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政治

「世界知識」2020世界知識論壇之四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21日 -
:     
 

品質中國

《中國質量萬裏行》雜志社,優質創作者

2020年11月16日,在美國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美國候任副總統哈裏斯就重建美國經濟發表演說,一旁聆聽的是美國候任總統拜登。

四個領域的具體動向

接下來談談不同領域的具體動向,主要涉及四個領域。

一是經濟方面,特朗普政府今年竭力推動“協同脫鉤”。原來是美國一家想跟中國搞“脫鉤”,但在疫情之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都試圖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特朗普政府加以利用,推動各方“協同脫鉤”。一方面,美國設立250億美元的“回流基金”,促使醫藥、通信等領域供應鏈從中國回遷美國。另一方面,美國國務院推動所謂“經濟繁榮網絡”,宣揚“自由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深層目標是實現中國與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深度剝離,拼湊孤立、排斥中國的國際經貿陣營。涉及領域非常寬泛,包括數字經濟、能源、基礎設施、金融等。如果美國的企業無法回到美國,可以轉向“經濟繁榮網絡”的其他成員國。此外,美方把人權問題同經濟問題捆綁起來,比如要求美歐企業不采購來自新疆的相關產品。

二是科技領域,特朗普政府攻防並舉。美方不斷擴大“實體清單”,收緊出口管制,尤其是針對中國的軍民融合戰略,采取實質性打壓舉措,還推出了“中國涉軍企業”名單。特朗普政府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加大研發投入,維護美國相對於中國的優勢。在國際上,美方推動“敏感技術多邊行動”,把相關國家組織起來,對中國進行技術封堵。推動《瓦森納協定》體系的升級,用所謂“清潔網絡”計劃實施對華“數字脫鉤”,目前有50多個國家、170多家企業加入。下一步,美方還可能從情報分享、替代產品合作研發、關鍵產品供應鏈管理、科技類投資並購審查一體化等方面著力,打造“同盟創新基礎”,推動盟友夥伴與美共同展開對華“技術冷戰”。

三是地緣政治,美方高度關注疫情的地緣政治影響,施壓他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特朗普政府推動“四國機制+”,邀請韓國、新加坡、越南三國與美日印澳舉行會議。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比根8月底公開表示,美國下一步就是要把四國機制往類似北約的方向上引。在四國機制框架下,印澳關系今年取得突破,兩國加強產業鏈合作,澳首次參加美日印“馬拉巴爾”海上演習。東盟方向,9月美國提出“湄公河—美國夥伴計劃”,對原來一些倡議進行了升級。南亞方向,蓬佩奧去了馬爾代夫、斯裏蘭卡等國,推動防務合作。

前不久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菅義偉通話,表示會繼續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太”。這表明未來幾年美國“印太戰略”的實質內容還會繼續發展。歐美在“印太戰略”問題上遙相呼應,今年德國也推出了“印太戰略”。今年7月蓬佩奧主持發表了南海政策新聲明,也是一個重大變化,美國對南海問題的干預越發增強。在台灣問題上,美方鷹派勢力妄圖在不公開承認“台灣獨立”的情況下搞實質上的“國與國關系”,即“准建交”。他們還推動美國對台承諾的“清晰化”,叫囂今日之台灣就是“冷戰時期的柏林”。

四是意識形態領域,蓬佩奧等特朗普政府高官持續針對中國共產党和中國政治體制進行攻擊。美方在涉疆問題上加大“抹黑”力度,企圖給中國扣上“種族滅絕”的帽子。美國國務院設立“西藏問題特別協調員”,利用其所屬的“全球接觸中心”等機構在國際上推進對華“敘事之戰”。美國國會出現新一輪“反華”潮,盧比奧、斯科特等共和党議員成為急先鋒,公開叫囂“共產党中國”已成為美國“敵人”、中國對美構成“關乎生存的威脅”、美中之間的“新冷戰”已爆發等。眾議院“中國工作組”10月發布報告,提出400多項遏華、制華措施。116屆國會提出360多個涉華法案,其中12個已經成法,下屆國會預計會有大量涉華法案通過。

