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從明朝的“一帶一路”,說不可逆的人類文明趨勢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13日 -
:     
 

紅小岩談古論今

優質創作者

張朝唐是浡泥國華僑,浡泥就是文萊一帶的古國。明成祖朱棣派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第一個到北京朝貢的西洋小國就是浡泥國。

《碧血劍》開篇這樣寫道:

大明成祖皇帝永樂六年八月乙未,西南海外浡泥國國王麻那惹加那乃,率同妃子、弟、妹、世子及陪臣來朝,進貢龍腦、鶴頂、玳瑁、犀角、金銀寶器等諸般物事。成祖皇帝大悅,嘉勞良久,賜宴奉天門。

“到該年十一月,一來年老,二來水土不服,患病不治。成祖深為悼惜,為之輟朝三日,賜葬京城安德門外(今南京中華門外聚寶山麓,有王墓遺址,俗呼馬回回墳),又命世子遐旺襲封浡泥國國王,遣使者護送歸國,賞賜金銀、器皿、錦綺,紗羅等物……

這些都是史實。可以看出南洋各國對漢文化是何等的向往、崇敬。

大明王朝是一個內向型的朝代,從太祖朱元璋就定下“固守內地,永不征伐”的最高國策。雖然那是針對北方草原民族的戰略指導原則,不關海洋政策,但是兩百多年的國祚當中,也有鄭和七次下西洋,空前絕後的壯舉。

明成祖為什麼發動如此勞民傷財的艦隊遠征,而且一連六次(第七次是他的孫子明宣宗時)?最廣為流傳的動機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軍事政變,搶了姪兒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可是民間一直有傳言“建文帝仍活著”,甚至傳說朱允炆扮成各種人物,串聯舊臣,伺機複辟,這使朱棣非常不安。為此,朱棣的一名親信胡濙在全國各地尋訪了21年。胡濙四處尋訪當然得用其他理由,所以名義上是尋訪仙人張三豐。

清人張廷玉所撰《明史》中記載:永樂二十一年,胡濙趕到成祖出巡的駐在地,當時成祖已經休息,聽說胡濙回來後馬上接見,二人一直談到四更。

《明史》中說:“先濙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洋,至是疑始釋。”看來胡濙是打聽到了建文帝的確切下落,朱棣由此放心(應該是已經死了),這才不再究問建文帝的蹤跡。而這一節記載也是“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追殺)建文帝”說法的最主要依據。

而鄭和下西洋的實質意義,除了宣揚大明王朝國威之外,他的艦隊采用“過洋牽星航海術”航行在南海、印度洋上,後來鄭和將這一套航海術傳到阿拉伯,這也是東西方交流上的一大深遠影響。

所謂“過洋牽星”,是將羅盤、星象充分結合,這在當時肯定是最為先進的技術。在那之前,人們操舟“夜則觀星,晝則觀日,晦則觀針(指南針)”,然後配合沿岸的地貌做定位、導航。可是,一旦遠離陸地,大海茫茫卻又晦暗不明時,就沒輒了。

但有了“過洋牽星航海術”之後,可以定出自己所在的“經緯點”(雖然當時還沒有這個名詞),這大大降低了對陸地地貌的依賴。這一套航海術因為鄭和艦隊橫跨印度洋,到達了非洲東岸,當時活躍在印度洋的阿拉伯商人學會了,經由他們傳到了地中海,也就是歐洲——大大縮短了後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可見一斑。

說到這裏,應該有不少人會興歎:“如果當時明朝繼續艦隊出洋行動,我們早就稱霸全世界了。”

無論如何,鄭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後兩年,明成祖崩逝,繼位的明仁宗朱高熾采納戶部尚書夏原吉的意見,停止一切出洋行動(戶部掌財政,戶部反對意味著財政消耗過巨)。直到仁宗崩逝,宣宗朱瞻基繼位,且夏原吉也去世後,才又命鄭和下西洋,當時鄭和已經60歲,且距離上次出洋已經9年,鄭和老了,他的團隊也老了 ,船更是朽了,一切得從頭來過。

鄭和這一次出洋,還沒出發就先建了兩座媽祖廟:江蘇太倉的天妃宮和福建長樂的天妃宮。前者是艦隊下海地點,後者是艦隊離開國土最後的地點,兩座天妃宮都立了一方石碑,為的是祈求“天妃神力”保佑艦隊平安,以增強團隊信心。

可惜的是,媽祖保佑了艦隊,但是鄭和卻在中途去世——可謂天不假年。

回頭來看今天。

我國推動的“一帶一路”,這絕對是一個更大的戰略。如果成功,那將是“成吉思汗+鄭和”的功業。需要指出的是,這裏的“成吉思汗+鄭和的功業”,並非指征服,而是指“歐亞大陸一體化”。

當然,有些國家不會讓我國稱心如意,必然會從旁破壞。然而,全球化是不可逆的人類文明大趨勢,歐亞大陸終究有一天要融合為一,這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了的文明大勢。

(完)

相關閱讀:

一出“強搶民男”的戲碼,顛覆了大明王朝?

明朝失敗的總記錄——《萬曆十五年》

李定國破壞明朝之全盛天下,為何贊揚定國?他比鄭成功差在哪裏?

《萬曆十五年》:讀歷史就是讀人心,讀歷史就是讀人性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遷都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