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有哪位歷史人物的臨終遺言,感人肺腑?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11日 -
:        
 

自說文史

百家榜創作者,歷史達人,優質創作者

這世界唯有一樣是人人都公平的,那就是死亡。沒錯,不管是才子佳人,帝王將相,還是奸詐鼠輩,亦或是方家名流,每個人都會死亡,誰也逃脫不了。只是,每個人的死去方式不同,有些死不瞑目,有些則含笑而逝死。

一些人臨死前也會說出不同凡響的話,流傳至今。這些臨終遺言,即便過了幾百年甚至一兩千年,也不會過時。

譬如劉備的臨終遺言,就很感人肺腑,這些話不僅是他的畢生寫照,也值得後人學習。劉備的遺言是什麼呢?

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自更求聞達。

劉備的遺言,主要是勉勵劉禪,讓他好好學習,跟著諸葛亮學習等。這些話中,有兩句算得上千古名言,分別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和“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什麼叫“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話的意思是,不要覺得一些壞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覺得一些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也就是說,善惡不分大小,都要去留意,切不可覺得無所謂就胡作非為,或者置之不理。不管怎麼樣,好事再小也要做,壞事再小也不要做。

說實在話,劉備這十四個字簡直說透了很多人的心思,在今天的生活仍有很大的作用,發人深思。

農村有個老故事,跟劉備這話差不多,故事如下:

某村有個孩子,大家都叫他二娃子。二娃子小時候很聰明,媽媽很疼他,即便他犯了錯誤,媽媽也不打他罵他,反而覺得自己孩子很有本事。

這一天,媽媽在家縫補衣服,可是針不見了。二娃子看到後,記在心裏。他去鄰居家玩的時候,看到鄰居家有針,就順手牽羊,放在了自己的口袋裏。回家後,二娃子把針拿給媽媽,媽媽問他從何而來,二娃子如實回答。不料,媽媽不僅沒有責罵他,反而誇他聰明,有本事。

二娃子得了鼓勵之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今天他從鄰居家偷了一斤玉米,明天他又從親戚家順手拿了一個銅錢。媽媽一直沒有怪他罵他,都是誇他。後來,二娃子年紀越來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偷得東西越來越值錢。直到有一天他偷了人家的一塊金子,被送到官府,他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誤!

二娃子後悔莫及,眼淚流了很多很多,而他媽媽知道後,還在衙門裏大鬧大哭,說他兒子沒有錯。

看著自己的媽媽,二娃子說:媽媽,我可能要被送入監獄了,進去之前,我還有一句悄悄話要跟你說。媽媽把耳朵湊過來,二娃子狠狠咬住媽媽的耳朵,並且扯下來一小塊。看著媽媽鮮血淋漓的耳朵,二娃子忽然惡狠狠地說:媽媽,你害了我啊!如果我第一次拿人家的針時,你就批評我,打罵我,我也不會落到今天這樣地步啊!

從那以後,人們就用二娃子“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教育孩子。

這就是典型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事情起初都不嚴重,做著做著就已經跌入深淵了。反過來說,很多事情看起來只是小善,但是時間久了,人就會變得善良,能知道別人疾苦,能理解人的痛楚。

劉備從小和母親織席販履,過著貧苦的日子。他知道黎民百姓的疾苦,他也知道別人的苦楚,他理解別人,他知道如何盡人力,為善事。為善日久,則人有德有賢,別人才會真正對你心悅誠服。

這叫什麼?這就是“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兩句話像什麼?像不像平常百姓人家對孩子的教導?是不是像大商人對兒子的告誡?可事實上,劉備是季漢的皇帝,不是尋常之人。然而,他對兒子的遺言,居然沒說如何治理國家,沒說要防備哪個大臣,更沒有說要打下更大的疆域,而只是說如何做人做事。

是劉備格局小嗎?不是,這恰恰是劉備的大格局。

治國也罷,統一也罷,一切都要從小做起。劉禪雖然有過長阪之難,但是和劉備的成長完全不同,劉備是從底層長大的,劉禪的成長環境相對來說好多了。他沒有父親那樣的經曆,必須得從小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自己,才能成為合理的國君。

這兩句千古名言,也正是劉備的一生寫照。

刺客不忍心殺他,陶謙要把徐州讓給他,老百姓願意跟著他,袁紹、曹操、劉表等人敬重他,欣賞他,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始終跟隨他;他敢率一千人救徐州,也能理解糜芳、黃權等人的“背叛”,他臨死沒有惦記國家大業,沒有吹噓自己的功績,沒有其他,只是勸兒子為善棄惡。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和“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以及“以人為本”,直到今天都還很實用。劉備,真乃千古君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