拜登受到牽制

現在特朗普政府時日無多了。拜登上台後,將以應對疫情和恢複經濟為首要執政任務,用於處理中國政策的時間和精力或會比較有限。特朗普雖然即將下台,但“特朗普主義”對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影響不可低估。即便拜登有意調整對華關系,也會受到美國國會和民意的牽制,民主党內的“進步派”勢力對華態度也較消極。總而言之,未來四年是引導、塑造中美關系至關重要的時期,將深刻影響2035年前美國對華政策走向。我們需要加緊思考新形勢下中國的對美戰略是什麼,不能只是簡單應對美方的出牌和變化。

美國國內政治:大選和疫情折射深刻撕裂

劉衛東(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2020年美國國內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並對美國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是國會眾議院民主党人彈劾特朗普的案件未通過參議院審核,特朗普被宣布無罪;二是新冠疫情全面暴發且毫無減緩跡象,對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均造成嚴重沖擊;三是“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後,美國國內圍繞著種族問題的對抗愈演愈烈,各種極端思潮泛起,並給大選帶來出乎意料的影響;四是大法官金斯伯格病逝,特朗普和參議院共和党人火速任命了新的大法官,最高法院進一步保守化;五是圍繞著大選的醜聞、訴訟、遊行和對抗不斷,投票結果至今沒有得到公認。

這些事件的背後,依然是各種價值理念持續沖突,兩党和兩院在一系列問題上反複拉鋸,特朗普繼續通過制造分裂來鞏固選民基礎,政府治理與社會運行混亂不堪。隨著大選進程的推進,這些問題引發了更多的政治僵局和社會分裂。

“特朗普主義”不會隨著特朗普個人的離任而退出歷史舞台。圖為2020年11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兒子小特朗普在佐治亞州的一場集會上講話。

大選結果及其含義

截至目前,美國官方依然沒有公布兩位候選人贏得選舉人票的確切數量。絕大多數媒體認為,拜登獲得了306張選舉人票,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候任總統。在國會選舉方面,除了佐治亞州的兩個參議員席位要到明年1月5日才能決出以外,其他席位已塵埃落定,共和党以50對48的優勢在參議院暫時領先;而在眾議院,民主党在丟掉多個席位後,目前仍以224對211保持領先。在州一級選舉中,共和党依然控制著遠超對手的州長和州議會席位。由於2020年進行完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後,各州議會要重新劃分選區,共和党獲得的優勢使其能將選區劃分得對自己更有利,這對今後的選舉會帶來顯著影響。

從初步選舉數據來看,民主、共和兩党在權力分配上基本平分秋色,沒有一方占據明顯優勢。拜登和特朗普獲得的普選票數都突破了歷史記錄,但拜登對特朗普的優勢只有不到3%。從搖擺州的表現來看,億萬富豪布隆伯格為幫助拜登贏得佛羅裏達和俄亥俄而投入一億美元,但最終特朗普還是以明顯優勢拿下了這兩個州;而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威斯康星、佐治亞、亞利桑那等搖擺州都是險勝,有些優勢不到0.5%。在國會選舉中,民主党事先曾聲言會“取得大勝”,但結果完全出乎預料。這充分表明,選民對兩党都缺乏足夠信任。

新冠疫情和種族沖突對大選的影響

一直以來主流觀點都認為,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的干擾,特朗普贏得連任是十拿九穩的。不過新冠疫情的影響並非那麼簡單。雖然近來疫情在共和党占優的美國內陸地區持續蔓延,但當地共和党選民對特朗普的支持度卻超過了2016年,這意味著疫情並未削弱共和党選民對特朗普的忠誠度。但從另一角度看,在新冠疫情中受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群體和少數族裔,他們多是民主党的支持者,只是投票率一直偏低。新冠疫情蔓延導致其工作生活受到嚴重傷害,從而推動更多人出門為拜登投票。與此同時,獨立選民也因對特朗普的抗疫表現不滿而傾向於更多支持拜登。

