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書生有多誤國?教科書中的這個正面人物,歷史上禍害了一個王朝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07日 -
:        
 

小閔學歷史

歷史達人,優質創作者

歷史上很多的王朝無不都深受“書生誤國”的災害,比如戰國時期的趙國,其“紙上談兵”就是典型的“書生誤國”,而後來南宋時期的張浚也堪稱“書生誤國”的典型,雖然有一腔熱血想要報效南宋,可是卻完全不懂軍事,白白葬送了當時南宋的幾十萬大軍,讓對金人保持優勢的陝西毀於一旦,若非吳氏兄弟死守川蜀,恐怕南宋危險了,而後來明朝就更不用說了,這已經不是誤國,簡直就是“坑”了。

而你所不知道的是,其實歷史上很多的教科書之中的正面人物都堪稱是“書生誤國”,比如宋朝學者歐陽修,就因為對武人的恐懼,曾經多次進讒言陷害狄青,最終導致狄青鬱鬱而終;而同樣的,另外一位宋朝學者也是“書生誤國”,在教科書之中我們也經常學過他的作品,而且對於他的評價大多都是正面的,可是事實上他對宋朝的禍害不比歐陽修少,他就是司馬光。

新舊党爭,遺禍無窮

在歷史上,宋朝是這麼一個朝代:GDP發達,軍事孱弱,動不動就被欺負,而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是由趙匡胤本人造成的,因為他本身是從五代十國的亂局之中出來的,他清楚的知道武人一旦掌權會變成什麼樣,所以在坐穩皇位之後便“杯酒釋兵權”,解除了諸如石守信等名將的兵權,之後的趙光義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可以說“重文輕武”的國策就從這個地方開始了,北宋之弱始弱於趙匡胤。

然而北宋滅亡雖然是因為宋徽宗和宋欽宗的昏庸無道造成的,因為他們任用“六賊”導致朝綱敗壞,南方方臘起義,北方宋江起義,而造成蔡京坐大的這一切就源於那場“新舊党爭”,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司馬光和王安石。

北宋的武力孱弱是事實,因而北宋神宗時期,宋神宗便任用王安石想要改變這積弱的局面,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可是變法曆來會觸碰到很多人的利益,而這其中就包括歐陽修以及司馬光,他們是變法最堅定的反對者。

今天咱們暫且不論“王安石變法”是否真的改變了北宋,我們就說說因為這場新舊党爭給北宋帶來了怎麼樣的禍患:

首先就是這兩党之間的朋党之爭,本來政見不合在朝堂上是常有的事,很多人的初衷是為了讓這個國家更好。然而和有些守舊派人士不同的是,司馬光則是一味的反對新法,認為這新法是禍國殃民,一開始的政見不合居然變成了朋党之爭。

而朝堂之上,兩派對變法可以說是鬥了個你死我活,大量士人被貶到地方,對於司馬光的所作所為,同為守舊派的文彥博都頗有微詞,最終的結果是王安石多年變法毀於一旦,而變法派人物在這之後繼續和王安石的爭鬥,後來宋徽宗繼位了,沒法子,壓不住兩派之間的鬥爭就扶持了第三派,這就是蔡京,至此北宋新舊党爭是結束了,可是來了一個更大的禍患。

其次新舊党爭最直觀的沖擊就是被北宋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因為一派反對變法,另一派支持變法,於是兩派互相傾軋,一方得勢就廢除另一派的主張,這就導致當時法令的朝令夕改。

比如青苗法,雖然王安石在這個過程之中是急功近利了,他的本意是希望抑制宋朝的土地兼並,讓貧富差距不是那麼大,從客觀上來說至少的確給宋朝帶來了稅收,可是這其中的弊端還需要當政者去解決,而司馬光則是直接一廢到底。

對於司馬光一位廢除新法,當時同為守舊派的同僚也有一些看不下去,比如文彥博。

對於變法,曆來就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可是司馬光的反對理由是太過荒誕,他並未從民生大事去考慮,而是以祖訓、儒家經典等等來反對,這從我們現代人的思想來說,不就是“書生誤國”嗎?就因為違背了祖訓,所以一些該做的事就不能做了?

割讓河湟之地罪無可恕

宋朝歷史上,軍事是其最為薄弱的一環,由於“重文輕武”的政策,導致宋朝是“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如此士卒戰鬥力怎麼上的去呢?

而王安石變法其中一條就是針對軍事的,雖然王安石變法有弊端,可是我們可以看到,其還是有一定成果的,比如當北宋西北軍的實力大幅度提升,在宋朝中期,西夏一直是宋朝心腹之患,“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宋朝丟失了大片國土,並不得不承認西夏的獨立。

不過自宋神宗即位之後,這種情況得到了改觀,在王安石變法的主持之下,北宋名將王韶提出了《平戎策》:“收複河湟,招撫羌族,孤立西夏”,在這戰略之下,我們看到北宋對於西夏的戰略是很成功的,西夏看著自己的土地一寸寸被蠶食卻毫無辦法,因為宋朝國力實在是太強大了,而北宋也因此收複了河湟大片土地,假以時日西夏必然會被宋朝所滅。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由於宋神宗的突然逝世,王安石變法被迫戛然而止,而司馬光一朝得勢所議的就是“割讓國土,廢除王安石變法”,其中河湟之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夏得了他,就可以威脅宋朝腹心,而宋朝得了河湟,就可以以此為根基步步蠶食河湟之地。

然而此時司馬光卻未看出河湟之地的重要性,僅憑一己之欲就想要割讓河湟,那麼他的理由是什麼呢?

一.河湟之地本身就是西夏國土,可是他卻從未想過西夏如果要追根溯源本身就屬於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在漢晉唐時期,西域自古就是宋朝的

二.如果不割讓河湟,那麼西夏就會重啟戰端,擔心宋朝會鬥不過西夏。可是事實上,當時戰略主動權一直掌握在宋朝手中,更主要的是仗都沒打就想著割地賠款了。

三.司馬光認為宋朝所占領的地方都是無用之地,還不如扔給西夏。這一點也正好暴露了他的見識短淺,他只看到了表明一層只計算小利,可是這背後的戰略價值並未計算在內。

所以王安石和宋神宗辛辛苦苦打下的河湟之地,司馬光就這麼一張嘴就讓數十萬宋朝將士數十年的努力就毀於一旦,而反對的理由看似是憂國憂民,實際上卻是為了自己的身家利益著想,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因為“朋党之爭”所以才出了這個餿主意。

當然,司馬光之所以誤國本質上還是由於其思想太過迂腐,這也是很多古代文人的通病,只抱著“聖賢書”不放,聖人說的全都是對的,卻不知他們鑽入了牛角尖,因而才有了“書生誤國”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