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最早登上歷史舞台的肅慎滿洲族系的人物——乙力支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25日 -
:       
 

傅二爺講故事

古代朝鮮繪畫的女真人形象

自中原有文字記載,就記載有滿洲人的形象,最早被記載為肅慎人,肅慎人的形象一直與楛矢石砮相連。周天子邀請天子各政治實體會盟,滿洲人被安排在東北方向的首席,根據近代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研究認為,中原歷史始自三代,即夏商周,但夏無准確紀年,且無考古佐證,故被西方學者不認可。商開始有了文字記載,即甲骨文。有的學者即認為殷人(即商人)來自滿洲地區,周推翻了商的統治,商人一支返回故裏建立豪國。周擔心商以後卷土重來,遂找到東北方向的老大肅慎,請求肅慎將豪滅掉。肅慎依靠楛矢石砮這一神秘武器消滅的豪國,所以周邀請天下會盟,請肅慎坐到東北方向首席,並引進肅慎的什麼武器楛矢,分發給諸侯國。這時候的肅慎已經名震中原,商末的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到朝鮮半島建立古朝鮮國,周有意結盟肅慎,也是希望有肅慎的勢力威懾朝鮮。同時期的日本還處原始部落時期,默默無聞,而滿洲人已經被認為東北方向最強大的政治勢力。

《後漢書》對肅慎人後裔挹婁人使用楛矢石砮做了文字素描式的描寫:“古肅慎之國,在夫餘東北千餘裏,東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土地極寒,常為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各以豕膏塗身,厚至數分,以禦風寒……自漢興以後,臣屬夫餘,種眾雖少,而多勇力。處山險,又善射,發能入人目。弓長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長一尺八寸,青石為鏃,鏃皆施毒,中人便死……”

滿洲人自古的形象是善射,可見與滿洲人以國語騎射為民族之本的騎射是一脈相承的。

到了北魏帝國的時代,這北魏是鮮卑人建立。鮮卑人發展自滿洲地區的鮮卑山,離滿洲人聚集區很近。現在與滿洲人同語言民族錫伯族就自認為鮮卑後裔。也許是鮮卑人歷史上與滿洲人就是鄰居,相當打小生活的發小,更加了解滿洲人的原因吧,歷史展現出中原王朝第一次感覺到滿洲人威脅。

話說當時的滿洲人先人勿吉人聽說自己的兄弟民族鮮卑人在中原當了皇帝,同時當時勿吉國希望能與北魏建立軍事聯盟,消滅當時滿洲地區第一強國高句麗,改變東北亞的政治格局。勿吉國開始派人出使中原。那時候的滿洲到處是林海雪原,陸地很難行走。所以滿洲人主要是順著滿洲地區的河流稱船而行,證明當時滿洲人就有高超的造船能力、

這勇敢善戰的勿吉人,前世就是肅慎、挹婁,他們的後代白山靺鞨和粟末靺鞨。

話說肅慎人的一支挹婁人,滅掉擅長航海的穢人建立的沃沮後,被建立魏的拓跋人稱之為勿吉,有學者稱,挹婁人和沃沮人融合,勿吉的名稱來自被其滅的沃沮。

滅掉沃沮後,勿吉人繼續一路向南撕,滅掉立國700年的夫餘,夫餘被慕容鮮卑滅國過,後來在西晉的幫助下複國,但最終還是被來自肅慎地的勿吉國所滅。

那麼,夫餘人來自哪裏?

夫餘人上層也是騎馬民族,不奇怪,冷兵器時代,開疆拓土的都是騎馬民族,好比漢人祖先開疆拓土那一批,也是跟戎狄等民族很有關系的羌,屬於騎馬民族。

夫餘上層來自橐離(索離),橐離人來自松花江草原,更早之前在遼河草原,他們屬於貊人,相比穢人,他們通過內亞通道,吸收西亞先進文化,青銅器更發達。

來自橐離的貊人融合穢人形成穢貊系的夫餘,一部分夫餘人又南下,建立高句麗,與良夷、高夷等朝鮮半島北部的農耕民族融合為高句麗族,百濟上層同樣是來自夫餘,朝鮮半島南部的統治者三韓之一的馬韓也是騎馬民族,也叫貊韓。

勿吉人滅了夫餘,後又滅掉豆末婁(北夫餘),與穢貊系融合成南部的勿吉,而留在濱海和黑龍江流域的肅慎人為北部勿吉。

隋唐以後的漢字史書,勿吉被稱為靺羯,也被記載為靺鞨,實際上自己名字沒變,只是漢字翻譯用了不同的字。北部勿吉成為黑水靺鞨,南部勿吉成為粟末、白山等南部靺鞨。

勿吉人當年來拓跋魏,表演了戰舞,拓跋魏的汗驚呼:竟有如此好戰的民族,連舞蹈都是戰舞。

而滅掉夫餘、豆末婁的勿吉人,開始攻打高句麗。

高句麗的始祖是朱蒙,滿洲語、蒙古語、漢語中,輔音為z、zh、j一些詞的同源關系

很可能是這樣:

最初是指尖的東西,如針、箭,然後衍生出“導向”、“指示”,並延伸為“指使”、“指揮”、“指派”、“提示”、“提醒”、“教”

由“教”,延伸為“介紹”、“媒介”、“媒人”,衍生出“道路”、“道理”、“向導”

由“道路”衍生出“條狀”

由“指示”衍生出“前方”、“東方”

這些詞的滿洲語、蒙古語的詞根通常是“jo”、“ju”、“ja”、“za”等,而漢語對應的則是輔音為z/d、zh、j/g的“走”、“足”、“腳”、“指”、“針”、“椎”、“紮”、“蟄”、“則”、“轍”、“照”、“就”、“假”、“借”、“據”、“矩”、“朝”、“遵”、“召”、“介”、“舉”、“教”、“救”、“尖”、“箭”……

