覆沒。毛澤東接到報告後,於29日擬電通報全軍,要求軍以上的乾部力戒“輕敵思想和急躁情緒”。

經歷了這次失敗,我福建軍區的指戰員們都憋著一股氣,一定要解放金門以雪恥。在1950年7月26日,解放軍駐福建某部700餘人攻擊小金門西側的大擔島。但由於對氣象、敵情掌握不准,導致戰鬥失利,損失400餘人。

經歷了這兩次失敗,軍委電告陳毅和葉飛,在朝鮮戰場未獲得決定性優勢之前,暫不舉行金門戰役,以免力量不集中。

金門戰役和大擔島的兩次失利讓我軍指戰員們了解到,登陸戰和陸地作戰是截然不同的,不僅要掌握制海權,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制空權。而我軍兩次登陸失敗,就是敗在空軍之上。當時,我軍的登陸船仍以機帆船為主。面對國民党空軍的空襲,幾乎毫無還手之力。一旦後援力量被截斷,先期已經登陸的解放軍只能成為俎上的魚肉。

原本,中央軍委准備讓空軍入駐福建,盡量爭取東南海域上空的制空權。然而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我軍集中兵力,將大批飛機調往了東北前線。而在福建前線,只有一部分高射炮部隊。但這些高射炮,根本不能阻止蔣軍飛機對新中國沿海的轟炸。

據不完全統計,自1949年底至1958年初,國民党出動飛機600餘架次,對福建境內進行了殘酷的轟炸和掃射,炸死炸傷1400餘人,擊沉各種艦艇91艘,毀壞民房4800多間。

不僅如此,國民党空軍在肆意竄擾大陸之餘,甚至將訓練空域設在福建某些縣城的上空,簡直欺人太甚、囂張至極。

葉飛在回憶錄中說,福州民房大多為木制結構,一枚燃燒彈可以燒一大片。一次空襲就是一次大火。明明已經解放了,安全卻沒有保證。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人民對此是諒解的。但是朝鮮停戰後,人民的想法就不同了。他們希望人民空軍能早日入閩,期盼自己的戰鷹早日淩空保衛他們的安全。

對於東南前線的危局,作為總參謀長的粟裕可謂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然而空軍入閩之事非同小可,牽扯很多。駐守在福建地區的金門島和馬祖列島上的國民党軍隊,背後有美國、日本等國外勢力的暗中支持。空軍一旦貿然入閩,美軍必然會有所動作,因此必須從長計議。

二、粟裕認為空軍入閩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新中國的東南前線,國民党軍所占據的島嶼主要分布在浙江和福建沿海。為了解除國民党對於沿海的威脅,在粟裕的主持下,我軍決定各個擊破,首先對浙江沿海的國民党軍進行清掃。

1954年8月31日,中央軍委頒布了《關於對台灣蔣匪軍積極鬥爭的軍事計劃與實施步驟》。粟裕領導總參立即做了積極部署,並以相當的精力指導了浙東沿海的對敵鬥爭。

在軍神粟裕的指揮下,我軍果然捷報頻傳。1954年11月14日,浙江前線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擊沉了國民党軍的“太平號”軍艦。這是我軍魚雷艇部隊首次作戰,旗開得勝,沉重打擊了國民党軍在浙江一帶海面的活動。

1955年1月11日,總參謀部向華東軍區發出指示:1955年應選擇閩浙沿海若乾國民党軍所占島嶼為攻擊目標,集中力量先攻占設防薄弱又距離海岸較近之小島,取得經驗,並繼續實施有把握的攻擊。粟裕隨即率領總參部署了解放浙東沿海敵占島嶼的作戰行動。而粟裕將第一個目標,設定為大陳島西北10公裏處的一江山島。這個島是大陳島國民党軍的外圍重要據點,面積約1.6平方公裏,有1100多名國民党軍駐守,並修築了永久性防禦工事。

