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課本上的楷模,後來卻發現人設崩塌,這樣的歷史人物你知道多少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08日 -
:       
 

國際關系學博士,優質創作者

中國有句老話:“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原以為這句話該出現在尋常百姓家,卻不曾想,那些書本上的楷模人物也同樣適用。

中國無數風流人物如浪潮一般來了又去,他們在各自的時代叱詫風雲,一時間風光無限。但等歸於塵土、歸於雨露之後,去掉那些所謂的光環,遺留下的,只是些發臭的過往。

也許課本上真正的楷模,是作品而非其創作者。

匡衡:“鑿壁偷光”卻忘卻初心

鑿壁偷光這個故事,算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這是小學時期必學的一個典故。

講的是有一個勤奮好學但家境貧寒名叫匡衡的人,為了讀書識字在夜裏也孜孜不倦,但由於沒有蠟燭,所以在牆角鑿了一個孔,借助鄰居家的燈火來學習。

不得不說,單看這個故事,大家都覺得這個叫匡衡的人一定是一個努力上進、愛好讀書的好人。可事實並非完全如此。

兒時的匡衡確實是算得上楷模了,但當他終於功成名就之後,一切都失去了原本的模樣。

剛長大時候的匡衡,家徒四壁,生活艱難。他白天在別人家幹活兒賺取錢財,晚上勤奮讀書。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並且志向遠大。

後來,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到一戶大戶人家的主人面前,主人心生感慨,被匡衡的毅力所打動,於是給予了匡衡幫助,打算資助匡衡學習。

過了幾年,匡衡對《詩經》的研究越發深刻,准備通過考試獲取官職。可由於漢朝的考試規定,使得匡衡仕途並不順利,直到第九次考試通過,也不過是得了一個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

等到漢元帝即位之後,匡衡連續遷到給事中的職位。此時正值長安一帶災害頻發,匡衡向漢元帝上書,表明了《詩經》中上行下效的道理,建議漢元帝縮減宮中用度,親賢臣遠小人的同時教化百姓勤儉節約。

匡衡的建議深受漢元帝賞識,采納之後又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最後還代為丞相,封樂安侯,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確實也為朝廷做出許多貢獻。

但也許,小時候越缺什麼,那樣東西就越成了心中的一個執念。

官位越來越大的匡衡,心中對金錢權力的渴望也越發膨脹起來。在日益安逸的生活中,匡衡早已不滿足眼前所擁有的財富,他開始用手中的權力壓制百姓,與貪官結党營私。

匡衡一步步從磊落愛書的少年,長成一個大貪官。

最後的結局,也不過是遭人彈劾、貶為庶民。

返回家鄉的匡衡,曾經的財富都煙消雲散。不知道當他回歸故裏,看著兒時讀書的那個破爛房屋,心中是否有過哪怕一絲的後悔。

那個忠於初心的少年,還是在了金錢的腳下。那個步入遲暮的老人,病死在曾經的簡陋床榻上。

孔融:“讓梨”是假,偽君子是真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尊老愛幼。而孔融,就是我們最好的典範。

孔融讓梨最早的紀錄出現在《世說新語箋疏》,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大意是說,在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分梨,卻專拿小的吃。有人問他原因,孔融回答說:“因為我最小,所以應該拿最小的吃。”

在這個故事裏,孔融只是把梨子分給哥哥們,並沒有後來眾多版本中,分了哥哥分弟弟,分了弟弟還要分父親母親等一大家子。

後來,九歲的孔融開門收留了一路逃亡的大宦官張儉一家,被查出後,官府卻覺得孔融年紀太小,於是把責任推給當年孔融讓梨的哥哥孔褒,最終孔褒代替孔融被殺,也不過16歲。

這樣的版本,其實反而更顯真實。

也正是這樣的版本,讓我在了解到孔融長大後驚世駭俗的行為後,總是不自覺的覺得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當時四歲的小孔融,是真的懂謙讓,還是單純的覺得自己身子板兒太小,吃不下太多,順水推舟要個小梨?

這個流傳了千年的故事,會不會只是個巧合般的誤會?