包括“東”,古漢語也是z輔音

朱蒙,夫餘語意為“善射者”,“朱”是“箭”的意思,可能跟蒙古語的“針”和滿洲語關於箭的一些詞匯同源

後來高句麗崛起,成為滿洲地區第一強國,南部勿吉人依附於高句麗,但始終沒有完全被高句麗統治,這些南部的勿吉人,也就是南部的靺鞨人,成為高句麗重要的兵力來源,高句麗與隋、唐的戰爭中,靺鞨人都是主力,非常勇猛,有一次,李世民在與高句麗的戰爭後,放了高句麗俘虜,卻活埋了幾千靺鞨兵,因為這些靺鞨人幫助高句麗,據說還射瞎了李世民一只眼睛(韓國說法)。

因為勿吉人祖先挹婁人在南下過程中滅了沃沮,而後來又滅了夫餘,因此,南部的靺鞨人都有穢貊成分,如粟末靺鞨占領夫餘故地後,也被稱為浮渝靺鞨(夫餘靺鞨),說明夫餘人也融入到靺鞨人中。

從高句麗壁畫中就能看到靺鞨人的鐵浮圖、頭插翎羽、戴皂羅巾等靺鞨-女真的習俗。

南部靺鞨與高句麗時戰時和的同時,也入侵百濟和新羅,或者聯合高句麗,或者單獨。

高句麗聯合南部靺鞨打算滅新羅時,新羅向唐求援,唐滅掉高句麗國,新羅統一朝鮮半島,而南部靺鞨一部分在早前就西遷遼西、燕州、幽州、定州等地,融入當地民族中,如一部分粟末靺鞨,還有一部分,依舊留在高句麗和南部靺鞨故地。

後來,粟末靺鞨(或白山靺鞨)的大祚榮,整合南部靺鞨人和高句麗遺民,建立靺鞨國(渤海國),當然,北部肅慎地的黑水靺鞨也逐漸壯大中。

渤海國是南部靺鞨人建立的毫無爭議,高句麗滅國後,《三國史記》記載:統一朝鮮半島的新羅人,並不把渤海人視為高句麗人,而視為靺鞨人,而與渤海國交流非常頻繁的日本人,也在記載中說明渤海國土人少,靺鞨人多,這裏的土人可能指高句麗人,或南部靺鞨和高句麗融合的民族,也就是說,渤海國依然以南部靺鞨人為主體,如白山靺鞨、伯咄靺鞨、粟末靺鞨等。

渤海國滅後,北部靺鞨和渤海國遺民的南部靺鞨走向統一,延續了古老的族稱肅慎(可能是東方人之意),契丹人稱之為jurchen,漢人稱為朱裏真、女真。

女真建立的女真國(漢稱金國)滅國後,又在滿洲地區建立了真國(漢稱東夏),後來亡於蒙古

蒙古人依照女真人原有的模式進行管轄,從元到明,朝鮮半島北部,原南部靺鞨地區,依然有很多女真人,成為後來滿洲諸部,他們相比北部女真更早接觸畜牧、農耕、定居等,北部的女真逐漸形成海西等部,海西、建州內部既有北部南遷成分,也有南部原有成分

還有一些女真人,在改族稱為滿洲前並沒被編入八旗,俄羅斯人沿用蒙古人對女真人的叫法jurchid,叫他們杜且爾人,或朱且爾人,這些人一部分入旗後改族稱為滿洲,另一部分與烏德蓋、那尼(烏爾奇)、那奶(奧羅奇)、鄂羅克(烏爾塔)等邊緣女真融合。

上邊這段,是我們介紹一下勿吉國的前世今生,此文關鍵,我要要談勿吉國第一次出使北魏帝國的這段歷史。

下邊就先看一下史書對勿吉國乙力支出使北魏的記載,據《魏書》卷一百·列傳第八十八·勿吉記載:

“去延興(魏孝文帝元的第一個年號,時間是471年八月-476年六月)中,遣使乙力支朝獻。太和(北魏孝文帝的年號,時間是477年至499年)初,又貢馬五百匹。乙力支稱:初發其國,北船溯難河西上,至太沴河,沉船於水,南出陸行,渡洛孤水,從契丹西界達和龍。自雲其國先破高句麗十落,密其百濟謀從水道並力取高句麗,遣乙力支奉使大國,請其可否。詔敕三國同是藩附,宜共和順,勿相侵擾。乙力支乃還。從其來道,取得本船,泛達其國。九年,複遣使侯尼支朝獻。明年複入貢。”

這段記載勿吉國派使臣到北魏,講述了自己來的路線,並希望與北魏支持其與百濟聯合,攻打高句麗。我們逐步分析,其信息量很大,而且標志著肅慎滿洲系民族自此從默默無聞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一、勿吉國與挹婁國可能是指同一國家

勿吉國派使臣到北魏,那麼這個勿吉國有何來曆?