粟裕認為,一江山島的敵軍多為遊雜武裝,戰鬥力不強。更重要的是,人民空軍在一江山島上空已經占據了制空權。粟裕很想看看,當我軍擁有了制空權,能否順利進行登陸作戰。而這也將是未來金門、台灣登陸戰的預演。

1月18日,我軍航空兵在殲擊機的掩護下,轟炸機3個大隊,強擊機2個大隊,於當天8點轟炸了一江山島;另轟炸機、強擊機一個大隊,轟炸了大陳島指揮通信設施和炮兵陣地。在我軍的猛烈攻擊之下,敵軍被炸得鬼哭狼嚎。陳賡在後方聽聞此消息後,激動地說:“過去打仗,我們總挨敵人飛機的炸,這次叫敵人也嘗嘗飛機下蛋的滋味”。

在第一天的轟炸中,我軍出動飛機130架次,分四次轟炸了大陳島,炸沉坦克登陸船1艘,炸傷其他船只4艘,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而在一江山島,我軍航空兵將306顆炸彈傾瀉在小島之上。在敵人仍處於混亂中之時,我軍的登陸分隊紛紛起航,在強擊機、炮兵以及艦炮的掩護下開始搶灘登陸。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1086人,俘虜567人。我軍陣亡416人,傷了1176人。戰鬥中,大陳島5艘軍艦出動,但在我軍空軍的威脅下,幾乎毫無作為。台灣飛來了兩架F47戰鬥機,然而當他們看到我軍強大的空軍力量,倉皇扔下幾枚炸彈就逃跑了。

在解放一江山島期間,粟裕對於美軍的乾涉非常擔心。果然到了1月23日,美國竟調集各種戰艦132艘,其中包括航母6艘,重巡洋艦3艘,驅逐艦25艘以及500多架飛機雲集在大陳島以東的海域。從山頭上望去,黑壓壓一片。艦載機頻繁起飛,編隊巡航,穿梭飛行,氣勢洶洶,大有猛撲之勢。

然而事後證明,美軍只是虛張聲勢,並無實質性行動。2月9日,2架美軍飛機飛臨一江山島上空,結果被我軍高炮部隊擊落。然而表面上氣勢洶洶的美軍卻對此毫無表示,在其官方聲明中他們宣稱:“飛機只是飛錯了航線”。紙老虎就是紙老虎。

美軍之所以派遣那麼多軍艦威逼一江山島,實際上是為了掩護國民党軍撤出大陳島。對於大陳島防務,美軍確實鞭長莫及。我軍在浙東沿海所占據的空中優勢,已經無法動搖了。因此美軍施展暗度陳倉之計,派出大量運輸船,見大陳島的1.8萬軍民全數撤走。2月13日,我軍登上了大陳島。就這樣,浙江沿海島嶼全部獲得解放。

一江山島之戰中,人民空軍初試牛刀便一舉成功。而這也證明,在登陸戰中,制空權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性。同時這次戰役的勝利也讓粟裕對解放金門、馬祖充滿了信心。

3月5日,粟裕代表總參向軍委請示,將鬥爭的重點南移到福建沿海,下一步就是攻打閩江外的馬祖島。9日,國防部長彭德懷批示同意。但是毛澤東卻在3月14日批示道:

“彭德懷同志,馬祖及其他任何島嶼敵人撤走後,我均應讓其撤走,不要假意任何攻擊或者阻礙。此點請予考慮確認,只是華東及福建。”

對於一江山島作戰,毛澤東認為這是一場軍事上的勝利,但在政治上還是值得考量的。因為浙東諸島並不在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的範疇之內。武力攻取金門、馬祖,其實沒有什麼問題,但前提是美軍不參與。若美軍參與,必然又要將蘇聯卷入進來。其中牽扯太多,必須從長計議。

