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電競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17日 -
:
8點半站台
教育達人,優質創作者
該項業務勸退了9成的青少年,許多家長認為找到了戒除孩子“網癮”的辦法,呼聲漸起。但在這“電競勸退業務”紅火的背後,我似乎看到的是人們對電競行業的誤解,以及家長和學生在新興行業就業問題上存在的矛盾。
01
誤區一:電子競技就是“打遊戲”
不僅是家長,甚至許多學生一旦談到電子競技立即就會聚焦到“職業電競選手”或“打遊戲”這兩點上。事實上,電子競技行業作為互聯網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包含了遊戲廠商、競技俱樂部、賽事聯盟、選手經紀公司、場地管理、媒體直播和文化創
意等版塊,絕非僅僅只有比賽選手。電競發展到今天,其完整和專業的程度堪比NBA,不同之處只在於一個是打籃球,一個是電子競技。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誤區,是因為家長和學生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上看待電子競技。電子競技並不僅僅是打遊戲,別忽略了這個產業背後千千萬萬的從業者和這個產業所帶來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02
從事電子競技就是“不務正業”
我們可以理解許多家長朋友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缺乏對電競行業的正確認知,以及因孩子在電子遊戲與學習之間如何協調而產生矛盾,日積月累,形成了偏見。
往前倒推十年,沒有人會意料到電子競技,也就是大家眼中的“打遊戲”會發展成如今這樣蓬勃的狀況:
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
2016年教育部正式增補“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許多高校已經正式開設該專業招生授課;
2019年國家統計局正式將電子競技歸為體育競技項目;
2018年四川省正式對電競運動員實行注冊制;
2019年國家將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認定為正式職業;
2020年12月16日,亞奧理事會宣布電子競技項目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並參與2022年杭州亞運會。
中國的電子競技比賽隊伍在各大國際比賽中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同時也獲得了數千萬的獎金。
從事電子競技相關職業並不是“不務正業”,它已經是國家承認,具有從業資格認定,有專業技術培訓的運動比賽類職業,電子競技選手是如假包換的運動員。家長朋友們應當把對電子競技的偏見去除,重新接納這個新興職業。
03
誤區三:寧可讓孩子做電競用戶,也反對孩子從事相關職業
家長們跟電子競技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為什麼一定要反對孩子從事電子競技行業的工作呢?甚至有的家長本身並不反對孩子打遊戲(可能自己也在玩兒),但是卻反對孩子從事相關工作?我們要站在家長的角度分析問題。
全天下的父母有一件事都一樣:為子女,計深遠
。他們如此反對孩子從事電競相關職業的根本原因就是擔心這個新興行業的前途和未來發展的趨勢。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進入這個行業是否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將來能否養家糊口,職業生涯是否還能有提升的空間。這些擔憂都來源於對未知的恐懼,不可否認,這是所有新興行業都存在的弊端。
但我們現在可以知道的是電競用戶從2018年的3億已經增長到如今的4.84億,整個電競產業鏈從84.4億規模上升到211億規模。如果加上遊戲運營,電競行業將是一個超過千億規模的朝陽產業。
另一方面,電競行業目前從業者僅為5萬人,崗位缺口達到50萬,稀缺的崗位包括遊戲運營、賽事策劃、賽事導播、數據分析、遊戲主持解說、競技輔助、賽事推廣、客服等。電競行業平均薪資達到1.1萬元,真正屬於熱門又稀缺。
電子競技依托的互聯網正在飛速發展中,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已經離不開互聯網。即使再往後10年,甚至20年,互聯網都很難走向衰退。新興的行業需要新鮮的血液,孩子們就是未來,新興行業的發展需要未來。為何家長們就不能讓學生們的未來靠近新興行業的未來呢?專業選在未來一定比選在過去更靠譜。
04
誤區四:電子競技是一件小眾的事
電子競技發展到今天,在全球已經擁有了龐大的用戶群。據《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觀看電子競技比賽的人數已經達到了3.85億;2014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觀看人數達到2700萬,比當年NBA總決賽全球觀看人數高出了900萬。
2016年第六屆DOTA2國際邀請賽總獎金高達2075萬美元,而NBA總冠軍獎金也僅為300~400萬美元。電子競技比賽高額的獎金是吸引觀眾眼球的重要道具,電子競技的用戶保持著每年20%的增長率。
電子競技的用戶來自全球各個國家,有男有女,囊括各行各業,各學曆水平、各收入水平的人士,它並不是一件小眾的事。隨著電子競技賽事推廣的成效顯現,年輕大眾普遍形成對電子競技正確的認知,而人們也學會如何正確處理工作、學習和生活與電子競技之間的關系。
未來電子競技用戶的規模必將進一步擴大,人們對它的接納度也將進一步提升。現在年輕的父母對電子競技幾乎都持開放態度,並未再將其視作“虎狼”,這是時代的進步。
05
總結
電子培訓機構的“電競勸退業務”在我看來本不是一件壞事,它可以讓部分學生提前感受職業選手的生活,分清玩家和選手之間的不同,同時對自己的實力進行專業而正確的評估。如果真有潛力,成為正式的電競選手為國爭光也未嘗不可。
明明是一件好事,卻因“勸退”二字先入為主,將事情引入偏見之地,實在不妥。
就在電競行業從業一事來看,作為學生,如果確實為興趣所在,實力不足也可考慮行業內其他相關工作,莫要一味聚焦職業電競選手;而家長們不妨放寬心態,放下成見,給孩子一個機會。如今,電競行業和其他運動類行業一樣,已經走向規模化和專業化。未來永遠都是未知的,何不試試將“自家的未來”交給“國家的未來”呢?
往期精彩:
如果醫學生是“德雲社段子手”,那法學生就是人間“哆啦A夢”
醫學生畢業後都是行走的“段子手”,醫者仁心下包裹著德雲社的魂
61.6%錄取率的“考研團”是考研人的福音,還是考研機構的狂歡?
導師:“考研複試面試的難題都是陷阱,就看誰先抓住本質得分”