勿吉國就是肅慎滿洲系民族建立的早期國家。但並非是最早的建國,肅慎滿洲系民族早期的文化考古,是7000年位於興凱湖畔的新開流文化。

大約4000年前,肅慎分化出南支,他們來到到今天長春地帶,建立了古滿洲人早期的王國,並定都在“茶啊沖”。具體可以看我2019年7月19日的文章《滿洲人建立的早期國家——肅慎王國》。按中原史書記載,傳說的舜時代,以及周初舉辦的會盟,肅慎國都派使者來參加。但中原有歷史記載是從周共和元年開始,這以前的都是上千年以後根據民間傳說的追記,難以認定是歷史事實,或許中原當時只是知道有個肅慎國,但沒有發生直接派使臣聯系。到漢朝至晉朝記載的挹婁,才算是同時期的記載。

肅慎被認為和女真、珠裏珍等都是一詞使用不同的漢字譯音。挹婁與滿語"葉魯"音近,為岩穴之穴的意思。肅慎可能和女真等一樣,是那一帶民族的統稱。而挹婁可能是外族的他稱,把居住形式作為族稱。作者滿族文化網懷疑是扶餘國對挹婁的稱呼。而同階段,挹婁可能未跟中原有聯系,而中原對挹婁的了解,是通過扶餘國轉述得知,連民族的稱呼,也使用了扶餘國人對這民族的稱呼。《後漢書》、《晉書》等記載的挹婁,都是以扶餘為坐標,有的寫在夫餘東北千餘裏,有的寫去夫餘可六十日行,可證當時中原對挹婁的記載,全部是根據扶餘國的轉述。

早期的時候,扶餘國比較強大,挹婁為扶餘國的藩屬國,挹婁人能武善戰,經過與扶餘國的幾次戰爭,最終打敗了扶餘國。按《三國志魏書》記載“ 夫餘責其租賦重,以黃初中叛之。夫餘數伐之,其人眾雖少,所在山險,鄰國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應該就是反映出,挹婁在那時候擺脫了扶餘國。1800年前,挹婁定都在今天黑龍江雙鴨山友誼縣,根據考古發現那裏龐大的王宮,七星祭壇等。
雙鴨山市區域內已經發現了成百上千處古遺址, 具代表性的是位於七星河流域的友誼縣鳳林古城和寶清縣炮台山古城。考古證明,歷史記載挹婁時期已經具備建立國家的條件,應該建立有挹婁王國。

滿族作家霍克先生寫有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挹婁王》,是現代滿洲人對那段歷史的一種自我尋找。現在友誼縣建立有挹婁王雕像,根據民間傳說,挹婁的開國君主叫木爾哈勤罕王,都城叫巴如古蘇霍通。而這則民間傳說,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淩存聲先生沿松花江下遊考察肅慎——女真系民族赫哲族後所寫的《松花江下遊的赫哲族》裏記載的。霍克先生《挹婁王》中有穆爾哈勤(木爾哈勤),但作為領導人的是挹婁蘇妮額女王的長子阿克敦納,而不是穆爾哈勤,他只起到輔佐作用。阿克敦納結束了女性統治,打敗扶餘國,建立起挹婁國。阿克敦納領導挹婁國,終於在公元494年,摧毀了橫行東北亞近800餘年的扶餘國。

根據《金史》等記載,女真早期各部領導人都同時是薩滿,估計挹婁王也應是薩滿,挹婁國或者說勿吉國,相當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古代王國。如記載挹婁派使臣到石季龍處,自雲“每候牛馬向西南眠者三年矣,是知有大國所在,故來一雲。“這說明挹婁國以薩滿教為主,根據馴養動物出現的狀態,判斷有一個大國,進而出使。做出這個判斷和決定派人出使的就是挹婁王兼薩滿。但挹婁人可能不知道,這位石季龍是石勒父親一手養大,但他最後卻篡位自稱為帝,算不上什麼大國。

另紅山文化,現在還無法確認族屬,但那裏的墓葬也是首領和大祭司葬在一個區域,證明滿洲地區早期的都是由薩滿與首領合一來進行統治,或是薩滿與首領共同具於上層,共同統治。

中原的史書相對來說,記載的非常簡單,沒有記載挹婁國開國的故事,只記載了一位挹婁王叫傉雞。在《晉書卷九十七-肅慎氏》中記載:“魏景元末,來貢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屬。魏帝詔歸於相府,賜其王傉雞錦罽、綿帛。”

早期的學者認為這位肅慎王(按時間上算,是挹婁王)的名字傉雞是勿吉的音轉,後成為整個民族的名稱。其後孟森、淩存聲、孫秀仁、烏拉熙春均認同此說法。

王鐘翰在《中國民族史》一書認為傉雞應是姓氏,林書山先生在《北方文物》1986年 第3期發表《肅慎姓氏傉雞考》,認為傉雞系姓氏。作者滿族文化網也認為傉雞是姓氏並曾是部落名, 清朝以前的東海女真的三部之一就有窩集部,傉雞、勿吉、窩集都是一詞,只是漢字譯音選的字不同,後世滿洲人把吉林 、 黑龍江 一帶的原始森林稱窩集。一般認為勿吉是由“叢林”之意引申為“林中之人”。

作者滿族文化網推測,挹婁一詞就是來自扶餘人對這個國家的稱呼,系外稱,整個民族還是稱肅慎。根據考古認定存在的挹婁國,這個國家的王室就是傉雞氏。我們將討論的乙力支所代表的勿吉國和考古中的挹婁國為同一國家,王樂文《挹婁、勿吉、靺鞨三族關系的考古學觀察》(《民族研究》2009年4期第70~77頁)中就談到1998年發掘的友誼縣鳳林城址反映的鳳林文化,與中原史書記載的勿吉相符合,認為鳳林文化(即考古認為存在的挹婁國)就是勿吉的遺存。

作者滿族文化網認為,正是因勿吉國強大,後來才把這一帶所有民族各部通稱為勿吉,故後來歷史書上記載有勿吉七部,再其後中原史書改稱靺鞨記載,也稱靺鞨七部。歷史學家已經確認,勿吉與靺鞨為同一詞音轉,只不過是中原史書選用不同漢字音譯的結果。

勿吉國與勿吉不可等同,勿吉國就是從以鳳林遺址為國都的國家,而勿吉則代指肅慎後裔的整個族群,勿吉國只是勿吉這一族群中最強大的部分。勿吉一詞有著不同的含義。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理解勿吉:

1、一個歷史國家的名字,即勿吉國。

2、一個部族名,就是這個部族建立的勿吉國。

3、一個姓氏,古代的滿洲一般就是一個部族就一個姓氏,勿吉部的人的姓氏就是勿吉,或是記錄為傉雞。

4、古代一個族群或是古代民族的稱呼,因為勿吉當時強大,故其所屬的族群或說是古代的民族,就以勿吉來命名。其後記載的靺鞨,也是勿吉的同一詞的音轉。

5、一個滿洲民族歷史時期的名字,一般講述滿洲民族歷史,就是按族稱不同的而劃分為不同的歷史時期,如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等,相當是滿洲民族歷史一個朝代的名字。

二、乙力支可能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大將軍

原來一般認為中原史書記載肅慎滿洲系滿洲的第一人是傉雞,作者滿族文化網傾向認為傉雞是姓氏,這樣歷史記載的第一人應該是乙力支。乙力支和其後代表勿吉國出使中原的侯尼支,被認為是滿洲早期的人名。

乙力支應該是一位很重要的歷史人物,但因為記載很少,出現了對他很多猜測,也形成不同觀點。作者滿族文化網就談一下自己理解的乙力支。

乙力支兩次代表勿吉國出使中原,有的認為這是勿吉國第一次出使中原。作者滿族文化網認為挹婁國和這裏的勿吉國為同一國家。以前記載過挹婁國派使者到中原。

三國魏景元年間,挹婁國曾派使臣到魏國,但可能存在語言溝通障礙,按中原記載,挹婁“人形似夫餘,而言語各異。”說明挹婁語與夫餘語是兩種不同語言,夫餘與中原聯系比較多,夫餘上層使用漢字,懂漢語,中原也有懂夫餘語的。但因為長期挹婁與中原沒有聯系,中原人沒有人懂挹婁語,挹婁以前也沒有與中原聯系,所以也沒人懂漢語。估計雙方只能用夫餘語交流。但對雙方而言,夫餘都是外語,肯定有使用不當和理解不同的問題,造成雙方溝通出現語言理解障礙。

那次都沒有記載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記載在介紹肅慎文字部分之後,記載了挹婁國來使情況。但記載了其王傉雞,說明是以傉雞為姓氏的王國,故作者滿族文化網認為那個挹婁國就是乙力支代表的勿吉國。那次有可能是肅慎滿洲系民族第一次派人出使中原,但因為存在語言障礙,沒有記清國名,也沒有記載使臣的人名。而乙力支可能懂漢語或是帶有懂漢語的翻譯,他的出使,才使得中原對勿吉國有了更多了解。在乙力支之前,挹婁國來使都沒有記載使者名字。而在乙力支之後就記載了侯尼支、人婆非、候力歸、 石久雲等多位來使的名字。

這裏也顯示出滿洲早期稱名不舉姓的傳統,上述的來使人名可能都出自傉雞部,即都是傉雞氏,所以寫的都是名字,而沒有寫姓氏。

早期的滿洲一個部落就一個姓氏,但這一大部落裏的人,並非全是同一祖先,所以同一部落的人之間可以通婚,但上層為與其他部落建立同盟,往往與其他部落通婚,形成姻親聯盟。根據《金史》記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時候發詔書禁止同一姓氏的婚姻。以此也可以反證,以前一個大部落內,只要不是同一祖先,是許可部落內通婚。

根據歷史記載挹婁國是在黃初(公元220年至226年)擺脫扶餘國的控制而自立,也就是曹魏建立的初期。

當時挹婁國曾派使臣到魏國,是在三國魏景元年間(260—264),曹魏在這之前,在公元244年(正始五年)和公元245年(正始六年),曹魏兩次派毌丘儉征伐高句麗,可能是在那戰爭中,挹婁國知道了有個軍事力量比較強大的魏國,所以派出使臣聯系。但因為以前都是扶餘國和高句麗與中原進行聯系,挹婁國與中原比較遠,雙方之間缺乏了解,以致於此次出訪准備不足,可能出現語言理解困難,造成中原記載的非常簡單。

乙力支兩次代表勿吉國出使中原,第一次是北魏延興(471—476)中, 第二次是北魏太和(477—499)初。此時的中原雖也叫魏國,但是鮮卑人建立的魏國,與曹魏不同。因為缺乏勿吉國自己的記載,不知道勿吉國是否能分清。但從中原記載來看,第一次出使記載非常簡單,而第二次記載就詳細很多。說明乙力支第二次出使准備充分,雙方溝通比較通暢,中原對勿吉國有了較多了解。按乙力支所述到達和龍(今遼寧朝陽市)路線,所以有的人認為第一次出使只到和龍。第二次出使才到達當時的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

作者滿族文化網也認為乙力支第一次只到達和龍,因為乙力支出使目的是要與北魏建立軍事聯盟,制定共同打擊高句麗的計劃。因為第一次因准備不充分,只到達和龍(今遼寧朝陽市)。乙力支當時就提出建立軍事同盟的問題,和龍地區的北魏官員肯定做不了主,所以第一次沒有達到協商目的,才有第二次出使到北魏的首都平城。

有的認為乙力支就是當時的勿吉國的國王,我認為不可能。理由如下:

1、按《魏書》記載:遣乙力支奉使大國。乙力支是被派遣而來,所以肯定不是國王。

2、勿吉與中原路途遙遠,而且還存在敵對國家扶餘國、高句麗、契丹等勢力,路途上還可能其他部落,所以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國王不會去親自冒這樣危險。

3、勿吉與中原路途遙遠,故往複路程以及與北魏聯系,都需要很長時間,此次雖沒有說用了多長時間,但根據《晉書卷九十七-肅慎氏》記載:“通貢於石季龍,四年方達。”經曆四年之久,才到達石季龍政權的地方。乙力支出使所需時間,雖不會那麼久,那時間也不會太短。