三、空軍入閩,粟裕檢討

我軍國防鬥爭重點南移之後,粟裕便開始著手主持空軍入閩的行動。此時,蔣介石正在積極組織所謂的“反攻大陸”行動。蔣軍以金門、馬祖為基地,不斷派遣小規模部隊騷擾福建沿海。此外國民党空軍在轟炸和偵查之餘,還大量投擲反動傳單以及夾帶反動標語的“慰問品”,氣焰極其囂張。

為了有效打擊國民党的囂張氣焰,徹底鞏固我國的國防力量。粟裕率領總參聯合多個兵種制定了反擊計劃。隨後,粟裕又向軍委請示,希望能調集一批飛機和武器裝備,對國民党軍進行震懾。

在給軍委的報告中,粟裕寫道:

“這次調派飛機,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是為了分擔華東地區海上和空中的防禦壓力,第二是為解放金門、馬祖等島嶼創造先決條件。”

對於解放金門和馬祖,粟裕是相當渴望的。在解放戰爭期間,毛澤東對粟裕寄予了厚望,並將解放台灣的重任壓在了他的肩頭。為此,粟裕秣馬厲兵,集結50萬大軍,調用了海量的物資、武器以及戰船。

眾所周知,粟裕盡打“神仙仗”,作戰希望冒險。但在解放台灣的准備中,粟裕卻異常謹慎。就如許多總參老人所說:對台慎言用兵,不似粟總風格。

早在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之前,就有人建議,應該破釜沉舟,舉兵攻台,說不定就可以攻下台灣。然而粟裕卻斬釘截鐵地說:

“不行,金門失利的教訓太深刻了。不重視血的教訓就要流更多血。”

就這樣,攻台計劃被長期擱置,成為粟裕心中的一個隱痛。

粟裕明白,海洋不同於陸地。中原逐鹿,兩軍對壘,50%以上的機會就是有把握,畢竟打不贏還可以撤,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然而隔著一片大海作戰,別說是六七成把握,就是八九成也不行,必須要十成把握才能開戰。一旦出了差錯,就是幾千人、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犧牲。

而在粟裕眼中,我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強大空軍的支援。太平洋戰爭已經證明,只有擁有制空權才可能擁有制海權。只有掌握了台海的天空,才能讓數十萬大軍順利登島。

因此粟裕急切希望人民空軍能夠盡快入閩,只要掌握了福建的天空,金門、馬祖就必將像一江山島、大陳島那樣解放。金門、馬祖解放了,台灣還遠嗎?

1955年5月12日,福建地區新建的機場即將竣工。粟裕給軍委寫報告說:

“為配合外交鬥爭,保護浙閩沿海航線的安全,防止和打擊敵機對福建沿海主要城市的空襲,並為解放金門、馬祖創造條件,當上述基地竣工後,我即應進駐部隊。”

amocity
amocity

  


毛澤東於5月19日批示:“退賀龍、粟裕照辦。”

根據上書批示,總參擬於6月底准備完畢,待軍委命令再行轉場。然而天公不作美,遇到了雨季,因此空軍入閩再度推遲。6月3日,粟裕將該信息報告了彭德懷。對此,彭德懷表示:

“進駐福建空軍以7月中旬4大國首腦會議前後再去為宜。”

據此,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去了上海、杭州進行必要的布置,對有關部隊進行動員、審查飛行員以及入閩後的組織准備等。總參擬待一切准備完成之後,再報軍委下令空軍轉場。

劉亞樓到達杭州後,毛澤東正好也在杭州休養視察。劉亞樓前來看望時,毛澤東便問他為何而來。劉亞樓說:“准備空軍入閩。”

對此,毛澤東說:“這麼大的問題,為什麼中央還未討論就決定了?誰決定的?”

