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10日 -
:
911的故飾
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 青年作家網 代表作: 《姐姐》
臣相李斯
上一回,我們把扶蘇團隊和胡亥團隊的情況,都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
大致情況是,秦始皇翹腳一走,胡亥團隊,近水樓台先得月,胡蘇團隊,鞭長莫及身被剮。
政權的更替,如此簡單?
背後的原因,確實如此嗎?
還是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
一群人的做事風格,決定了一個團隊的套路,能行之多遠?
今天,我們就來繼續探討,分析。
01
一、國難當頭,愚忠上頭
李斯和趙高,矯詔立胡亥為太子之後……,這邊,為了斬草除根,翦除禍患,趙高是極盡其抹黑、扭曲之能事。在秦二世面前,叨叨逼逼蒙毅不忠,蒙恬必死的誅心之言。
話說,扶蘇死之前,說過一句話,大致是“爹要兒死,兒不得不死”的結束語。
今天看來,愚孝之極。
同時,也可想而知,秦始皇的威嚴,冷酷到父子之情,只剩下君臣之道。
扶蘇,曾力諫始皇,重儒生,忌殺伐。
國家初定,極其需要休養生息。
但父子二人,終於政見不合,分道揚鑣。
然而,一個有野心安定天下的帝王,怎麼可以被亂世所掣肘,被現狀和困境所迷惑。
扶蘇在這一刻,軟了。
換做秦王李世民,且看他,會一步一步怎麼做。
愚孝上頭,一己之私,終於國家不顧。
大是大非面前,扶蘇,是糊塗的。
蒙恬死之前,手握30萬大軍兵權。
他曾力勸扶蘇,回鹹陽看看情況,再說。
扶蘇悲傷,放棄了。
蒙恬,漸生去意。
主子,都要死了,作為保駕護航,手握30萬重兵大權的猛將,又能何為呢?
其實,這二人都沒有想通,為什麼秦始皇會讓太子組隊蒙恬?明面是戍邊修長城,可實際上,換做秦始皇的脾氣,有兵權就有發言權啊。
這兩人,吃不透這個理,更是扶蘇自己,在歷史及命運的關鍵時刻,態度悲觀。
男兒的氣血,真不行。
帝王的眼光和胸襟,豈是這等困難都跨不過的?
死之前,蒙恬將軍對來使說,我,蒙恬,即使身困被囚……,但若說要反,這是輕而易舉之事。
但我三代忠秦,不敢忘先祖之教,更不可辱沒蒙氏家門。必死,而守義。
我就不知道,蒙恬腦子,當時是不是進水了。
祖父蒙驁,父親蒙武,一生都不當軟蛋,沖鋒陷陣,順勢而為,才建功立業,走到秦始皇統一天下,這一篇。
蒙恬,和來使講道義。
說,曾經周成王還在繈褓之中的時候,周公旦從旁輔佐。有一次,成王重病,危在旦夕,周公旦將自己的手沉入水中,對天發誓,“成王還小,他意識尚未明,但有罪殃,請讓我一人承受。”
蒙恬的意思是,周公雞蛋,對國家,對弱小繈褓之中的周成王,忠心耿耿。我蒙恬,忠心不二,對國家對君王,亦是如此。
今天,說我欺君誆主,要砍我頭這件事,是秦二世誤會了。這裏邊,一定是奸臣禍害忠良。
他說,您幫我(跟來使說),帶句話給聖上,“一個人,若能看清自己的過錯,就有自救重來的機會。願意傾聽各方的聲音,就不會被蒙蔽雙眼。”
胡亥長20米的大刀,已經舉到他蒙恬的頭上,他卻如此幼稚地,說這些話。
無疑,讓人笑話。
最終,蒙恬大聲歎息,“如果我有罪,或許,罪在替秦王修萬裏長城,斷了地脈。”於是,服藥自殺。
聽來,既鏗鏘有力,又令人唏噓不已。
仔細辨別一下,胡亥是什麼人?趙高又是什麼人?秦始皇東巡,身邊長期跟著的又是一幫什麼人?這裏邊,有太多太多的可能性,被蒙蔽的東西,太多太多……
然後呢?蒙恬的行動力呢?就這樣屈死了嗎?
大將蒙恬
02
二、輕於鴻毛,重於泰山
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君子一死,必求清清白白。
死於國家社稷,戰死疆場,身死而義。
死於小人禍國,奸佞戕害,何其可悲。
相較一下,蒙恬弟弟蒙毅,死之前,說過一番話,令人覺得,死得明白,不糊塗而亡。
只是可惜,也是止於言語,未付諸任何行動。
代地,來使見蒙毅。
傳旨說,“罪臣蒙毅聽旨,始皇曾欲立太子,卿從旁阻撓。當今丞相,定你不忠之罪,罪及宗族。新帝不忍,賜你死罪,幸甚至哉,你自裁吧!”