如國王親自出使,國內政治空虛,會造成政局變動。即使不會有人謀反,也會出現治理上的空缺,所以從國家治理去考慮,也不許可國王親自去出使。

乙力支不是國王,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作者滿族文化網認為應該是勿吉國的大將軍,他講了勿吉國破高句麗十落的戰績,這些戰績很可能就是乙力支指揮作戰的傑作,所以他能比較詳細地給北魏解說。

乙力支出行的目的是為與北魏建立軍事同盟,共同攻擊高句麗,就如同渤海國第一次派使臣出使日本,目的是當時與唐處於開戰狀態,為避免當時四周鄰國唐、新羅、突厥、黑水靺鞨都與渤海國為敵,而希望與日本建立軍事同盟,只是能在對方新羅攻擊的時候,可以鉗制新羅。所以乙力支出使的真正目的是與北魏建立軍事同盟,乙力支說出勿吉國的軍事計劃,“請其可否。”征求北魏意見,如北魏同意,雙方可以共同制定相應的軍事計劃,乙力支只有是勿吉國的大將軍,才可以與北魏共同商定作戰計劃。

但北魏拒絕勿吉國的這項建議,所以以後勿吉國再次出使,就不再派武官。改派侯尼支等出使,因為看到與北魏進行的朝貢貿易有很大經濟價值,派遣的侯尼支可能就是負責經貿的文官了。

三、水運與海運

乙力支出使,詳細說明了自己來的路途,重點是水運,說明當時勿吉國有高超的水運能力,乙力支向中原主要講述自己來水路,估計是炫耀或是自誇自己水運的的能力,即說明是勿吉國的特長,說明自己特長的目的希望北魏能重視自己,按乙力支講:“密其百濟謀從水道並力取高句麗”,已經和百濟國聯系好一起進攻高句麗,自己從水道征服高句麗,說明自己有很強的水上作戰能力。乙力支說“請其可否。”,只是試探北魏的態度,希望北魏同意和勿吉國結盟,聯合攻打高句麗。如果勿吉國靠自己能就能打敗高句麗,肯定就不會是作為大將軍的乙力支出使,而是派遣文官來進行貿易往來。

北魏將這段水運如實記錄,說明北魏也認可了勿吉國存在的高超水上能力。只是不願意勿吉國一家做大,形成對自己威脅,所以要求勿吉國和平共處。

乙力支這次出使,帶來馬五百匹。而曹魏景元年末,帶來的物品是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說明以前是純土特產,也是經濟不發達而進行朝貢貿易,從中原獲取經濟利益。而這次說明自己國家強大,特別是有軍事強大的騎兵,馬匹充分,其目的還是希望北魏能與自己建立軍事同盟。而一次就帶來五百馬,說明當時來的使團人數很多,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估計要在一百人左右。人數多,才可能抗擊在沿途遭遇到其他國家或部落的襲擊。人數眾多,馬匹眾多,也說明當時水運規模是非常大的。

勿吉有很強的航行技術,很早就有這方面的記載, 《三國志·卷30》記載: “沃沮……其俗南北皆同,與 挹婁 接。挹婁喜乘船寇鈔,北沃沮畏之。” 因為勿吉國“便乘船”、“善射”, 致使北沃沮人常躲到深山岩穴中防備其襲擊,只在冬天冰封河道後,才返回村中居住。這些都說明勿吉國比較善於水上作戰。

那麼是否只有北沃沮人害怕勿吉國嗎?《三國志魏書》記載挹婁國的時候說:“其國便乘船寇盜,鄰國患之。”說明不僅沃沮,周邊的鄰國都非常害怕勿吉國(挹婁國)的水上打擊能力。

而乙力支希望與北魏建立軍事同盟的依靠的資本,就是自己的水上攻擊能力和驍勇善戰的騎兵。

歷史上,肅慎滿洲系民族的騎兵很厲害,另一方面也有很強的航運能力。只是對騎兵歷史學者論述的比較多,但很少關注很強的航運能力和水上打擊力量。所以這裏再說下肅慎滿洲系民族在其後的航運能力方面的發展。

公元544年12月,根據日方《日本書紀》欽明天皇五年(公元544年)十二月條載“越國言:‘於佐渡島北禦名部之碕岸,有肅慎人,乘一船舶而淹留。春夏捕魚充食。彼島之人言非人也。亦言鬼魅,不敢近之。島東禹武邑人采拾椎子為欲熟吃,著灰裏炮。其皮甲化成二人,飛騰火上一尺餘許,經時相鬥。邑人深以為異,取置於庭。亦如前飛,相鬥不已。有人占雲:“是邑人必為魅鬼所迷惑!”不久如言,被其抄掠。於是肅慎人移就瀨波河浦。浦神嚴忌,人不敢近。渴飲其水,死者且半。骨積於嚴岫,俗呼肅慎隈也。“

這是日本史籍上第一次提到肅慎人,也是肅慎海盜在日本越後沿海活動的記錄。

日本早期史書一直稱肅慎滿洲系民族為肅慎,日本經常史書記載了遭到肅慎的進攻。日本當時出了一位民族英雄叫阿倍比羅夫,他前後率領軍隊三次征討占據日本北部的肅慎。

因為日本史書記載肅慎非常頻繁,所以有的人認為可能是當時日本人認識有點混亂,記載的不僅有來自大陸的肅慎人,他們可能也把日本北部的土著民族認為是肅慎人,所以給現代人區分哪些是來自大陸的肅慎,哪些是日本北部地區土著民族的肅慎,造成困難。