對此,劉亞樓只好如實匯報,是粟裕總參謀長的指示。最後,毛主席指示劉亞樓:“你回去轉告粟裕,空軍暫不入閩。”

事後,粟裕主動承擔了責任,並做出了書面檢討。檢討對“敵情估計不足”,對“政治上複雜的外交鬥爭理解不深刻”。

8月6日,毛澤東對粟裕的檢討報告做出了批示:“我已於5月19日批示同意了你們的意見,因此你們無不實現請示的責任;只有在後來決定具體部署沒有請示的責任。”

在毛澤東看來,空軍入閩或許會讓蔣介石和美國產生誤判,即解放軍已經准備攻台,必然引起他們的強烈反彈,進而引發爭奪制空權的激戰。因此毛澤東權衡利害,決定空軍入閩的時機並不成熟,因此最終未予以批示。

四、人民空軍獲得福建上空的制空權

時間過去了兩年,人民空軍依然沒有入閩。但在這一年,形勢開始出現了變化。

1957年初,上級就給空軍第208部隊發來一封絕密電報,求他們和另一支部隊立即開始進行入閩作戰准備。蔣介石集團想在海峽挑起事端以拖美國人下水,實現其“反攻大陸” 的夢想

陳賡副總長於1957年12月9日向軍委報告:“台蔣飛機今年多次竄入沿海重要城市和內地,空投大量反動傳單,在群眾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為迅速扭轉這一局面,總參已布置空軍和各軍區,必須采取一切積極措施,打擊入侵的蔣機,力求將其擊落。”

恰逢此時,國際上中東局勢驟然緊張。1956年年底,英、法、以和埃及之間爆發了蘇伊士運河戰爭。接著,1958年又先後發生了英軍入侵約旦、美軍入侵黎巴嫩的戰爭。美國在派兵侵占黎巴嫩的同時又直接向台灣海峽增兵。蔣介石以為機會來了,於1958年7月17日召開緊急會議,除公然支持美英的侵略行徑外,還決定“加速進行反攻大陸的准備”,“短期內就要有所行動”。

國內外形勢的變化,讓毛澤東意識到,人民空軍入駐福建的時機已經成熟。人民空軍進入福建後,掩護炮兵對金門進行炮擊,能達到在遠東牽制美國,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帝鬥爭,粉碎國民党軍隊竄犯大陸的陰謀,打擊美國的囂張氣焰的戰略目的。可謂一舉多得。

毛澤東於1957年12月18日做出批示:

“退彭德懷同志,非常必要,請你督促空軍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請考慮我空軍1958年進入福建問題。”

第二年7月27日,第一批轉場飛機進駐汕頭、連城,到了8月13日,福建各大機場已經聚集了6個殲擊機師、520架飛機。而台灣蔣介石集團的空軍不過260架,飛機性能和飛行員素質也遜於我軍。

7月29日,人民空軍展開了對金門海域制空權的爭奪。在第一次作戰中,便擊落了2架蔣軍飛機,擊傷了1架。其後,東南沿海的空戰一直持續到10月底,擊落蔣軍飛機14架,擊傷9架。解放軍被擊落擊傷各5架。

就這樣,我軍終於掌握了福建上空的制空權,結束了蔣軍飛機對東南沿海狂轟濫炸的歷史。廣大城鄉市民歡呼,說這是1949年10月以來的“第二次解放”。

總結:粟裕調集空軍入閩,一方面是為了保衛華東、華南地區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另一方面,則是為解放台灣做准備。解放台灣是粟裕一生的心結。據粟裕之子粟戎生回憶,在粟裕書房中,一直掛著一幅台灣地圖,他經常盯著台灣地圖出神,苦苦思索。

1970年,粟裕到達法國。而他最感興趣的不是巴黎的繁華,而是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場。而他的用意不言自明,自然是想從中汲取登陸台灣的經驗。

然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從當時的國際局勢來看,確實不適合將空軍調入福建。畢竟福建沿海的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慎之又慎。對於自己的愛將粟裕,毛澤東其實也沒有進行多少責備,依然信任如初。

三年後,國際形勢動蕩,中東的革命牽制了美軍的力量。而人民空軍入閩的時機也就瓜熟蒂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