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04日 -
:
七號觀察室
國防時報社旗下帳號
圖為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21世紀的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同時在科學技術方面我們也不甘落後,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除了神舟七號飛船載人航天,“嫦娥4號”登月,北鬥系統組網之外,目前我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正在進行當中。
近日,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的消息,截至目前,咱們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約2.56億千米,已經在軌飛行了三個多月,距離地球約4400萬千米。從返回的數據判斷分析,目前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台站跟蹤正常。
圖為“天問一號探測器”
面對星辰大海,我國為什麼要進行火星探測任務呢,它是否具有軍事用途?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根據火星沖日周期性,今年是火星發射的最佳窗口期,所以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選擇在今年發射。除了窗口期之外,登陸火星還有兩個條件。第一、要有能把大型載荷送到火星的火箭;第二、要有能達到火星的全天域深空通信網絡。受益於我國經濟實力和航天技術能力的迅速發展,如今我國已經開發出了運力強勁的長征五號火箭,以及深空通信網絡。其中嫦娥四號在登陸月球時,便利用了全天域深空通信網絡系統。
火星沖日周期性,是根據地球和火星的公轉周期算出來的。地球一年約365天,火星一年約687天,地球走過了2.14圈(780/365),火星才走過1.14圈(780/687)。這樣地球正好比火星多走了一圈。正好它們會連成一條線,如果日地火出發時在一條線的話,由此決定了每780天即約26個月,就會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期。
“天問一號”還將經過兩次中途修正,並“天問一號”還將經過兩次中途修正,並在接近火星軌道後執行捕獲、著陸、巡視等任務
在天時地利人和之際,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就這樣發射上天了,雖然它起步比較晚,但起點卻相當高。這次任務分別是:一次性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從科學上講就是對火星展開全方位的科學試驗和研究。
據我國火星探測萬衛星院士稱:“之前火星探測比的是誰先跑得最快,那麼這次探測應該是科學,比的是誰先看得最深。人們不光要看行星表面,更要看它的內部結構,研究它們的演化歷史和內部結構,從而認識人類自己,研究生命起源和尋找外星生命。
近年來,中國太空行業有了迅猛發展,《時代》雜志的記者查理·坎貝爾報道說,“中國正一步一步從人造衛星走上月球和火星,在這些領域中迅速變成太空強國。”
據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IISS)的研究員英科斯特(Nigel Inkster)(曾是英國軍情六處的行動和情報主管)稱:“中國非常清楚美國有計劃在太空部署軍事能力,因此中國也在努力確保能夠趕上且超過美國,發展軍事能力並形成有力的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