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大學

某高校的宿舍新規引來輿論熱議!“賴床就扣分”,不是好辦法!


字體大小:
2020年10月23日 - 大學小編  
   

  

南陽圈兒

圖片來源自網絡

“賴床就扣分”這一規定,相信沒有人會質疑其良好的初衷。該高校無非是希望通過一套獎懲考核機制,來督促學生戒掉惰性、早睡早起,把白天的黃金時間用足用好。
我們也應當承認,現實中的確有一些大學生缺乏必要的自律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月亮不睡我不睡,太陽起來我不起”,晚上熬夜打遊戲、追劇、吃夜宵,白天曠課睡懶覺,不知蹉跎了多少寶貴的青春時光。從這一角度看,“賴床就扣分”無可厚非——嚴格要求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的確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應有之義。

可問題的關鍵是,簡單化、粗線條的“一刀切”未免有失妥當,也未必就能治得好一些學生的“起床困難症”。

大學生“晝伏夜出”現象盡管普遍存在,但並不都是源於不自律。

譬如,很多大學生白天忙於上課、社團、兼職等,晚上還要熬夜寫論文。此外,每個人的睡眠需要和身體節律不盡相同:有的大學生是習慣早起的“百靈鳥”,每天早早起來,精神飽滿開始一天的學習和生活;有的則是“越夜越精神”的“夜貓子”,夜深人靜時是其學習效率和關注度的黃金時間。

從科學的角度看,睡眠應該遵循的是規律,而不是哪條規定。
在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的前提下,只要不是“黑白顛倒”,適度的晚睡和晚起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簡單粗暴的“賴床就扣分”,缺乏細致的實際考量,實際上並不合理。強制推行下去的話,不僅可能打亂一些大學生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更可能引起部分學生的反感和抵觸,讓善意之舉結果適得其反。

高校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務者。這兩重身份決定了,高校應當尊重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多樣化訴求和選擇自由,
根據大學生的實際需求靈活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性化管理措施。把握住這一點,高校才能平衡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拿捏好約束與引導的分寸,避免善意舉措不被認可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