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5年4月18日 -
:
肺癌有哪些症狀表明可能有胸腔積液
作者:彌漫的芍藥香
肺癌有哪些症狀表明可能有胸腔積液?肺癌作為一種惡性腫瘤,其發展過程中可能導致胸腔積液的產生。胸腔積液是指胸膜腔內液體積聚過多,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了解肺癌導致胸腔積液的典型症狀,對於及早發現並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肺癌細胞在侵襲支氣管黏膜時,會導致呼吸道受損,引發咳嗽。當癌細胞進一步刺激胸膜時,咳嗽症狀可能加劇,表現為乾咳或伴有痰液,嚴重時可能伴隨聲音嘶啞。此時,患者需警惕肺癌胸腔積液的可能性。
腫瘤壓迫肺部組織,導致肺部通氣受限,是引起呼吸困難的另一重要原因。患者可能會感到窒息或需要加快呼吸速率以滿足身體需求,尤其在活動後或躺下時更為明顯。呼吸困難是胸腔積液的典型症狀之一,也是促使患者就醫的常見原因。
胸痛也是肺癌胸腔積液的常見症狀。疼痛可能由腫瘤直接侵犯胸壁或肋骨引起,或由胸腔積液增加胸膜壓力所致。這種疼痛通常位於胸前區域,但也可能輻射至肩背部,呈持續性或陣發性。胸痛的嚴重程度與積液量密切相關。
胸悶是胸腔積液的另一個顯著症狀,患者可能描述為壓迫感或緊縮感,特別是在活動後更為明顯。胸腔積液阻礙肺部膨脹,影響正常氣體交換,從而導致胸悶。
此外,肺癌胸腔積液還可能引起發熱。癌細胞壞死後釋放的炎症因子,可能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調定點上移,引起發熱。發熱可能不規則,常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狀。
中醫在肺癌胸腔積液的治療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特色。中醫認為,肺癌胸腔積液的產生與氣滯血瘀、痰濕內阻有關。因此,治療時選用具有理氣活血化瘀、祛痰利水功效的中藥,如葶藶大棗瀉肺湯等,以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改善呼吸困難等症狀。中醫治療強調個體化調配方劑,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差異,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中醫抗癌的優勢在於其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中醫不僅關注局部病灶的治療,更注重調整患者的全身狀況,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通過中藥的調理,可以輔助減輕化療、放療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在抗腫瘤方面的理念、方法以及與現代醫學的交融,為廣大患者和醫療工作者提供新的治療思路和參考。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院長,是非遺“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第八代傳承人、“鄭州袁氏中醫三聯平衡療法學術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鄭州市基層中醫傳承特色療法工作室項目首批唯一中醫腫瘤專家中醫腫瘤專家袁希福提出的“三聯平衡”抗癌理論,其實質內涵是:抓住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虛、瘀、毒”三大機,在中醫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從患者的全身狀態出發,修複重要髒器的生理功能,改善氣血循環障礙,以此糾正機體內陰陽失衡的狀態,調動或激發自身的免疫功能,改善體質和耐受力,從而鞏固療效,提高生存質量,累計診療患者超20萬人次。
非遺“袁氏中醫腫瘤療法”始於嘉慶辛酉年(公元1801年),傳承距今已歷八代兩百餘年,凝聚著袁氏中醫世家歷代先祖臨床實踐的智慧結晶。在袁氏先祖歷代承傳的珍貴秘本《袁世醫方》中,詳細記載了“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的核心理論與用藥精髓。涵蓋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以及實踐臨床的大量內外治方藥、制作技藝,劑型包括湯、丸、散、膏、丹,以及藥酒、藥膳、藥茶、藥醋、藥粥、藥餅等食療方,多達190餘首,形成了一套系統而獨特的中醫腫瘤診療體系。
中醫腫瘤專家袁希福治療肺癌真實案例分享:
左某 ,肺癌,2015年8月31日初診。
2015年5月,患者反複咳嗽且久治不愈,到南陽南石醫院檢查,8月10日做完支氣管鏡後,病理顯示:小細胞肺癌。後續開始放化療。但是化療和放療的副作用卻讓患者痛苦不堪,精神不振、渾身乏力,走路時出虛汗,白細胞降低,身體看起來虛弱的很,頭發還大片大片地掉。兒子實在是心疼母親的身體,於是到處打聽解決辦法,後經人介紹在2015年8月31日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求診。服藥後,頭一個月效果還不多顯,但是第二個月效果是真不錯,身上有勁兒,痰血少了,虛汗也少了,也不發燒。感覺到有效就一直在吃,吃了一年,基本恢複。到2019年10月28日時精神好,面色正常,自覺“能吃能喝能睡,目前在家裏不讓乾任何重活,但她表示即便讓做,也沒有任何問題”。2024年回訪繼續用藥鞏固中。
肺癌導致胸腔積液的症狀包括咳嗽加劇、呼吸困難、胸痛、胸悶和發熱等。中醫在治療肺癌胸腔積液方面,通過理氣活血化瘀、祛痰利水的中藥方劑,以及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的方法,為患者提供了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治療選擇。面對肺癌胸腔積液,及時就醫並接受專業治療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