從種族沖突的角度來看,特朗普一直拒絕明確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者,“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後,形勢對民主党是有利的。但一方面特朗普抓住了普通民眾對於社會安全的重視,極力將種族問題轉化為法律和秩序問題,多次表態批判民主党的縱容行為,要求嚴厲打擊打砸搶,倡議強化警察職能,並由此贏得廣泛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民主党人千方百計將“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為己所用,眾議長佩洛西等人在國會大廳為弗洛伊德跪祭,一些地方議會提出取消給警察局的撥款,很多地區還清除了已存在多年的歷史雕塑甚至修改教科書。這些政治作秀行為不僅令很多白人不滿,也激發一些黑人精英對自身處境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認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相信特朗普的應對才符合實際。在大選投票中,特朗普在所有少數族裔群體中的得票率都比2016年有所提升,這一結果表明,種族沖突的影響比想象中更複雜,無人能單方獲益。

政治僵局將會繼續

拜登入主白宮後,將會按照其執政理念來應對美國存在的各種問題,但多種因素會對其形成制約。

首先,全球化給美國社會帶來的貧富差距不斷增大的現實並未改變,幾乎所有群體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導致整個美國社會充滿不安和憤怒的情緒。而特朗普執政期間不同群體間持續激化的對抗和民粹主義風潮的盛行,已經形成政治氣候,拜登很難在短期內改變這一政治土壤。

其次,兩党內部矛盾重重,派別鬥爭嚴重,在大選期間這一矛盾被一致對外的目標所抑制,但在新政府進入施政階段後,內部分歧會重新凸顯,制約各自作為。

再次,由於當前兩党的政治勢力幾乎勢均力敵,相互對抗難以避免,府會分治的現實加上最高法院被掌控在保守派手中,會使得拜登的施政變得困難重重。

第四,特朗普雖然失利,但共和党並未失敗,他們不僅阻止了民主党控制國會兩院的企圖,還在眾議院縮小了劣勢。這給民主党帶來不小的執政壓力,也意味著今後兩党之間的對抗會更為激烈。

最後,“特朗普主義”不會隨著特朗普個人的離任而退出歷史舞台,特朗普對美國政治的運行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化塑造,雖然他在全民公決中被擊敗,但他的執政理念、言行風格、在共和党選民中的超強影響力都給美國政治運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特朗普的人品不值得恭維,但其某些政策確實有效,比民主党華而不實的做法更可取,這一認識在美國社會上有一定群眾基礎,拜登的治理很難避開其影響。特朗普本人也表現出即使離開白宮也要繼續參與影響美國政治運作的意圖,甚至可能再度參選。這些因素意味著拜登的執政環境難以顯著改善,美國的政治僵局可能還會延續。

拉美形勢:受疫情影響嚴重

江時學(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

拉美是此次新冠疫情的重災區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11月中旬,該地區的確診病例已超過1200萬,其中巴西高達600萬,確診病例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印度)。

巴西的綜合國力在拉美是比較強大的。但是,面對新冠疫情的來襲,博索納羅政府剛開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博索納羅總統常說,新冠肺炎僅僅是一個“小感冒”而已,不必大驚小怪,不必戴口罩。他甚至認為,巴西人的免疫力很強,即使在汙水下水道裏遊泳也不會得病。博索納羅消極抗疫的態度客觀上讓巴西蒙受重大損失。從拉美人的性格來看,拉美人喜歡社交,不願戴口罩,這在一定程度也不利於疫情的控制。此外,拉美國家的非正規部門十分龐大,在生計與生命之間,非正規部門中的勞動者無法作出正確的選擇,從而也加快了病毒的傳播。疫情蔓延後,巴西的醫護資源存在一定程度的短缺,雖然一些州政府建立了為數不多的方艙醫院,但還是有一些病人因缺醫少藥而喪生。

拉美的有識之士認為,疫情暴露出拉美的“軟肋”以及發展模式的缺陷。因此,拉美國家政府需要強化國家治理能力,需要恪守以人為本。

2020年11月9日,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結束流亡生活,返回玻利維亞。圖為11月11日,莫拉萊斯在科恰班巴省奇莫雷出席集會活動。

2020年,拉美絕大多數國家政局比較穩定。2019年的最後幾個月,多個拉美國家爆發反政府示威遊行。進入2020年後,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除個別國家以外,拉美基本上未爆發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政局較為穩定。