因為只有這樣,一切才能說得通。

比如,在一次父親的喪禮中,他惡趣味的要求當地的群眾一起哭喪,並且還殺掉了一個無辜的百姓,原因是因為他哭得不夠悲痛,於是用他的血來祭奠。

在建安九年的時候,袁譚率領軍隊圍攻青州城,情況十分危急。孔融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面子,於是強裝淡定,還拒絕上城樓監督作戰。

可惜他不是諸葛亮,危機並未解除。當敵軍攻上來的時候,他悄悄逃離青州城,還拋棄了自己的妻兒,導致他們命喪於青州城。

長大後的孔融,還當上了北海國的國相,“效忠”於曹魏政權。

他自負驕傲,總對自己的上級曹操出言不遜。

說什麼“父親和兒子之間,並沒有什麼恩情。談論兩者關系的本質,不過是因為當時欲望的作祟罷了。”

“母親和兒子之間,也並沒有什麼愛。就好像不過是一件東西暫時寄存在一個瓶子當中,等倒出來之後,兩者也就並沒有什麼關系了。”

所以他拋家棄子
,也沒什麼令人詫異的了。

而對於吃人論,孔融更是流露出了對生命的冷漠。

他說:“對於管仲秋吃掉的那個陌生人,不過是吃掉了一只能說話的鳥獸般的畜生罷了,就好比是狗吃掉了一只狐狸,一只狐狸又吃掉了一只鸚鵡一般的存在。這其實並不能說明什麼,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在孔融的眼中,生命是一文不值的。不,准確的來說,應該是普通百姓的生命才是毫無價值的。

於是,我越發地認為孔融讓梨並不是出於禮讓,而是出於弱者對強者不得已的屈服。因為自己最小,處於下風,所以才“甘心”地“讓梨”。

我實在是想不通,一個不懂得孝敬長輩、漠視生命的人,又怎會四歲讓梨呢?

李紳:寫下《憫農》卻鋪張浪費

想到李紳,一首膾炙人口的《憫農》就不自覺浮現在腦海之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憫農》,是李紳在青年時期親眼目睹了農民的辛苦勞作後寫成,全詩充斥著數不盡的同情與不忍。因為《憫農二首》,李紳還被譽為憫農詩人。

可惜,仕途漸入佳境,逐漸飛黃騰達的李紳,詩中再沒有了對百姓的悲憫之心。

濫用淫威,作威作福

在尚未發家之前,李紳經常邀請叔叔李元將到家中做客。等李紳發家之後,李元將為了巴結李紳,主動降低自己的輩分,稱呼自己為弟弟、侄子,而李紳還不滿足甚至面帶不悅,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李紳才勉強滿意。

生活豪奢,驕奢淫逸

李紳喜歡吃雞舌,每次吃都無視鋪張浪費的行為,非要吃個盡興,導致一餐裏,光是雞舌都要耗費三百多只活雞。據說,李紳每一餐都要耗費上百貫的錢財,有時甚至是幾千貫。

劉禹錫曾受李紳邀請,參加一個宴會。那些私妓成群、豪奢無比的生活讓劉禹錫感慨良多。他看著其中一名貌美女子,忍不住作詩道:“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此成語的出處)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慷慨”
的憫農詩人李紳,將這名家妓送給了劉禹錫。

冤假錯案、吳湘枉死

李紳晚年的時候,曾經插手過一樁案情。

當時的李紳,已經是七十四歲高齡,出任淮南節度使。同一時間,有人舉報揚州的江都縣尉吳湘不僅強搶民女,還做了貪汙公款的勾當。

李紳接到舉報以後,立即派遣官兵將吳湘追拿歸案,並判處死刑的懲罰。

後來這樁案情上報到了朝廷,引起了諫官的懷疑,便重新派遣禦史崔元藻進行調查,經過進一步追查,發現吳湘確實有貪汙公款的行為,但數額不多,而大家所說的強搶民女事件卻並不屬實。

綜合下來,吳湘有罪,但罪不至死。

就因為李紳的一意孤行,聽信小人,導致吳湘慘死。而這一切的原因,不過是李紳對李党老大李德裕的一次討好。

事實上,這三人的惡劣行為還有很多,資料一查便會出現許多例子,在這裏也不一一列舉了。

只是心生許多感慨,那些教科書上為教導學生而列舉的作品,實際上本身的主角都沒有做到,實在是有些諷刺。

也許你看到的,並不是真實的。

所以,對於網絡上那些暴漲性的碎片資料,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別人說什麼信什麼,不是單純,而是愚蠢。刺骨冰冷的話,應該三思。

某些人某些事,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