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兒童

美國專家讓嬰兒在“視覺懸崖”上爬行,寶寶會怎麼做?父母要明白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21日 -
:        
 

J媽學堂

百家榜創作者,親子達人,優質創作者

“視覺懸崖”實驗

“視覺懸崖”是一位美國的專家進行的,他首先邀請了一些嬰兒進行參與實驗,實驗當中制作了一些平坦的棋盤式的圖案,利用不同的圖案構成視覺懸崖的錯覺,為了安全起見,他在周圍設置了一層玻璃板(類似玻璃橋)。

當將嬰兒抱在玻璃板上,讓嬰兒的母親站在玻璃板的另一端召喚嬰兒。而在實驗當中,嬰兒並沒有向母親直直地爬過去,反而是毫不猶豫的朝向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進行攀爬。

在這個實驗過程當中,研究人員發現,當嬰兒在攀爬視覺懸崖的過程當中,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會很自然的選擇,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進行攀爬。

於是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嬰兒具有先天的深度知覺。

嬰兒的深度知覺是什麼?

深度知覺是將世界感知為一個三維空間的視覺能力,他能夠讓孩子知道物體與自己之間的距離。

而在這一個“視覺懸崖”實驗的基礎之上,發展心理學家Adolph博士發現,孩子並不是通過對高度的恐懼來進行探索的,或者讓孩子停止在玻璃板上爬行的並不是孩子的恐懼情緒,而是孩子對周圍環境的判斷。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孩子能夠利用自己的感知來評估周邊的環境,並通過自身的行為可以做出相應的調整適應環境。

所以總體而言,一些想要讓孩子通過進行排列玻璃橋,或者是進行攀登時,當孩子發現自己無法抗拒,需要必須進行爬行或者攀登時,孩子就會根據周圍的攀登條件或者是爬行條件來進行調整自己的行為舉止。

幫孩子進行克服恐懼心理,真的有必要嗎?

不少家長在發現自己的孩子恐高、恐黑的時候,總是擔心孩子的這些恐懼會影響孩子的後續發展,於是總是想要幫助孩子進行克服這些恐懼。

但事實上,人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而孩子的任何恐懼自覺都來源於直接的經驗,當他們對於一些事物“知之甚少”的時候,難免會對這些事物保留警惕,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從而利用各種自己能夠控制的行為進行規避恐懼。

在一定程度上,家長是需要幫助孩子進行克服恐懼心理的,而在克服的過程中,家長們需要了解的是,切勿用生硬或者魯莽的行為幫助孩子進行克服,因為這個很有可能會引起孩子對於恐懼的事物更大的反彈,更加不利於孩子戰勝恐懼。

如何幫助孩子戰勝恐懼?

1、


納孩子的恐懼心理

當家長發現孩子因為害怕和恐懼而出現情緒較大的波動時,請允許和接納孩子在情緒方面的宣泄
。給予孩子更多的安慰和擁抱,與孩子產生共情,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具體的恐懼點。

例如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恐高的心理時,當再次孩子遭遇自己難以克服的高度時,請允許孩子因為恐高而出現的恐懼,對孩子進行更多的愛撫和安慰,這樣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消除對高度的恐懼。

2、循序漸進的練習,讓孩子面對恐懼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恐懼點時,不要總是利用“這沒什麼可怕的”的安慰進行寬慰孩子,因為這對孩子根本沒有任何的幫助,甚至還會導致孩子認為家長不能夠理解他。

真正能夠為孩子取得幫助的是,讓孩子慢慢接受自己的恐懼。

例如家長發現孩子恐高時,可以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接受不同的高度,並將這個高度慢慢的進行提升,引導孩子進行接受高度,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消除恐懼。

家長們應該要明白,每一個孩子內心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恐懼,而面對孩子的恐懼,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慢慢地引導孩子進行戰勝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