日本同時期派往唐朝的使節是古代中日交往最多的時期,自630年至894年,日本共任命遣唐使19次,成功到達唐朝的13次,日本的使臣加上日本留學生26人、留學僧90人(從人數看,日本向中國學習,主要還是佛法上,相比之下,日本學習中國文化的學習熱情要低的多),日本總共到中國116人。

中原主動出使其他的國家的比較少,對日本來訪,一般是派人伴送,很少派使臣專訪。唐太宗李世民曾派新州刺史高表仁回訪日本,因為唐使要求日本天皇面北接受唐使國書,日本認為要求過分而拒絕,高表仁帶的國書沒送出去,只能返回。671年,唐朝再派郭務悰訪日,這次訪日擺出很大排場,據說人數多達二千人,但唐人只有六百人,百濟人一千四百人,說明這次航海依靠百濟的力量。但當時日本天皇去世,所以如此大的規模,還是沒能見到日本天皇。

日本派往渤海國的次數竟然和派到唐朝的使臣次數一樣,也是13次,說明日本官方對唐朝和渤海基本算是一樣態度。而在渤海國存在的229年期間,渤海國共遣日進行官方交流34次,唐朝派往日本的次數就非常少,這就充分說明當時的渤海國的航海技術遠超日本和唐朝。

鑒真東渡日本六次才成功,一方面有唐朝官方阻擾,一方面也說明當時航海技術,去一次日本是非常難的。當時中日之間航海的安全系數是非常低的,所以來往次數就少很多。而渤海國因航海技術高,安全系數也非常大,渤海國到日本的總共航行44次,海難事故只有4次,從日本回渤海國航行40次,海難事故4次。而且發生海難事故均是前期,後期只有一起。說明渤海國的航海經驗積累,到中後期的安全系數已經非常高了。

公元1019年(日本寬仁3年,契丹開泰八年)3月28日,一支3000多女真人的武裝力量乘五十艘海船,開始大規模征服日本之戰。當時,日本史書延續朝鮮對女真的蔑稱為刀伊,日本歷史稱為“刀伊入寇。”《大日本史》記載古女真人道:“跋涉山野,疾如飛隼。”

這次的戰績可以看日本方面的史料記載,這次戰爭中,日本人共有365人被殺,人口1289名、牛馬380匹被女真人俘虜走。這些被俘虜的人多數作了女真人的奴隸。日本武士從女真人手中俘虜了三人,這些俘虜都自稱是被女真人俘虜的高麗士兵。

歷史上,肅慎系民族相當周邊民族或國家有水上優勢,不僅打進周邊民族,還經常對朝鮮、日本等從水上進行打擊。故有的學者把古代肅慎系民族與歐洲的北歐維京海盜相比較。

女真人建立金國,主要重視的陸地上的軍事武裝,對民族傳統的航運技術,則重視不夠。但其後,一些歷史記載,說明女真人的航運能力一直延續。

忽必烈要征服日本,也看中女真人的造船能力,在女真地區的奴兒幹建立征東元帥府,征集女真人造船。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91年),駐奴爾幹的征東招討使塔塔兒帶、楊兀魯帶曾率兵萬人(主要就是女真人)、船千艘征骨嵬。

據《高麗史·世家》記載:1330年陰曆夏四月戊子,“東女真曼鬥等六十餘人來獻戈船四艘,梏矢十一萬七千六百”。按朝鮮方面歷史記載,戈船四艘。說明女真民間造船能力很高。

日本史書中記載山丹貿易,山丹指的是女真系的鄂倫春族,山丹貿易指的是北海道人與庫頁島和山丹人(女真系的鄂倫春人)的航海貿易,以物物交換為主要貿易形式。日本的德川幕府擔心女真人借助山丹貿易,今後勢力南下,威脅日本本土,所以極力壓制山丹貿易。

吳迪寫的研究生論文《滿族先民海洋文化的歷史記憶》一文,就從滿族史詩《烏布西奔媽媽》歷史地理學角度進行分析,研究自肅慎至滿洲傳承的海洋文化。

四、東北亞政局

上邊說了,乙力支出使北魏的目的,就是希望與北魏聯合攻擊高句麗,最終目的是滅亡高句麗。所以我們就要分析一下當時涉及此地的東北亞政治格局。當時主要是三個主要勢力,一個是取代夫餘國、占據滿洲地區的霸主地位的高句麗,一個是滅亡慕容鮮卑後期政權北燕地域而進入的北魏,另一個就是新興的政治勢力勿吉國。

(一)高句麗取代夫餘國,占據滿洲地區的霸主地位

早期,滿洲地區的第一強國是扶餘國,扶餘國從前2世紀立國到494年扶餘國被興起的勿吉國滅亡,持續近七百年。當這七百年並非一直很強,在相當中原的兩漢時期,扶餘國還算是滿洲地區的老大。但進入曹魏時期,挹婁國是在黃初(公元220年至226年)擺脫扶餘國的控制而自立,挹婁國成為新興勢力。高句麗(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也從弱小走向強大,當時公孫氏在遼東建立軍閥政權,高句麗協助曹魏把公孫氏政權消滅。說明滿洲地區老大的位置已經從扶餘國轉給了高句麗。

後高句麗利用曹魏忙於與南方交戰之際。高句麗占據遼東土地。等曹魏結束南方戰爭後,騰出手,就派大軍來剿滅高句麗。具體一打,就知道還是很難打的,打了很多苦戰,甚至魏國的大將王欣也死於高句麗之手。但高句麗的軍事實力還是弱於魏國,最後魏國攻下高句麗都城。

到了北魏時期,滿洲地區基本出現三強,勿吉國、高句麗國和慕容鮮卑政權,這時候扶餘國已經無力爭雄,也就是挨打的份,那三強幾乎都揍過扶餘國。慕容鮮卑政權和高句麗爭奪遼東,雙方打的也比較激烈,互有勝負。