意思是:你曾經在始皇面前,亂講話,阻撓立太子扶蘇這件事,這就叫典型性和皇帝講話,不帶腦子,是為不忠。本來要砍你全家和親戚,胡大王,於心不忍,就賞你一人去死,謝恩吧!
蒙毅說,
“笑話,我出入,都跟始皇處在一起,到他死為止,我們都相互信任,彼此尊重,何來不忠,你,給我一個理由先!”
“又,太子扶蘇,從小周旋天下,與其他公子也相隔甚遠,他的能力如何,我又有什麼理由去懷疑和評判,何來多嘴一說。”
“再況且,始皇自己立太子,那是他多年觀察的結果,他的眼見力,我有什麼資格去評判呢?”
“你們今天這樣幹,明顯就是有詐!”
“這莫須有的罪名和SHI盆子,不要扣在我的身上。”
“曾經,秦穆公殺良臣,罪百裏奚無過之身;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最終,歷史都會還賢臣以公道。”
“今天你們想殺我這件事,企圖歷史重演,以無道殺無罪,我壓根兒不上當,倒是你們,當真要小心!”
然而,說完之後,還是一死。
忠臣遇見佞臣,除了智慧,或許,更需要遠遠高於佞臣的雷霆手段,否則,一個比一個,死得慘!
趙高,指鹿為馬,為所欲為
03
三、千秋功過,但與人說
太史公說,蒙恬作為秦國名將,秦國初定天下的時候,人心未定,土地一片焦黃。
作為人臣,且有積極影響力的人臣,不力諫、不強諫,不替百姓討個公道,不站在天下百姓的角度,助力帝王安撫天下百姓之心,卻為了個人功業,曲意逢迎,僅這一點,蒙恬當誅。
然而,蒙恬死之前,覺得自己該死的原因,竟然是修長城、建驪山皇陵,而挖斷地脈……,可這,人臣之錯,又怪什麼挖斷地脈呢。終是他,不甘心,還是無可奈何。
反思秦始皇,戰國混戰時期,順應時代潮流,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天下,這是功。
毀壞文脈,嚴苛制法,苛捐雜稅,大興土木,不與民息,這是過。
且過,而不知反,一錯再錯,這是拿天下百姓的命,不當回事兒。
最終,天怒人怨,兩百多年基業,十五年匆匆而亡。
臣相李斯,出於私心,矯詔作惡,罪有應得,終被腰斬。可惜一肚子學問,治國才華,終是敵不過肉身欲望。
太子扶蘇,寬厚仁慈。然,愚孝之下,陷天下於禍亂,關鍵時刻,沒有太子的殺伐決斷,關鍵人物,在關鍵時刻,不智,就會縱惡,豈能擔當。
蒙恬蒙毅,國之棟梁,可惜了一對左臂右膀。如果,事急從權,早做安排,遇事有步驟,輕重緩急,又豈會淪落到“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艱險境地。
奸臣趙高,小人一枚。但小人的智慧,如果用對了地方,格局和結局,就和今天大不一樣。然,小人為何成為小人,社會制度的殘暴本身,就是一種對小人的作惡。想想趙高的出身,是何其的悲慘,小人物,在那樣一種情境之下,被踩在底層蹂躪,被侮辱的人格,如何不會想盡一切辦法,企圖翻盤重生呢。
臣相李斯
後記:
秦始皇,共有兒女三十四人。
死在胡亥手中三十三人。
其中,六個兄弟,殺於杜縣,同是秦將白起身死之地。
三個兄弟,自殺。
十二個兄弟,殺於鬧市。
一個兄弟,殉葬始皇。
十個姐妹,死於酷刑,肢解身體。
最終,臣相李斯,不得善終,誅九族,腰斬於市,死於趙高之手。
趙高,最終死於秦王子嬰之手。
秦王子嬰,扶蘇的兒子。
短短四十多天的秦末皇帝,終於,在劉邦攻入鹹陽之後,素衣系頸,軹道而降。
最終,死於西楚霸王,項羽之手。
歷史,總有那麼一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味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或使命。
但凡,私心太重者,都很難坦蕩在天地之間,善終而亡。
所謂私心,就是,心裏只有自己,或愚忠於皇權。
一個人的命運,不僅僅站在時代的角度,有時,試著站在歷史的角度,所謂格局,決定結局。
扶蘇兒子秦王子嬰,素衣系帶,道軹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