但委內瑞拉危機依然久拖不決。2020年1月,全國代表大會(委內瑞拉的最高立法機構)舉行領導層換屆選舉,路易斯·帕拉和胡安·瓜伊多都宣布自己當選為新任主席。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承認帕拉當選,但瓜伊多則自稱再次“當選國會主席”,並認為自己是委內瑞拉的“臨時總統”。美國政府的有關官員表示會繼續支持瓜伊多與馬杜羅總統抗爭。

2019年11月10日,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在反對派和軍方的要求下被迫辭職,後流亡海外。在2020年10月18日舉行的玻利維亞總統選舉中,莫拉萊斯領導的左翼政党“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候選人阿爾塞取勝。11月9日,莫拉萊斯結束流亡,回到玻利維亞。

自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於2013年去世以來,拉美左翼力量似乎風光不再。因此,國際上的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阿爾塞在總統選舉中取勝,說明拉美左翼還有希望東山再起。

出人意料的是,秘魯國會在11月9日投票通過了彈劾比斯卡拉總統的議案。反對派指控他在2014年出任莫克瓜省省長期間涉嫌收受政府工程承包商的賄賂。這樣的政局動蕩顯然不利於秘魯的抗疫。

2020年,拉美地區經濟增長率大幅度下跌。疫情對拉美經濟的影響力不容低估。根據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2020年10月6日發表的一個研究報告,2020年拉美經濟預計下跌9.1%,失業率達到13.5%,貧困率上升到37.3%,人均收入回落到2010年的水平,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也將越來越嚴重。該機構認為,2020年的拉美經濟形勢是該地區數十年來最令人擔憂的。

為了刺激經濟複蘇,一些拉美國家已開始動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但是,一方面,刺激經濟複蘇與控制疫情兩者之間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孰重孰輕,很難拿捏;另一方面,世界經濟的萎縮幅度可能會大於5%,不利的內外條件使拉美經濟很難在短期內走上良性增長之路。

2020年,特朗普政府繼續對拉美國家軟硬兼施。特朗普入主白宮後,美國不停地揮舞霸權主義和霸淩主義大棒,加大了制裁委內瑞拉和古巴的力度。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也不忘為改善與拉美國家的關系而提供“胡蘿卜”。2018年2月2日,時任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幫辦大衛·馬爾帕斯在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一個關於美國與拉美國家關系的會議上透露,為了進一步發展與拉美國家的關系,不斷促進拉美的經濟增長、民主和法治,美國政府決定提出一些有利於拉美增長的倡議。他表示,這些倡議可以被統稱為“美洲增長”倡議。2019年12月17日,“美洲增長”倡議啟動儀式在華盛頓舉行,但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被排除在該倡議外。迄今為止,美國已與十多個拉美國家簽署了實施這一倡議的文件。

2020年7月1日,《美墨加協定》生效,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壽終正寢。墨西哥當然是《美墨加協定》的受益者,但這一協定對其他拉美國家產生的“貿易轉移”效應會逐步顯現。

2020年,中拉關系繼續穩步推進。2020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與十多個拉美國家的領導人通電話,雙方就抗疫和其他一些重大問題交流看法。2020年7月23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十多個拉美國家的外長舉行應對新冠疫情特別外長視頻會議。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中拉以深厚情誼和合作精神為引領,在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抗疫合作。中方感謝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積極聲援,贊賞拉方開展國際抗疫合作的開放態度。拉方肯定中方采取果斷抗疫舉措並取得顯著成效,感謝中方的合作與大力支持”。

此外,中國還與一些拉美國家舉行了抗疫工作專家視頻交流會。這些會議為拉美國家的抗疫帶去了寶貴的“中國經驗”。

2020年,中國先後舉辦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拉美國家積極參與了這兩個盛會,為在疫情期間大力推動中拉經貿關系作出了貢獻。

應該注意到,隨著中拉關系的發展,美國對中國在拉美的存在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焦慮和戒備。例如,在美國的壓力下,一些拉美國家在是否允許中國公司華為參與其5G通訊技術項目的招標問題上猶豫不決。對此,中國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