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國際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29日 -
:
優質創作者
沙俄國內一系列政治、經濟、社會矛盾的演變結果就是導致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先後爆發。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接手的是沙俄所遺留下來的國土和經濟基礎,而且蘇聯還沒能完全繼承沙俄的全部領土:波蘭和芬蘭在沙皇政府倒台後成為了獨立國家。按說蘇聯要用比沙俄更小的國土、更少的資源搞定沙俄留下的爛攤子似乎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
然而蘇聯只用了兩個五年計劃就發展成為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與此同時也成為了經濟總量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國家。到了二戰結束之後蘇聯更是一躍成為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從1917年十月革命到1945年二戰結束只有28年,這其中前五年是蘇俄紅軍和白軍殘部內戰的時期,最後四年是與德國法西斯作戰的時期,真正的國內建設時期只有19年。
蘇聯是如何用19年時間從一戰和內戰後的滿目瘡痍發展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呢?首先沙俄留給蘇聯的爛攤子只不過是同其他列強比起算爛的。沙俄所謂的落後不過是相對落後:1913年一戰爆發時沙俄有2280萬平方公里國土、1.7億人口,鐵路營業里程高達70156公里,鋼鐵產量位居歐洲第三位,發電量位居歐洲第四位,本土石油產量位居歐洲第一位,農業完全實現自給。
當時的沙俄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在工業產值上僅次於美、德、英三國。我們的教科書中說蘇聯把俄羅斯從一個農業國改造成為了一個工業國。這麼說的確也沒錯,但俄羅斯最早的工業基礎可不是在蘇聯時代奠定的。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曾說過:“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制造“。
由此可見新中國的工業化是建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之上,然而相比之下蘇聯的工業化基礎要雄厚得多。事實上沙俄並沒缺席前兩次工業革命,尤其是在1861年農奴制改革後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得十分迅速,以致於只用了幾十年時間就完成了其他歐洲國家幾個世紀才完成的轉變。俄羅斯最早的工業基礎其實是在沙皇時代奠定下的,只不過由於農奴制改革的不徹底使俄國保留了太多封建小農經濟殘餘。
其實沙俄的綜合國力並不算太落後,所謂的落後只是相比於美、德、英等列強而言,但千萬不要以為蘇聯的工業化和新中國一樣是完全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波蘭和芬蘭的獨立盡管使蘇聯的國土面積比起沙皇時代有所縮水,但沙俄的主要國土仍大體被蘇聯所繼承。蘇聯廣袤的國土為其提供了遼闊的戰略縱深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麥金德的地緣政治學說中提到俄羅斯是占據國際地緣政治心髒地帶的國家。
歐亞大陸心髒地帶三面為山系環繞,河流都流向內陸湖或北冰洋,是海上無法到達之處,是天然的巨大堡壘。無論是在沙俄時代或蘇聯時代這種地緣優勢是一直存在的,然而在機器化大工業時代到來之前人類對高寒凍土地帶的開發能力是相當有限的。俄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大部分屬於高緯度地帶,所以在沙皇時代兩千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潛藏的地緣能量並未得到充分釋放。
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的確存在明顯的弊端,這也成為了蘇聯晚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桎梏,但這並不意味著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歷史上就從未取得過任何成效。事實上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也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由於對經濟進行預測和規劃,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在宏觀上優化資源配置,從而對國民經濟重大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
這樣做的好處是利於實現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的合理化,避免了資本主義國家歷史上出現過的生產過剩現象。事實上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以及戰後西方國家一度盛行的凱恩斯主義經濟理念就是在維持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基本前提之下借鑒吸收蘇聯計劃經濟的可取之處——強化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然而這種經濟模式忽視市場需求,不利於推動技術進步和革新。
這也是導致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最終被市場經濟模式取代的原因,然而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確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這種經濟模式使蘇聯得以避免資本主義社會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和經濟危機。從1929年席卷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迫使資本主義各國不得不陸續松開對蘇聯的封鎖,於是大量資本和技術工人開始紛至遝來,為蘇聯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在這種形勢下蘇聯的國土資源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工業體系開始飛躍式發展,地緣潛力得到了充分釋放。蘇聯和沙俄所處的時代是不一樣的:沙俄末期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之際,而蘇聯所處的時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成熟期之際。當世界歷史處於轉型期時決定各國實力強弱的首要因素並非體量而是創新,所以抓住歷史機遇的國家就可以利用技術和制度上的先發優勢彌補國家體量上的劣勢。
歷史上西歐的葡、西、荷、英、法、德等國土面積、人口規模有效的國家之所以能崛起就是因為抓住了大航海、文藝複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歷史機遇。然而當世界由轉型期轉向平穩發展的時期後決定各國實力強弱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創新而是體量。新技術、新制度總是會在世界範圍內傳播的。英國在第一次產業革命中獨領風騷,然而由英國發明的蒸汽機等產品必然是要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開來的。
隨著新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使後起的國家盡管在技術層面可能仍與先進國家存在一定差距,然而這種差距已大大縮小。由於各國之間已不存在明顯的代差,所以這時擁有龐大規模體量的國家即使在技術上略微落後一些也完全可以通過質量不夠數量湊的模式彌補自己的短板缺陷。更大的規模體量意味著更大的潛在兵力、更多的勞動生產力、更大的戰略縱深、更大的國內市場和更強有力的資源調度能力。
沙俄時代由於技術手段的不成熟和封建農奴制的桎梏使體量龐大的俄羅斯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地緣優勢,然而蘇聯在經過兩個五年計劃之後已使這種地緣潛力得到空前的釋放。用斯大林的話說:”蘇聯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一共只花費了13年左右的時間”。1937年4月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這表明蘇聯在工業發展速度方面已超過了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蘇聯盡管在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戰爭中蒙受了重大損失,但並沒損失喪失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蘇聯的規模體量優勢和工業體系依然還在,與此同時戰爭在削弱蘇聯的同時也削弱了蘇聯的競爭對手。德國和日本作為戰敗國在戰後受到了嚴格的政治軍事限制。迄今為止日、德兩國盡管科技發達、經濟繁榮,但在國際政治軍事影響力上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之上。
在二戰中國土淪喪的法國已成為大國角逐中的邊緣化角色。即使是和美、蘇一同參加三巨頭會議的英國也在戰爭中遭到重創。戰後德國被肢解為西德和東德,英、法、日等國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美國的附庸。相比之下二戰後期的蘇聯在收複失地的基礎上進一步追擊德軍至國門之外,而隨著二戰後殖民體系的坍塌為蘇聯傳播社會主義理念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戰後蘇聯將東歐國家以及蒙古、朝鮮、越南、古巴等國納入到以自己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二戰之前蘇聯作為全球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國際上處於孤軍奮戰的境地,然而二戰後隨著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使蘇聯得以擺脫外交上的孤立狀態,從而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隨著英、法、德、日等傳統列強的普遍削弱使戰後國際格局呈現為明顯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兩極對立分庭抗禮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