高句麗的好太王高談德(374年-412年),高句麗第十九代君主,391年-412年在位。至今保存完好、並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好太王碑記載了他東征西討,開拓疆土的戰事和軍事活動,當時高句麗成為不僅在滿洲地區稱王,讓扶餘國臣服,而且在朝鮮半島擊敗倭國,在朝鮮半島占據主導地位。

慕容鮮卑或是慕容鮮卑化的政權先後建立有前燕、 後燕 、 北燕,最後的北燕是鮮卑化的漢人馮跋篡位建立, 公元436年四月,北魏又派大將 古弼 、鵝青率軍攻打北燕,北魏在攻打北燕之前,已經跟高句麗國王打招呼了,要求高句麗不要插手。

但在北魏攻打北燕首都和龍城時,高句麗軍則搶先入城,在東門與魏軍當場對峙,北魏表示嚴重抗議,你們高句麗不要多管閑事。

當高句麗也不跟北魏打嘴仗,自己幹自己的,搶先入城後,關上城門搶掠一空,後再當著魏軍的面帶著全城軍民數十萬出城東歸,隊伍前後達八十餘裏緩緩東行,好歹北魏也是天朝大國,心裏說,給點面子好不好,你快跑了,跑了北魏就可以嘴上吹一下,算他們跑的快,便宜他們。可這高句麗偏不跑,他們可能也沒法跑,帶著幾十萬居民呢。

魏軍不知道對方有多強大,尾隨數日,看對方不慌不忙地走,自己更不敢輕舉妄動,最後只得到一座空城。

通過上述就可以看到,高句麗連北魏都不放在眼裏,已經成為滿洲地區的霸主。

但因為高句麗自427年遷都到今天朝鮮的平壤,重點在與百濟和新羅爭奪朝鮮半島,給了勿吉發展勢力機會,因為勿吉國與高句麗的交戰中,還占據“十落”,感覺高句麗並非想象的那樣強大,所以勿吉也有了滅亡高句麗,取代高句麗成為滿洲地區新霸主。

其後滿洲地區的形勢,是高句麗已經是滿洲地區和朝鮮半島最強大的政治勢力。勿吉國是新興勢力,並不懼怕高句麗,按乙力支所言,“自雲其國先破高句麗十落”,已經打破高句麗吹噓的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還占據了高句麗廣大地盤。現在已經與百濟聯合,希望有很強勢力的北魏也能加入進來,這樣北魏也可以報高句麗多次不給面子的仇。

但北魏拒絕了勿吉國的建議,當時北魏在政的就是以全面漢化改革著稱的魏孝文帝。魏孝文帝是北魏第七位皇帝,在位時間是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但魏孝文帝是五歲即位,由祖母文明太後臨朝執政,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親政。乙力支的來訪是太和初,所以當時孝文帝還沒親政,應該是文明太後執政。

(二)北魏與馮太後對勿吉國要求建立軍事聯盟態度。

這位文明太後就是歷史上的馮太後,是上邊說到的北燕皇族馮氏,是鮮卑化的漢人,是建立北燕馮跋的孫女。就是北魏滅北燕的時候,當時被高句麗占先,帶走了大批人馬。但馮太後的父親馮朗帶著馮太後投降了北魏,歷史記載馮朗“因罪被殺”,馮太後被罰當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選為文成帝的貴人; 太安 二年(456年),冊封為皇后。馮氏23歲時,26歲的文成帝駕崩。和平六年 (465年),12歲的太子拓跋弘獻文帝即位,馮太後開始作為皇太後 執政。

獻文帝親政後,把馮太後的男寵李奕殺了。馮太後逼其退位,公元471年,由年幼的孝文帝繼位。公元476年,當上太上皇的獻文帝死去,《魏書.馮太後傳》記載:“時言太後鳩之也。”就是當時社會都流傳獻文帝是為馮太後所鴆殺。馮太後擁立孫子拓跋宏即位,成為太皇太後。二度臨朝稱制,繼續扶持孝文帝十四年。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馮太後病逝,時年48歲,此後魏孝文帝才開始親政。馮太後總共執政二十多年,馮太後被認為是武則天、慈禧太後似的人物,武則天實際掌權也是二十三年,慈禧執政四十八年,馮太後的執政時間與武則天差不多。

那時候,不僅是在北魏滅北燕的時候,高句麗搶先不給北魏面子,其後還是多次發生不給北魏面子的事情。《魏書》列傳第八十八記載:

“時馮文通率眾奔之,世祖遣散騎常侍封撥詔璉令送文通,璉上書稱當與文通俱 奉王化,竟不送。世祖怒,欲往討之。樂平王丕等議待後舉,世祖乃止,而文通亦尋為璉所殺。

後文明太後以顯祖六宮未備,敕璉令薦其女。璉奉表,雲女已出嫁,求以弟女 應旨,朝廷許焉,乃遣安樂王真、尚書李敷等至境送幣。璉惑其左右之說,雲朝廷 昔與馮氏婚姻,未幾而滅其國,殷鑒不遠,宜以方便辭之。璉遂上書妄稱女死。朝 廷疑其矯詐,又遣假散騎常侍程駿切責之,若女審死者,聽更選宗淑。璉雲:“若 天子恕其前愆,謹當奉詔。”會顯祖崩,乃止。”

高句麗接收北魏叛逃的馮文通,北魏索要,高句麗拒絕送回。馮太後要跟高句麗聯姻,高句麗也是推三推四,一直拖到顯祖死了,聯姻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可以說馮太後身知高句麗多次不給北魏面子的事情,沒有借機來報仇,而是曲心地說:“詔敕三國同是藩附,宜共和順,勿相侵擾。”三國同是藩附,就是說你們勿吉國、百濟國和高句麗國都是我的藩屬國,主張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不要互相爭戰。

那麼北魏為何拒絕了勿吉國的建議?

