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女人

房思琪,被毀掉的少女時代和女性不自信的一生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30日 -
:        
 

荷睿文化傳播(上海)官方帳號,情感愛好者

作者趙南柱畢業於社會學專業,曾在媒體任職。《82年生的金智英》在行文上更像一份社會學報告,作者以金智英從小到大的人生為主線,試圖展現韓國女性在人生的各階段遇到的性別不平等問題及困境。

書中引用了很多社會學統計數據,“故事”的部分來源於趙南柱做的采訪——趙南柱采訪了很多人,將其中有代表性的故事匯集到金智英一人身上。

這是一本非典型的小說,但仍被歸類為虛構。

《坡道上的家》

《坡道上的家》講了一個有點懸疑色彩的故事,一位母親溺死了自己八個月的孩子,小說的女主角裏沙子作為陪審員去參與審判過程,籍此討論女性的生育和育兒困境。

根據小說改編的日劇獲得了更多的觀眾和更高的評價。

作者角田光代是職業作家,除了《坡道上的家》,她另外的知名作品《第八日的蟬》、《對岸的她》也都是女性主義小說,尤其關注女性的母親身份。

《坡道上的家》在行文上是日本式的禮貌與平靜,雖然故事裏的案件稱得上駭人聽聞,但小說的筆觸給人感覺理性而冷靜——恰恰是日本式的理性給母親們帶來巨大的壓力。

對“做母親”的討論和對身為母親的女性群體的關注,在受到低生育率困擾的東亞地區都很有現實意義。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三部作品中《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小說講述的故事更加殘酷——性侵未成年女孩。

《金智英》描繪現狀,《坡道上的家》展現困境,而《房思琪》講述的是犯罪。

還因為作者本人是這罪行的受害者——林奕含曾遭到補習老師的性侵,並因此患上嚴重的抑鬱症。更因為林奕含在作品出版後不久就自殺身亡,《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她的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作品。

林奕含出生於富裕家庭,從小熱愛文學,正如房思琪一樣。

林奕含的文學造詣折服了不少讀者,也更令人惋惜英年早逝使這才華戛然而止,再也沒有了發展的可能性。

這是一部抑鬱症患者承受著病痛,揭開自己曾受到侵犯的血淋淋的傷疤——這傷疤便是病痛的根源,花費數年完成的作品,如此泣血之作怎能不令人驚心動魄。

少女的青春期,一直都是文學作品描寫的熱門對象。

去年風靡一時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也可算作是一部女性主義作品,小說從萊農和莉拉的童年寫到老年,展現了一代意大利女性的人生史詩。

再往前200年,《傲慢與偏見》裏班納特家的二小姐伊麗莎白不過20歲,按今天的標准剛剛成年,更何況她那闖禍的小妹妹莉迪亞只有16歲。

女作家描寫年輕女性,書寫年輕女性的男作家人數更眾。

卡波特筆下的霍莉·戈萊特利其實只有十八九歲;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17歲嫁給37歲的丈夫卡列寧,在今天看來真是一樁女方未成年且雙方年齡差超過20歲的婚姻;

更不用提曹雪芹那一眾光彩熠熠的大姑娘小媳婦都是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女性。

相較之下男作家描寫的少男時代的作品就沒那麼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了。

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黑塞的《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或許塞林格的《麥田守望者》也可算數。其中庫切的《男孩》和《青春》對男性成長的剖析最能令人共情。

脫口秀女演員楊笠因為那句“為什麼他明明看起來那麼普通,但是他卻可以那麼自信“走紅網絡。班納特家的二小姐聰明伶俐、年輕美麗,卻圄於自己不夠富裕的家境;

林黛玉這樣的官宦世家小姐,因為父母雙亡而自覺低人一等;跟不用說霍莉和安娜,被看作是自甘墮落。

如果女性的一生總會與幽暗相伴,那青春期便是那幽暗的開始,於是格外黯淡恐怖。

女性的青春期,伴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女性身份帶來的不自信也如期而至。

在青春期飽受自我厭惡和自我苛責之苦的女性想必不在少數,有些人的痛苦纏綿一生。楊笠說女生考到85分還覺得自己沒考好,男生考了40分卻無憂無慮。

女性會因為任何事自我厭惡,長相、身材、家境、學業、工作……有的女性畢生介意自己的睫毛不夠濃密或者手指不夠修長。自我厭惡的原因層出不窮、防不勝防,而這些其實都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女性的不自信。

更不用說房思琪在這段幽暗而又危險的時光裏遭到了摧殘,年長的男性抓住這不自信——書裏稱作自尊心,在長達五年的漫長折磨中不但侵犯了房思琪的身體,也摧毀了她的精神世界。

現實中的房思琪/林奕含沒能僥幸逃脫,在被迫走上的歧路上無法返航,最終香消玉殞。這便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最痛的痛,也是像李國華一樣性侵少女的惡人的最惡之處。

也許會有男性問:“女人為什麼不自信?“這個疑問能夠產生,正映襯了《82年生的金智英》揭示出的鴻溝:每一位女讀者都或多或少曾碰到過書中描寫的不平等境況,而男性完全沒意識到那是不平等的,也不覺得有何不妥。




波伏娃說性別是被塑造的
,於是這不自信也是出於對女性的塑造
。願東亞社會對性侵少女的抗爭來得再激烈些,願女性都能善待自己,自信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