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23日 -
:
谷大粒
歷史達人,優質創作者
火葬之所以被提出,更多是出於節省土地的緣故,是處理屍體的一種方式,然而靈魂又將何處安放?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半坡文明便有了土葬的風俗,此後的《周禮》更是規定,“眾生必死,死必歸土”。作為農業大國,我們同樣是一個鄉土社會,將土地視作生命之本,有地則生,講究的便是魂歸故裏、入土為安,這自然無可厚非。
“生於斯,死於斯,銘於斯,其魂氣無不之也,其死而有不澌者矣。”
在古人看來,人死後形體埋入地下,脫離了形體的靈魂才可以歸天,得到安詳,否則也就不會有死後的世界了。喪葬文化是我們極為重要的一環,與孝道祭祖、死者為大以及情思有著關聯,也正是由於與死者的感情聯系,喪葬文化才得以形成。
事實上,也唯有土葬才更具有追悼死者的祭祀活動,承載著後輩與先人之間的聯系,否則後世子孫如何知祖宗,“根”又如何追尋。
就土葬而言,秦始皇陵達到了巔峰,也成了我們文化的一種象征,其中的兵馬俑坑更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彰顯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質。
可以說,土葬同樣承載著文化,是一種文化的底蘊。
行至東漢,佛教的傳入也帶來了火葬的風俗,然而這也不過是得道高僧的專配,更多人依舊是奉行土葬。
事實上,火葬的推廣有著節約土地的內核,然而就實際的祭祀習慣而言(出五服),百多年以後也就隨風消散,土葬同樣也是回歸自然的表現。畢竟排除王侯將相以後,普通人並沒有占據多少土地,也極少有耕地被墳塋所擠占,否則千百年來豈不是早就無地可種了?因此,人地矛盾雖大,但並非土葬所導致的,合理的安排總歸效益更佳。
一方面,火葬實行以後,不少人還是習慣將骨灰如土葬般放進棺木後埋入大地,顯然這不僅失去了火葬的內核,也造成了不少麻煩。另一方面,火葬也並非全無害處,不僅將人當作了垃圾,火化的過程也造成了氣體的排放汙染。
歐洲的中世紀,火葬甚至被法律所明確禁止,只有當局基於特殊的情況作為懲罰方可行使。宋太祖時期,趙匡胤甚至下令禁止火葬,明清之際同樣如是。這是由於當時亂世初定,活人尚且顧不上,禮崩樂壞下自然有了改變,加之佛教的平民化浪潮,因此火葬之風起了苗頭,而此後則是人地矛盾,或者說富人擠占了窮人。
“其從尊長遺言,將屍體燒化或置水中,杖一百”
事實上,火葬的盛行也僅是在百年時間內,也就無怪乎得不到廣泛支持,畢竟欲速則不達,長久以來入土為安的觀念是需要時間來調節的,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
商代厚葬成風,先秦禮數周到,漢代講究風水,三國魏晉南北朝則轉向薄葬,可以看出這些葬俗並非不可更改,只是需要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