1、有人稱贊馮太後進行的改革是後來魏孝文帝全面漢化改革的基礎,但她對外來說,主導還是求穩,高句麗當時也是地方上的一個霸主。如果北魏興兵,勞民傷財,而且未必有把握取勝。即使能取勝,就如唐朝最後滅了高句麗,但路途遙遠,沒有中原人到那裏移民。如果駐紮軍隊,建立行政統治,費用過高,並沒有收益,所以唐朝最後也是收縮統治。其高句麗的土地最終為新羅和後興起的渤海國占據。古代中原在那裏用兵,是沒有任何結果的。另外從馮太後個人身體來說,她是太和十四年去世,乙力支是太和初年來的,當時馮太後應該算是進入晚年,身體和精力也難以去指揮一場大規模戰爭。

2、看到勿吉國雖是新興國家。即使在肅慎滿洲系民族沒有興起的時候,給中原的印象是尚武。在與中原缺乏聯系的肅慎、挹婁時期,中原史書記載總是與”楛矢石砮“相聯系。魏景元末,可能是有確切記載最早到中原,帶去的禮物除傳說中的”楛矢石砮“,還有弓甲、貂皮。而此次乙力支來帶的500匹戰馬,可以說大多是軍事用品,且能攻打下當地霸主高句麗十多村落,其實力自然不小。乙力支作為將軍,必然也談論了很多軍事話題。

乙力支具體舉止雖沒多寫,但看看隋時候靺鞨來訪,《隋書列傳》靺鞨條載:“開皇初相率遣使貢獻。……高祖因厚勞之,令宴飲於前,使者與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戰鬥之容。上顧謂侍臣曰:天地間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何其甚也。”想北魏的馮太後,看到乙力支大談攻打高句麗問題,其感想跟後來的隋高祖一樣,認為勿吉國”常作用兵意。”真的要把高句麗滅亡,勿吉國必然強大起來,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會對北魏也構成威脅。所以北魏自然不希望勿吉國強大,要求他們和平相處。

(三)勿吉勢力發展

據梁玉多先生在《簡析勿吉國的對外擴張》一文中研究認為,勿吉國當時進入領土擴張時期,原來勿吉國只局限於三江平原一帶,東面是大海,北邊是人跡罕至的荒涼苦寒之地,所以只能向西和南去發展。勿吉國占領了北沃沮、夫餘國,侵占高句麗、豆莫婁的土地。《魏書》記載 ”其人勁悍,於東夷最強。言語獨異。常輕豆莫婁等國,諸國亦患之。“說明此時勿吉國已經是當地最強,各鄰國都非常害怕勿吉國。

由身居三江平原的一隅,發展到占據滿洲地區的一半領土,公開與高句麗相抗衡。

勿吉的發展壯大,是肅慎滿洲系民族的一個歷史性轉折,以前的記載的肅慎、挹婁都只是局限於一隅,如今可以公開與高句麗爭霸,要占據滿洲地區的主導地位。乙力支出使北魏事件,也可以顯示出肅慎滿洲系民族登上影響東北亞政治格局的歷史舞台。

北魏拒絕了建立軍事聯盟的請求,勿吉國並沒有停止自己步伐,因單獨力量很難對方高句麗,於是就把扶餘國徹底滅了。根據歷史記載,勿吉國滅亡扶餘國是494年,乙力支出使北魏商談軍事聯盟是在太和初,太和北魏孝文帝的年號,時間是477年至499年,史載太和初,那應該是在477到480年間,肯定不會是494年,因為494年,怎麼也不會說是太和初,是太和年號的後期了。勿吉國完全將扶餘國滅了,其目的很可能避免因扶餘國存在而掣肘,這樣可以完全精力與高句麗開戰。

勿吉國肯定也是與高句麗交戰多次,但最後並沒有撼動高句麗在滿洲地區的霸主地位。

勿吉國雖然沒有聽從北魏的建議,進行其擴張的步伐,但因為發起與北魏進行的朝貢貿易有巨大經濟利益,就是北魏開始全面漢化,學習以前中原朝代,為招來更多外夷朝貢,出手都非常大方,給大量賞賜。勿吉認為有經濟利益,自從乙力支以來,開啟長期交往之路。
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勿吉國前後與北魏、北齊交往有37次之多,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正月勿吉國的來使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來了五百多人。借著與中原經貿往來,肯定促進了勿吉國的經濟發展。

在南北朝的後期,北齊時期,中原史書將勿吉寫作靺鞨,目前學界已有定論,勿吉和靺鞨是同一詞的音轉,只是中原史書用的漢字不同。

根據後來史書記載,勿吉或靺鞨形成七大部,內部分裂,導致互相戰爭,經過兼並,最後只剩下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離高句麗比較遠,粟末靺鞨則高句麗又經過多次戰爭,最後粟末靺鞨分化,一部分與高句麗形成同盟,承認高句麗的宗主地位,高句麗與朝鮮半島其他國家戰爭,以及與隋唐的戰爭,大多有粟末靺鞨軍隊與高句麗軍隊協調作戰。另一部分粟末靺鞨則堅持與高句麗對抗,投奔隋朝,遷居到柳城(今天遼寧朝陽市柳城鎮)。唐滅高句麗後,將緊密跟隨高句麗的一些粟末靺鞨安置在營州(即柳城),與隋朝時候遷居這裏的粟末靺鞨相聚。後來就是這些人,團結高句麗人,回到肅慎故地,建立渤海國,粟末靺鞨人與高句麗人互相融合,形成渤海族。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