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財富

世界越亂,富人越富,一場全球財富大轉移正在上演,誰是最終贏家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15日 - 財富小編  
朗讀: 

東東有魚

▲由左至右:貝佐斯、紮克伯格、馬斯克(路透社)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在疫情期間財富猛增63%,淨身價約1840億美元;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所擁有的財富增加近3倍,淨身價升至700億美元;而臉書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淨身價為880億美元。

美國人均財富的分布情況,來源:橋水基金

美國的貧富差距已經達到了經濟大蕭條後的頂點。世界越亂,富人越富。一場疫情,則讓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財富大遷移,誰在從你的口袋裏把錢偷偷拿走?

最近,大家都愛自稱“打工人”,這個詞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產階層的財富困境,我們多依賴於“打工”的職務性收入,缺少財(資)產性收入

這意味著,我們的財富來源非常脆弱,一旦失業,就陷入手停口停
的境地,但無論我們怎麼不停地奔跑,收入卻常常追不上一個房子、一支基金或是一支股票產生的收益。

吳曉波曾經提到:每個人的收入分為兩類,一類是職務性收入,另一類就是財產性收入,後者在收入比例中的增加,代表著一個人的證券化能力的提升,如果他的全部收入均來自於資產性收入,那麼他就擺脫了職業的限制,而成為了一個真正財務自由的人。

這兩種收入的差距,就是貧富分化的根源之一。

資本的回報率大於全社會財富增長的速度,所以有資本的人更多地享受到了社會發展的成果。
而且,資本回報占經濟增長的比重在持續提升,未來,錢生錢,只會越來越容易。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在其研究人類社會貧富差距的巨著《21世紀資本論》中,回顧了自工業革命以來收入及財富分配的歷史,論證了上述觀點。

疫情以來,以美聯儲為首的各國央行輪番上演貨幣大放水,直接開啟“印鈔機模式”。貨幣池子水位猛升,全球財富被稀釋
。同樣的錢,代表的價值已完全不同於昨日。人們的財富也被悄無聲息地轉移了

貨幣不是中性的,誰先拿到貨幣誰就占便宜
,離印鈔機越近的人越受益。貨幣灌水的結果,是有人更富,有人更窮。

富人的資金大部分配置在全球範圍的房地產、股票、信托等金融資產上;而中產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工資,資產基本配置在房子裏,持有儲蓄更多。

更多貨幣湧入市場,進一步推高金融資產價格,擁有金融資產的富人財富隨之水漲船高。
而同時,寬松貨幣政策使利率走低,而持有儲蓄的多為中產或窮人,窮人補貼富人
,加劇了財富分配的不公。

財富內卷,如何成為最後贏家?

“內卷化”是當前輿論場中備受熱議的一個詞。“內卷”的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於是只能不斷地在內部進行自我複制和精細化這樣一種動態停滯的文化現象

換句話講,就是沒有質變的量變,沒有出路的內部競爭
。不只是在職場中,其實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同樣呈現內卷化。

經濟增速放緩,在優質資產增量不足的情況下,資本就需要在存量裏展開廝殺。
所以未來能夠掌握優質資產的人,才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樓市的黃金時代已逝,房住不炒是基調,銀行理財虧損,貨基收益下降,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退出歷史舞台,未來十年將會哪類資產的主戰場?資本逐利,做投資,只需要盯住在資本暴風眼中的金融體系將財富如何再分配,就會發現下一個戰場已經浮出水面。

國家政策輪番出台:推動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力度、加大權益類資管產品發行力度、社保基金入市……幾乎整個金融體系都在擴大資本市場的比重
。以股市為代表的權益市場已經成為新的財富棲息地。

就像上面講到的經濟內卷化,存量廝殺,在搶同一塊蛋糕時,企業間的競爭也會愈加激烈,只有稱得上好的公司才可能在殘酷競爭中存活,資源和資本向頭部公司聚集,贏家通吃,行業利潤也會被頭部企業瓜分

如果我們注定沒法擁有這些好公司,我們可以選擇投資這些好公司
,股市無疑是優秀頭部公司的集聚地。實際上放眼全球來看,股票一直都是收益較高和抗通脹的優質資產。

數據來源:Bloomberg

增加權益類資產投資,通過公募或私募基金參與資本市場,可以助力我們在這輪財富再分配中分得一杯羹。

其次,關注我們家庭財富的資產配置情況,從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資產配置不是簡單分散投資,而是通過構建合理的投資組合,在風險與收益中間尋找最佳平衡。

投資組合主要包括不同類別的風險資產,如房產、權益類、固收、現金類、另類資產等。根據家庭的風險收益需求,確定不同資產類別和投資工具構建的投資組合。組合裏的各類資產之間一般要具有弱相關性,甚至負相關性
,組合收益趨於穩健,不會出現一損俱損的情況。

對於高淨值家庭,可以考慮加入海外資產配置
。如果是人民幣資產,在國內通過QDII基金能夠獲得海外投資收益。在做海外投資時,一定要避免投資股票、期貨等需要自己頻繁做決策的產品。相比中國,海外資本市場發展成熟,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散戶很少。無論是擇時還是擇股,個人投資者都拼不過機構投資者。
所以如果想直接在海外投資,可以考慮海外不動產投資,作為經濟放緩和股市波動的風險對沖。

當然,把大象裝進冰箱的第一步是先有一頭大象,無論是投資權益類資產,或是做好資產配置,積累原始資本都是關鍵一環,增加個人的財產性收入,手中有糧,心中才能不慌
。也許我們永遠成為不了超級富豪,但是我們可以借助專業的投資機構盡力守住財富,並做好准備抓住財富重新分配的機遇,以期實現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