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兒童

感統訓練有助於寶寶大腦潛能開發,0~6歲是發育關鍵期,建議抓住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10日 -
:       
 

貝貝豆育兒課堂

百家榜創作者,親子達人,優質創作者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閨蜜這段時間一直為自家寶寶的事煩心。用她的話說就是,自從寶寶進入幼兒園以後,她幾乎也成了幼兒園的常客
,寶寶總是會三天兩頭給她“惹出”些新麻煩。

先別說寶寶去幼兒園前的要死要活,光寶寶在幼兒園讀書期間發生的事,就足夠閨蜜感到頭疼的了:

性格沉默寡言,不合群,從來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脾氣突然變大,時不時就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團。

性格內向,什麼都不敢玩,就連幼兒園的遊樂設施,寶寶也是毫無“興趣”。

孩子注意力也不高,運動能力也很差。身體也總是出現小毛病。

閨蜜說完這些感覺都要哭出來了,她很納悶,自家的寶寶到底是怎麼了?

心理學上將閨蜜家孩子的這種情況稱之為“感覺綜合失調
”。准確地說,這並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心理學疾病,只是孩子發育過程中常見的認知障礙
。可別看這只是孩子的一種認知障礙,實際上能夠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

根據調查顯示,城市兒童的“感統綜合失調”的發生率在不斷攀升。“感統綜合失調”已經成為影響孩子成長發育的重要因素。

為此,央視新聞專門就不斷攀升的兒童“感統綜合失調”的現象咨詢了北京兒童醫院保健中心的副主任馬揚。馬主任指出,對於兒童“感統綜合失調”的應對最好要從早期開始,在0~6歲時做好感統訓練,才能避免影響。

感統失調並不是孩子的心理疾病,而是一種特殊的發育障礙

看到這,許多父母會可能會聞感統失調而色變,紛紛想:“我家的寶寶是不是得什麼病了?
”實際上,父母的這種慌張大可不必,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辦公室的李海梅介紹道:

感統失調是一種臨床心理學的概念,通常被稱為學習能力障礙,它指的是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大腦綜合能力的一種紊亂和失調。是一種發育障礙,並不是像父母想象中的心理疾病。

醫學上將感統綜合認為是人體的各感覺器官(視、聽、味、前庭、本體覺)接收信息,並由身體做出相應的反應的過程。

這個過程可以簡單總結為下面這個模型:

大腦接收到信息——大腦處理信息——身體做出相應的反應

哪怕是孩子吃蘋果這一個簡單的動作,都是孩子充分地調動了大腦和身體的一部分機能才能實現的。

大腦中首先獲得媽媽讓孩子吃蘋果的指令(聽覺),孩子觸摸到蘋果光滑的外皮(觸覺),聞到蘋果清甜的味道(嗅覺),吃蘋果時嘗到蘋果的甜味(味覺)。

如果蘋果足夠重的話,孩子拿起蘋果需要掌握好平衡(前庭覺)。最後孩子將蘋果核扔到垃圾桶,則是考驗了孩子的本體覺。

不難發現,感統綜合並不是一個“高大上”的內容,而是一個正常人在做事時的必備技能。可對於那些感統失調的孩子來說,這種看似正常的事情做起來,也充滿了很大的挑戰性。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不止一種

看到這裏許多父母都會產生好奇:寶寶明明身體狀態很好,為什麼會出現感統失調的情況呢?其實,孩子的感統失調並不是因為孩子身體出現了“疾病”,而是大腦不能很好地協調身體各器官,而出現的不協調的現象。


專家指出,導致寶寶感統失調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分為先天缺失和後天訓練不足兩方面。

●先天缺失

現在的主流思想認為,剖腹產出生的孩子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和壓迫,很容易出現感統失調的情況。常常表現為多動、淘氣、注意力低下

但這種先天造成的感統失調可以通過後期的訓練進行補救,而且不是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主要原因。選擇剖腹產生娃的媽媽不必過分擔心。

●缺乏訓練

眾所周知,寶寶的運動能力、大腦思維能力、感官能力等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技能,而是要隨著年齡的增加來逐漸獲得的。這個年齡增加的過程,其實正是大腦發育的過程。而適當的訓練能夠對大腦產生刺激,幫助大腦發育

如果在孩子身體感官相互配合的時期缺乏必要的訓練,就很容易造成感統失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孩子在注意力發育最強的階段,沒有對孩子進行必要的訓練,孩子在長大後,勢必會存在注意力低下的問題。

感統訓練有助於大腦潛力的開發?不是誇誇而談,有科學依據

研究顯示,剛出生的寶寶已經有高達140億個腦神經細胞,大腦重量也會在孩子3歲時發育到成年人的80%。

這個階段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大腦的各項功能都處於一種“待開發”狀態。而幫助大腦開發的最好方法就是刺激。不同程度的刺激會對大腦產生全面的影響,幫助大腦發育,激發大腦潛力。

感統訓練就是刺激的一種。通過不同內容的訓練形式,大腦會接收到不同的刺激。同時,身體器官在大腦的支配下,相互配合,感統綜合能力也會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那到底什麼時候是孩子進行感統訓練的最佳時期呢?

兒童認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智慧的根源來自嬰幼兒時期的感覺和運動發展。

這說明,在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進行感統訓練了。專家指出,孩子進行感統訓練的最佳時間為0~6歲,最晚不能超過12歲
,在兒童早期進行的幹嘔提高年訓練,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對寶寶進行感統訓練,這些小妙招父母最好不要錯過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進行的感統訓練存在不同,父母最好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發育特性,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0~3歲:感統訓練的與預防期


1)0~1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通過觸覺、視覺、聽覺
來認識社會的。爸爸媽媽不妨用一些顏色鮮豔的卡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並讓孩子嘗試主動抓握卡片或者玩具,這樣能夠幫助孩子獲得對不同感覺的認識。

同時,在一歲左右讓孩子適當練習爬行也是鍛煉孩子前庭覺和本體覺的好辦法

●3~6歲:感統訓練的黃金期

這個階段父母要對孩子的感統綜合進行綜合性的訓練,訓練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對身體各項器官在大腦支配作用下的掌握效果,做到對於身體器官的基本掌握。

媽媽可以帶著寶寶多去室外散步玩耍,不要讓孩子老悶在家裏,在外面跑跑鬧鬧對孩子前庭覺和本體覺的訓練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父母可以帶著孩子看一些幫助思維邏輯提高的繪本的讀物,幫助孩子思維邏輯能力的形成。

●6~12歲:感統訓練的補救期

如果寶寶錯過了感統訓練的黃金期,父母也不要氣餒,放平心態,多鼓勵孩子進行大活動。比如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這樣會幫助加強前庭覺的訓練,提高自身的平衡能力。

當然,必要的學習和閱讀,也應該成為這個階段寶寶學習的重要內容。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